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68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本体,所述胶体磨本体的底端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胶体磨本体的顶部设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挡板。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调节盘外围的所述卡槽内设置的所述紧锁盘,并通过所述紧锁盘上设置的所述定位紧锁孔,配合所述定位销,并通过所述定位销一端设置的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栓的配合,可以通过所述手轮的旋转来挤压所述调节盘,使所述调节盘内部卡接式安装的所述静磨盘受到锁紧或者扩充的效果,以此来调节所述静磨盘与所述动磨盘之间的间隙,调节细化程度。

An adjustable thinning colloid mi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fine colloidal mill, which comprises a colloidal mill body.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lloidal mill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base. The right side of the colloidal mi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the bottom of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xed base, and the top of the colloidal mi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djustments. The adjusting disc is far away from one end of the colloid mill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a feeding baffle. Beneficial effect: By means of the locking disc arranged in the chute outside the adjusting disc, and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locking hole arranged on the locking disc, the positioning pin is matched, an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hreaded hol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ositioning pin and the bolt, the hand wheel can be extruded by rotation. The adjusting disc makes the static grinding disc which is clamped and installed inside the adjusting disc be locked or expanded so as to adjust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ic grinding disc and the dynamic grinding disc and adjust the degree of refin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
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
技术介绍
胶体磨由不锈钢、半不锈钢胶体磨组成,基本原理是通过高速相对连动的定齿与动齿之间。胶体磨产品除电机及部分零部件外,凡与物料相接触的零部件全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制成,尤其,关健的动、静磨盘进行强化处理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性和耐磨性,使所加工的物料无污染卫生纯洁。工作原理:胶体磨是由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齿(或称为转子)与相配的定齿(或称为定子)作相对的高速旋转,其中一个高速旋转,另一个静止,被加工物料通过本身的重量或外部压力加压产生向下的螺旋冲击力,透过定、转齿之间的间隙时受到强大的剪切力、摩擦力、高频振动、高速旋涡等物理作用,使物料被有效地乳化、分散、均质和粉碎,达到物料超细粉碎及乳化的效果。现有的这种设备不能够有效的细化胶体磨,导致胶体磨研磨不充分,不够细,影响产品质量;另外,在研磨的过程中,很难区调节研磨过程中胶体的细化程度。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本体,所述胶体磨本体的底端与固定底座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的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的上表面,所述胶体磨本体的顶部设有调节盘,所述调节盘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挡板,所述进料挡板远离所述调节盘的一端设有漏斗形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上方设置有循环管,所述胶体磨本体的左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其中,所述出料管、所述循环管和所述出料口之间通过三通管相连通,所述胶体磨本体的内部卡接式安装有静磨盘,所述静磨盘的内侧间隙设有动磨盘,且所述动磨盘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静磨盘的下方,所述动磨盘内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设有主轴,所述主轴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主轴的底端自由贯穿所述连接套的底部并连接至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所述调节盘的外围设有环形设置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与其相匹配设置的紧锁盘,所述紧锁盘上设有若干定位紧锁孔,所述定位紧锁孔通过定位销相配合,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配合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螺纹孔内部,所述螺栓的另一端固定在手轮上。进一步的,所述静磨盘与所述进料挡板之间设有楔形块。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一,所述循环管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二。进一步的,所述加料斗的两侧设有振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螺栓通过盖板与所述调节盘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调节盘外围的所述卡槽内设置的所述紧锁盘,并通过所述紧锁盘上设置的所述定位紧锁孔,配合所述定位销,并通过所述定位销一端设置的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栓的配合,可以通过所述手轮的旋转来挤压所述调节盘,使所述调节盘内部卡接式安装的所述静磨盘受到锁紧或者扩充的效果,以此来调节所述静磨盘与所述动磨盘之间的间隙,来调节胶体在研磨过程中的细化程度,结构简单,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使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中胶体磨本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中紧锁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中定位销与螺栓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胶体磨本体;2、调节盘;3、固定底座;4、电机;5、紧锁