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839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面抛光机,包括:底座,其中央设有抛光室;共轴设置的两个抛光轮,位于抛光室内左右相对两侧,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之间;两个驱动电机,各驱动一个抛光轮;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机构,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两抛光轮分别位于抛光室内左右相对两侧,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之间,因此可同时对工件的两侧进行抛光加工。同时,两夹紧机构分别于工件的另外两侧夹紧工件,使之位置固定以便于抛光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对工件的相对两侧进行抛光加工,相较于单侧加工方式,可缩短一半的抛光时间,大幅提高加工效率。

Double sided polis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sided polish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with a polishing chamber in the center, two polishing wheels arranged coaxially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olishing chamber, and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between the two polishing wheels, two driving motors, each driving a polishing wheel, and two clamping mechanisms set relatively. Fixed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The two polishing wheels in the utility model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polishing chamber, and the workpiece to be processe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wo polishing wheels, so the two sides of the workpiece can be polished simultaneously.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clamping mechanisms clamp the workpiece on the other two sides of the workpiece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piece is fixed for polishing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simultaneously polishes the relative sides of the workpiece, which can shorten the polishing time by half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side processing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抛光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抛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各大终端新品发布,3D玻璃、陶瓷产品即将迎来井喷式爆发,市场缺口很大。然而现有的抛光设备仍停留在单面抛光的阶段,即使用真空吸盘吸附工件的一面,使工件固定于工作台上,同时使用抛光轮抛光工件的另一面,其生产效率颇低,产能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抛光机,旨在解决现有的抛光机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面抛光机,所述双面抛光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用于容置及抛光待加工工件的抛光室;共轴设置的两个抛光轮,位于所述抛光室内左右相对两侧,所述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之间;两个驱动电机,各驱动一个抛光轮;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机构,位于两所述抛光轮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待加工工件,两所述夹紧机构位于所述抛光室的前后相对两侧且两夹紧机构的连线与两所述抛光轮的轴线垂直。优选地,还包括位于所述抛光室外左右相对两侧的两个给进机构,两所述给进机构各自对应驱动一个所述抛光轮沿抛光轮的轴向运动。优选地,所述给进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板和给进电机,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抛光轮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抛光室外的底座上且平行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设置,所述给进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沿第一滑轨滑动。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头、夹紧气缸和支撑架;所述夹紧头位于所述抛光室内,两所述夹紧机构的夹紧头相互配合夹紧待加工工件;所述夹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紧头沿垂直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运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夹紧气缸连接,下端与所述底座连接。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位于所述支撑架与底座之间的第二滑板和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固定于所述底座上且垂直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滑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第二滑轨配合滑动连接。优选地,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底座和支撑架连接的凸轮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紧机构沿垂直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运动。优选地,所述凸轮机构包括凸轮盘、从动杆、用于驱动所述凸轮盘转动的凸轮电机,和L形连接杆;所述从动杆垂直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设置,所述从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凸轮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L形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L形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凸轮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凸轮盘与从动杆的连接轴,所述凸轮盘沿径向设有开槽,所述连接轴下端与所述开槽配合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上端与所述从动杆垂直连接且沿水平方向相互转动。