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明专利>正文

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27002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5-18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臭地漏,属于固定建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地漏防臭效果差的问题。本防臭地漏,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本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其下端向内收拢形成圆锥状的支撑部,支撑部的中部具有与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本体内设有用于封堵住出水口的浮球,该本体的外侧套设有其下端延伸至本体下方处的套筒,套筒的下端具有过水通道,过水通道处设有仅供水流通过的单向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重防臭结构,防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固定建筑
,涉及一种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为实现防臭的目的,在现有的地漏中设置有密封装置,当地漏排水完毕后密封装置封闭住地漏,达到防臭的目的。这种密封装置一般采用盖板将地漏下端封闭住,有水流经过时自动打开,无水流经过时盖板在弹力或磁力作用下复位。长时间使用后,杂物夹杂在地漏下端与盖板之间,臭气经缝隙进入到室内,密封效果差,因此需定期对其进行清理,由于密封装置的结构比较复杂,对其进行清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防臭效果好的防臭地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防臭地漏,包括呈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具有进水口,其下端向内收拢形成圆锥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中部具有与进水口连通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内设有用于封堵住出水口的浮球,该本体的外侧套设有其下端延伸至本体下方处的套筒,所述套筒的下端具有过水通道,所述的过水通道处设有仅供水流通过的单向密封结构。套筒密封套设在本体的外侧,无水流经过时,浮球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封闭住出水口,与单向密封结构共同作用,位于下水道内的臭气无法进入到室内,密封效果好。当有水流经过时,水流经进水口进入到本体内,浮球在水流作用下浮起,出水口打开,水流进入到套筒内,由于单向密封结构只能供水流通过,水流经单向密封结构流入下水道。通过单向密封结构与浮球的双重密封结构,即便有少部分臭气通过单向密封结构进入到套筒内,也无法经过浮球封堵住的出水口进入到室内,防臭效果非常好。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套筒的下端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上具有与套筒同轴设置的通水筒,上述的过水通道纵向穿设在该通水筒内。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单向密封结构包括由套筒、连接部与通水筒构成的水封槽和设于通水筒上方的用于盖住过水通道的盖板,所述盖板的边缘具有伸入至水封槽内的环形挡沿,所述的盖板与通水筒之间具有过水间隙。浮球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浮球与盖板的重力和,当水流经过后,在水封槽内形成水封,盖板的环形挡沿伸入到水封内,将过水通道与套筒的内腔隔离开,位于套筒内的臭气无法进入到套筒的内腔,进而无法进入到本体内,达到一级防臭的目的,即便有少量的臭气进入到套筒的内腔内,在浮球的作用下也无法进入到室内,达到二级防臭的目的。水流经过时,水流从出水口进入到套筒的内腔,随即进入到水封槽内,通过盖板与通水筒之间的过水间隙流入到过水通道内,最后由下水道排出。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盖板的顶部设有与浮球连接的连杆,当所述的浮球密封住出水口时所述的环形挡沿伸入至水封槽内,当所述的浮球在水流作用下位于最高点时所述环形挡沿的下端仍位于所述的水封槽内。浮球的升降带动盖板的上下运动,且保证环形挡沿始终位于水封槽内,形成的水封与盖板能完全将臭气隔离。当有水流经过时,浮球带动盖板向上运动,盖板与通水筒之间的过水间隙的距离增大,同时进入的水流量大,能及时将水流排出。