盘;6、进料挡板;7、加料斗;8、循环管;9、控制阀门二;10、三通管;11、出料口;12、出料管;13、控制阀门一;14、定位紧锁孔;15、楔形块;16、卡槽;17、静磨盘;18、动磨盘;19、连接套;20、传动轴;21、主轴;22、定位销;23、螺纹孔;24、螺栓;25、手轮;26、盖板;27、振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如图1-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可调细化胶体磨,包括胶体磨本体1,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底端与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顶部设有调节盘2,所述调节盘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挡板6,所述进料挡板6远离所述调节盘2的一端设有漏斗形加料斗7,所述加料斗7的上方设置有循环管8,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左侧设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11,其中,所述出料管12、所述循环管8和所述出料口11之间通过三通管10相连通,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内部卡接式安装有静磨盘17,所述静磨盘17的内侧间隙设有动磨盘18,且所述动磨盘18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静磨盘17的下方,所述动磨盘18内设有连接套19,所述连接套19内设有主轴21,所述主轴21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1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主轴21的底端自由贯穿所述连接套19的底部并连接至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所述调节盘2的外围设有环形设置的卡槽16,所述卡槽1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设置的紧锁盘5,所述紧锁盘5上设有若干定位紧锁孔14,所述定位紧锁孔14通过定位销22相配合,且所述定位销2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3,所述螺纹孔23配合有螺栓24,所述螺栓24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螺纹孔23内部,所述螺栓24的另一端固定在手轮25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磨盘17与所述进料挡板6之间设有楔形块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管12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一13,所述循环管8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二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料斗7的两侧设有振动电机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24通过盖板26与所述调节盘2相连接。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胶体磨本体1,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底端与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顶部设有调节盘2,所述调节盘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挡板6,所述进料挡板6远离所述调节盘2的一端设有漏斗形加料斗7,所述加料斗7的上方设置有循环管8,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左侧设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11,其中,所述出料管12、所述循环管8和所述出料口11之间通过三通管10相连通,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内部卡接式安装有静磨盘17,所述静磨盘17的内侧间隙设有动磨盘18,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体磨本体(1),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底端与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顶部设有调节盘(2),所述调节盘(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挡板(6),所述进料挡板(6)远离所述调节盘(2)的一端设有漏斗形加料斗(7),所述加料斗(7)的上方设置有循环管(8),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左侧设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11),其中,所述出料管(12)、所述循环管(8)和所述出料口(11)之间通过三通管(10)相连通,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内部卡接式安装有静磨盘(17),所述静磨盘(17)的内侧间隙设有动磨盘(18),且所述动磨盘(18)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静磨盘(17)的下方,所述动磨盘(18)内设有连接套(19),所述连接套(19)内设有主轴(21),所述主轴(21)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1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主轴(21)的底端自由贯穿所述连接套(19)的底部并连接至传动轴(20),所述传动轴(20)与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相连接,其中,所述调节盘(2)的外围设有环形设置的卡槽(16),所述卡槽(16)内设有与其相匹配设置的紧锁盘(5),所述紧锁盘(5)上设有若干定位紧锁孔(14),所述定位紧锁孔(14)通过定位销(22)相配合,且所述定位销(22)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23),所述螺纹孔(23)配合有螺栓(24),所述螺栓(24)的一端插入到所述螺纹孔(23)内部,所述螺栓(24)的另一端固定在手轮(2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细化胶体磨,其特征在于,包括胶体磨本体(1),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底端与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相连接,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右侧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固定底座(3)的上表面,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顶部设有调节盘(2),所述调节盘(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料挡板(6),所述进料挡板(6)远离所述调节盘(2)的一端设有漏斗形加料斗(7),所述加料斗(7)的上方设置有循环管(8),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左侧设有出料管(12),所述出料管(12)远离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出料口(11),其中,所述出料管(12)、所述循环管(8)和所述出料口(11)之间通过三通管(10)相连通,所述胶体磨本体(1)的内部卡接式安装有静磨盘(17),所述静磨盘(17)的内侧间隙设有动磨盘(18),且所述动磨盘(18)的底端延伸至所述静磨盘(17)的下方,所述动磨盘(18)内设有连接套(19),所述连接套(19)内设有主轴(21),所述主轴(21)的顶端与所述连接套(19)的顶部相连接,所述主轴(21)的底端自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