优选地,所述抛光室为U形中空结构,底部设有用于排出废弃抛光液的排水口。本技术中两抛光轮分别位于抛光室内左右相对两侧,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之间,因此可同时对工件的两侧进行抛光加工。同时,两夹紧机构分别于工件的另外两侧夹紧工件,使之位置固定以便于抛光处理。本技术同时对工件的相对两侧进行抛光加工,相较于单侧加工方式,可缩短一半的抛光时间,大幅提高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面抛光机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双面抛光机带外壳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面抛光机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双面抛光机中夹紧机构与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双面抛光机中给进机构、驱动电机与抛光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底座61第一滑轨20抛光室62第一滑板30抛光轮63给进电机40驱动电机70凸轮机构50夹紧机构71凸轮盘51夹紧头72从动杆52夹紧气缸73凸轮电机53支撑架74L形连接杆54第二滑板75连接轴55第二滑轨80透气窗60给进机构90控制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出一种双面抛光机,如图1所示,该双面抛光机包括:底座10,底座10中央设有用于容置及抛光待加工工件的抛光室20;共轴设置的两个抛光轮30,位于抛光室20内左右相对两侧,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30之间;两个驱动电机40,各驱动一个抛光轮30;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机构50,位于两抛光轮30之间,用于固定待加工工件,两夹紧机构50位于抛光室20的前后相对两侧且两夹紧机构50的连线与两抛光轮30的轴线垂直。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10为中空的框形结构,其中央设有抛光室20,底座10内、抛光室20外的空间用于放置夹紧机构50和驱动机构。其中,如图2所示,底座10由外壳包围,外壳的四周及上端面均设有可拆卸的透气窗80,便于内部机构的拆装和检修。两驱动电机40分别位于抛光室20外左右两侧,其输出轴各穿过抛光室20的左右两侧壁并分别连接一抛光轮30。两抛光轮30分别位于抛光室20内左右相对两侧,工件位于两抛光轮30之间,同时,两夹紧机构50分别于工件的另外两侧夹紧工件,使之位置固定以便于抛光处理,因此,本技术可同时对工件的两面进行抛光加工。本技术同时对工件的相对两侧进行抛光加工,相较于单侧加工方式,可缩短一半的抛光时间,大幅提高加工效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位于抛光室20外左右相对两侧的两个给进机构60,两给进机构60各自对应驱动一个抛光轮30沿抛光轮30的轴向运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给进机构60对应驱动一个抛光轮30,两给进机构60的位置与两驱动电机40的位置相同,分别位于抛光室20外左右相对两侧,便于分别驱动抛光轮30的位移,从而调控抛光轮30与工件之间的压力,以提高抛光精确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给进机构60包括第一滑轨61、第一滑板62和给进电机63,第一滑板62与抛光轮30和驱动电机40固定连接,第一滑轨61固定在抛光室20外的底座10上且平行于抛光轮30的轴向设置,给进电机63用于驱动第一滑板62沿第一滑轨61滑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滑板62下端与第一滑轨61滑动连接,上端与驱动电机40及抛光轮30固定连接。给进电机63通过驱动滑板沿第一滑轨61滑动,从而使得与驱动电机40和抛光轮30也沿第一滑轨61的轴向进行滑动,即朝向工件给进或者远离工件以缩小抛光轮30与工件之间的压力。本技术的给进电机63、驱动电机40均与控制台90连接,由控制台90统一进行控制。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抛光轮30与工件之间还设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向控制台90反馈抛光压力值,控制台90根据该压力值即时调控给进电机63的输出功率。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夹紧机构50包括夹紧头51、夹紧气缸52和支撑架53;夹紧头51位于抛光室20内,两夹紧机构50的夹紧头51相互配合夹紧待加工工件;夹紧气缸52用于驱动夹紧头51沿垂直于抛光轮30的轴向运动;支撑架53的上端与夹紧气缸52连接,下端与底座10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夹紧气缸52的活塞杆穿过抛光室20侧壁与夹紧头51固定连接,活塞杆与抛光室20侧壁之间设有导套,以减少活塞杆与抛光室20侧壁之间的摩擦。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用于容置及抛光待加工工件的抛光室;共轴设置的两个抛光轮,位于所述抛光室内左右相对两侧,所述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之间;两个驱动电机,各驱动一个抛光轮;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机构,位于两所述抛光轮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待加工工件,两夹紧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抛光室的前后相对两侧,且两夹紧机构的连线与两抛光轮的轴线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央设有用于容置及抛光待加工工件的抛光室;共轴设置的两个抛光轮,位于所述抛光室内左右相对两侧,所述待加工工件位于两抛光轮之间;两个驱动电机,各驱动一个抛光轮;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夹紧机构,位于两所述抛光轮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待加工工件,两夹紧机构分别位于所述抛光室的前后相对两侧,且两夹紧机构的连线与两抛光轮的轴线垂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抛光室外左右相对两侧的两个给进机构,两所述给进机构各自对应驱动一个所述抛光轮沿抛光轮的轴向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进机构包括第一滑轨、第一滑板和给进电机,所述第一滑板与所述抛光轮和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轨固定在所述抛光室外的底座上且平行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设置,所述给进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滑板沿第一滑轨滑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头、夹紧气缸和支撑架;所述夹紧头位于所述抛光室内,两所述夹紧机构的夹紧头相互配合夹紧待加工工件;所述夹紧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夹紧头沿垂直于所述抛光轮的轴向运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与所述夹紧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盛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