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全坤专利>正文

一种自用式中水道节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0465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用式中水道节水装置,主要是生产集水箱、洗涤槽,且将洗衣机与集水箱、洗涤槽依次连接,连接线上安装开关控制水源按需要贮存或流动。使用时,洗衣水通过集水箱简单处理后流入并贮存在洗涤槽中,主要用作清洗性杂用(拖地、擦家具、擦门窗、擦楼梯、洗涤器物、洗车),伴随洗衣机多次换水且水质污染程度逐步降低,完成或基本完成洗涤事项。洗衣用水是城镇生活用水的大项,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自行处理自家的洗衣水自用于清洗性用途,年户均节水可达数万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容易生产,适合洁具、五金、塑料厂加工生产;且造价不高、安装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家庭、集体宿舍、宾馆和其它有洗衣机的场所使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收集、储存自家的洗衣水自用于清洗性杂用 (拖地、擦家具、擦门窗、擦楼梯、洗涤器物、洗车)的自用式中水道节水装置。二、
技术介绍
"中水" 一词最早起源于日本,是不同于给水(上水)、排水(下水)的一种供水方法。 由于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故名为"中水"。中水是把 生活废水经过技术处理后,作为非饮用水使用。日本从1955年开始中水回用,随后在以色 列、美国等国得到应用和推广。我国的中水道技术发展和应用是从改革开放时由北京市率先 开始的,随后推广到天津、济南、厦门等城市。中水可视为水资源有效利用或第二水源(替代水源)的一种形式,在严重缺水的地区,中水 道技术更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综合节水技术。但在全球性水资源匮乏的今天,中水道技术 推广应用并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在国际上,没有普及到所有国家,特别是在一些缺水或严 重缺水的发展中或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普及程度却相当低;在国内,远没有普及到所有城镇, 即使已局部建立中水道设施的城市,设施运行率也不高,中水道技术在我国推行也有近30年 了,但对大多数普遍百姓来讲,中水还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中水道技术推广应用不理想,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水道系统 模式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改进和完善。现在的中水道技术实际上只有一种方式,就是中水回用,所以中水道技术又叫中水回用 技术,它是各个用水户的生活废水统一流向污水处理场,集中进行过滤、净化等技术性处理 之后,再输送回各个用户,作为非饮用性用途。这种方式一是需要大型污水处理场所、设施和中水道系统管网;二是各个用户的生活废水在流向污水处理场的过程中,因经过下水道交 叉感染而加深了废水的污染程度,因而加重了污水处理难度,降低了中水的安全可信度。因此,应用和推广中水道技术主要有两个制约因素,分别是经济性与安全性。在经济性 方面,该问题是影响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中水道系统涉及建设环节的中水管线建设、污 水处理设施建设,使用环节的中水设施设备运行保障和水质保证等,同时在设计时还要充分 考虑一旦中水设备发生故障或设备检修时,如何供水的措施,这些都使得中水道系统建设投 资大,运行成本高。在安全性方面,使用者对于中水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的问题,当使用于 皮肤接触性的用途时,其接受度低。以北京市市政设计院于1986年所做的中水回用民意问巻 结果为例,用于浇绿地及冲厕用途者,反对者均在5%以下;用于洒马路及洗汽车者,反对者 也均在10%以下;而用于洗手、洗澡及洗衣用途者,反对者均在95%以上。此一结果,与美 国的问巻结果颇为相似。中水回用技术最大缺陷在于,没有区分中水水源与中水用途的具体情况,采取了统一的 采水与供水模式。从中水水源上说,不区分第一次用过水的水质如何, 一律经过下水道排向 污水处理场集中处理;从中水用途上说,不区分用户对中水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要求, 一律 从污水处理场铺设中水管道到各用户终端,供给中水。