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桦专利>正文

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87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通下水道的漏水装置,尤其是适于楼房厕所、厨房地面及水池底连通下水道的地漏。它包括漏水箅、环槽和下水管道口,在漏水箅和下水道管口之间,设置一个具有盖底和盖环边的翻碗形浮盖,以其盖底内面支持在下水道管口端面,而盖环边悬置在环槽内。从而既能保持污水顺利排出,又能阻止下水道管壁内的污秽臭气散发出来,还能改善环槽内出现淤积,甚至堵塞,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通下水道的漏水装置,尤其是适于楼房厕所、厨房地面及水池底连通下水道的地漏。目前,连通下水道的地漏中的碗形翻盖是固定不动地支持在环槽内底面,污水经环槽、穿过碗形翻盖环边的缺口、然后从碗形翻盖盖底内面与下水道管口端面的间隙流入下水道。同样,下水道管壁附着污秽臭气也会按上述通道的逆过程而散发出来,使厨房或厕所散发臭味,尤其对使用年限较长的下水道、在夏天的阴雨天污染的臭气更为严重。而实际上定期拆卸和除去下水道管壁污秽是相当费事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臭地漏,它既能保持污水排出,又能阻止下水道管壁内的污秽臭气散发出来。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漏水箅和下水道管口之间,设置一个具有盖底和盖环边的翻碗形浮盖,以其盖底内面支持在下水道管口端面,而盖环边悬置在环槽内。当污水流入漏水箅、经环槽使翻碗形浮盖上浮,其盖底内面离开下水道管口端面,主流入下水道。当无污水流入漏水箅时,环槽内无污水或只有少量残留污水,碗形浮盖不能上浮,其盖底内面封闭下水道管口端面,下水道内的臭气不会散发出来。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阻止来自下水道散发出来的臭味,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中1.漏水箅,2.环槽,3.下水道管口,4.翻碗形浮盖,4a.盖底,4b.盖环边。在附图说明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中,翻碗形浮盖4是由可发性聚苯乙烯制成,其比重比水还轻,它的上部是封闭的盖底4a、盖底内表面是与下水道管口3端面相配合的光滑平面,下部是连接盖底4a四周的盖环边4b,盖环边4b的宽度比环槽2窄,高度也比环槽2深度小,因此,盖底4a支持在下水道管口3端面时,盖环边4b处于悬挂在环槽2内,由于盖底4a封闭住下水道管口3的端面,下水道管口3内的臭气不会散发出来。当污水流入漏水箅1、经环槽2使翻碗形浮盖4上浮,其盖底内在离开下水道管口3的端面,污水顺利地流入下水道。此外,由于盖环边4b上浮,环槽2内设有障碍物,污水中夹杂的污泥和残渣容易被流水冲入下水道,环槽2内不易出现淤积,甚至堵塞。权利要求一种防臭地漏包括漏水箅、环槽和下水管道口,其特征是漏水箅和下水道管口之间,设置一个具有盖底和盖环边的翻碗形浮盖,以其盖底内面支持在下水道管口端面,而盖环边悬置在环槽内。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连通下水道的漏水装置,尤其是适于楼房厕所、厨房地面及水池底连通下水道的地漏。它包括漏水箅、环槽和下水管道口,在漏水箅和下水道管口之间,设置一个具有盖底和盖环边的翻碗形浮盖,以其盖底内面支持在下水道管口端面,而盖环边悬置在环槽内。从而既能保持污水顺利排出,又能阻止下水道管壁内的污秽臭气散发出来,还能改善环槽内出现淤积,甚至堵塞,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文档编号E03C1/28GK2105523SQ9123284公开日1992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199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1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郑桦, 余松兴 申请人:郑桦, 余松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漏水箅、环槽和下水管道口,其特征是:漏水箅和下水道管口之间,设置一个具有盖底和盖环边的翻碗形浮盖,以其盖底内面支持在下水道管口端面,而盖环边悬置在环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桦余松兴
申请(专利权)人:郑桦余松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