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套筒的内部设有位于盖板与浮球之间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具有与上述连杆同轴设置的导向套,所述的连杆穿设于该导向套内且与该导向套滑动配合。在该导向套的作用下有效防止导杆左右晃动,由于盖板的下端与导杆固连,将导杆固定达到将盖板固定的目的,保证盖板位置的稳定性,密封可靠性高。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本体的上部设有面板。面板上设有通水孔,在保证水流能进入本体内的同时阻挡杂质进入到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防臭地漏具有以下优点:在水封槽内形成水封,盖板的环形挡沿伸入到水封内,将过水通道与套筒的内腔隔离开,位于套筒内的臭气无法进入到套筒的内腔,达到一级防臭的目的;在浮球的作用下即便是进入到套筒内的臭气也无法进入到室内,达到二级防臭的目的,防臭效果好;过水间隙在浮球的作用下可自行调节,排水效率高;增加的导向套提高盖板的稳定性,密封可靠性尚O【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11、进水口;12、支撑部;13、出水口;2、浮球;3、套筒;31、连接部;4、通水筒;41、过水通道;42、水封槽;5、盖板;51、环形挡沿;52、过水间隙;6、连杆;7、支撑架;8、导向套;9、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防臭地漏,包括呈筒状的本体I,本体I的上端具有进水口11,在进水口 11处设有面板9,面板9上设有通水孔,在保证水流能进入本体I内的同时阻挡杂质进入到本体I。如图1所示,本体I的下端向内收拢形成圆锥状的支撑部12,支撑部12的中部具有与进水口 11连通的出水口 13。本体I内设有用于封堵住出水口 13的浮球2,该本体I的外侧套设有其下端延伸至本体I下方处的套筒3,套筒3的下端具有过水通道41,过水通道41处设有仅供水流通过的单向密封结构。套筒3密封套设在本体I的外侧,无水流经过时,浮球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封闭住出水口 13,与单向密封结构共同作用,位于下水道内的臭气无法进入到室内,密封效果好。当有水流经过时,水流经进水口 11进入到本体I内,浮球2在水流作用下浮起,出水口 13打开,水流进入到套筒3内,由于单向密封结构只能供水流通过,水流经单向密封结构流入下水道。通过单向密封结构与浮球2的双重密封结构,即便有少部分臭气通过单向密封结构进入到套筒3内,也无法经过浮球2封堵住的出水口 13进入到室内,防臭效果非常好。如图1所示,套筒3的下端具有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连接部31,连接部31上具有与套筒3同轴设置的通水筒4,过水通道41纵向穿设在该通水筒4内。如图1所示,单向密封结构包括由套筒3、连接部31与通水筒4构成的水封槽42和设于通水筒4上方的用于盖住过水通道41的盖板5,盖板5的边缘具有伸入至水封槽42内的环形挡沿51,盖板5与通水筒4之间具有过水间隙52。浮球2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于浮球2与盖板5的重力和,当水流经过后,在水封槽42内形成水封,盖板5的环形挡沿51伸入到水封内,将过水通道41与套筒3的内腔隔离开,位于套筒3内的臭气无法进入到套筒3的内腔,进而无法进入到本体I内,达到一级防臭的目的,即便有少量的臭气进入到套筒3的内腔内,在浮球2的作用下也无法进入到室内,达到二级防臭的目的。水流经过时,水流从出水口 13进入到套筒3的内腔,随即进入到水封槽42内,通过盖板5与通水筒4之间的过水间隙52流入到过水通道41内,最后由下水道排出。如图1所示,盖板5的顶部设有与浮球2连接的连杆6,当浮球2密封住出水口13时环形挡沿51伸入至水封槽42内,当浮球2在水流作用下位于最高点时环形挡沿51的下端仍位于水封槽42内。浮球2的升降带动盖板5的上下运动,且保证环形挡沿51始终位于水封槽42内,形成的水封与盖板5能完全将臭气隔离。当有水流经过时,浮球2带动盖板5向上运动,盖板5与通水筒4之间的过水间隙52的距离增大,同时进入的水流量大,能及时将水流排出。如图1所示,套筒3的内部设有位于盖板5与浮球2之间的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呈筒状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上端具有进水口(11),其下端向内收拢形成圆锥状的支撑部(12),所述支撑部(12)的中部具有与进水口(11)连通的出水口(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内设有用于封堵住出水口(13)的浮球(2),该本体(1)的外侧套设有其下端延伸至本体(1)下方处的套筒(3),所述套筒(3)的下端具有过水通道(41),所述的过水通道(41)处设有仅供水流通过的单向密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