由于没有区分中水水源与中水用途的 具体情况,没有采取分类处理的方法,导致了高成本与低安全感问题的发生,影响了中水道 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其实,中水水源的质量是有很大差别的。城镇居民的生活用水主要用于做饭、饮用、洗 菜、盥洗(漱口、洗脸、洗手)、洗澡、洗衣、冲洗厕所、清洗性杂用(拖地、擦家具、擦门窗、 擦楼梯、洗涤器物、洗车)这几个方面。除做饭、饮用外,其余的生活用水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都可视为中水水源。其中,洗菜、盥洗(漱口、洗脸、洗手)水污染程度低,属于优质的用过 水;洗澡、洗衣水一般在第一道工序污染程度较高,属于中度污染的用过水,后续工序的污 染程度逐步降低,也趋向于优质的用过水;冲洗厕所、清洗性杂用(拖地、擦家具、擦门窗、擦楼梯、洗涤器物、洗车)的用水污染程度严重,属于重污染的用过水,尤其以冲洗厕所的用 水污染最为严重。再从中水的用途来分析,人们使用中水,不仅取决于中水本身的质量,还与心理接受度 有关,在城镇居民的主要生活用水中,做饭、饮用、洗菜、盥洗(漱口、洗脸、洗手)、洗澡、 洗衣这几个方面,在目前的水消费心理状况下,还难以接受中水,即使将第一次用过水(中 水水源)加工成纯净水,当使用于皮肤接触性的用途时,接受度也不高。在提高消费者对中 水的心理接受力的过程中,中水的用途范围主要是冲洗厕所、清洗性杂用(拖地、擦家具、擦 门窗、擦楼梯、洗涤器物、洗车),而且在清洗性杂用中,有些洗涤物可能是与皮肤接触的器 物,还只能用中水进行前几道工序。冲洗厕所、清洗性杂用的用水特点是,第一,对水质要 求不高,完全没有必要使用饮用水这样高标准的水质;第二,使用之后水质变差,水污染程 度严重,除部分清洗性杂用的用水可用来冲洗厕所外,大部分用水只是简单处理尚不适合重 复使用;第三,用水量较大,接近城镇居民全部生活用水的一半,但高度分散,使用场所遍 布城镇的各个角落,社会总量(累加各户)绝对量大,单位量(分摊各户)相对量小。区分中水水源与中水用途的具体情况分类处理,对于节约用水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一方 面,在优质的用过水经过下水道交叉感染之前,只要经过简单地处理,就可进行第二次使用。 并且,由于优质的用过水只需要经过简单地处理,对于水处理技术及器具的性能标准也可适 当降低,这就给用户自行处理用过水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中水用途在当前基本被限定冲 洗厕所、清洗性杂用的范围内,用户自行处理的用过水(中水),从质量上和数量上能够适应 这个范围内用途的要求。如果提供能完成简单水处理的装置,城镇居民使用这样的装置在自 己家中或在本楼栋中就可以自己生产中水,并将自产的中水用于自己的生活需要,中水不出 家门楼门就被第二次使用了,这就是中水自用。建立中水自用概念之后,中水道技术的外延得到了扩展,它包含两项基本技术, 一是中 水回用技术,二是中水自用技术。与之相应的设施设备,可称为"回用式中水道节水设施"与"自用式中水道节水装置"。与中水回用相比,中水自用可节省中水管线建设、污水处理设 施建设、中水设施设备运行保障和水质保证等一系列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中水自用的水源 是直接使用自家的生活废水,从而也提高了用户的安全感。中水自用与中水回用两种方式共存,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中水道系统模式,其设想是,自 来水经过第一次使用后,进入中水自用过程并完成第二次使用,再进入中水回用过程成为第 三次使用的水源,即自来水一第一次使用一中水自用(第二次使用)一中水回用(第三次 使用)。中水自用增加了中水道系统的一个环节,城镇生活用水多了一次使用过程,具有更好 的节水效果。新的中水道系统模式有利于中水自用与中水回用两种方式优势互补。中水自用的优势是 成本低、安全感高,但再利用水源分散且单个用水点的数量少,不适合大水量的用途,中水 回用正好相反。中水自用与中水回用两种方式共存,就可根据用水户或用水场所的不同情况 选择不同的中水再利用方式,对于分散的、用水量小的用水户或用水场所,采取中水自用方 式就比较合适;而采取中水回用,就会因分散而大量增加管线铺设量、因用水量小而设施运 行效率低。当把分散的、用水量小的用水户或用水场所从中水回用中剥离出来以后,中水回 用的管线只需要铺设若干个大用水量的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用式中水道节水装置,其基本特征是:节水装置主要由集水箱、洗涤槽构成,且集水箱与上游的洗衣机连接、与下游的洗涤槽连接并直至通向下水道,在集水箱与洗涤槽的连接线和洗涤槽的出口线上安装开关,控制水源按需要贮存或流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刘全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