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0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告机,包括箱体、驱动机构及至少一个活动块。箱体具有正面,正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活动块设置于容纳槽内,活动块上形成有第一广告位,第一广告位暴露于正面,以便于能从正面看到第一广告位,活动块能够相对于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及传动组件,动力源用于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活动块相对于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第一广告位靠近或远离正面。该广告机可呈现出动态效果,从而起到有效宣传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广告机
本技术涉及广告展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广告机。
技术介绍
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会展中心、商场等场所,通常会将海报等广告媒介张贴或安装于广告牌上,然后将广告牌放置于入口等人流量较大的位置,消费者通过读取广告媒介上的内容来获取广告信息。但传统的广告牌呈现的大多数为静态效果,导致容易被消费者忽视,从而无法起到有效宣传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呈现出动态效果的广告机,旨在起到有效宣传的目的。一种广告机,包括:箱体,具有正面,所述正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活动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活动块上形成有第一广告位,所述第一广告位暴露于所述正面,所述活动块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及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及传动组件,所述动力源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广告位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上述广告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活动块上形成有第一广告位,可将广告媒介张贴或安装于第一广告位上,动力源动作,通过传动组件驱动活动块相对于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使第一广告位靠近或远离正面。由于设置于第一广告位上的广告媒介可随着活动块的移动而移动,从而可形成一个动态效果,提高了广告媒介的醒目性,故可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招引消费者前来观看,进而达到有效宣传的目的。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面形成有至少一个个第二广告位,所述第二广告位与所述第一广告位交错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广告位按排分布,每排所述第一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广告位;和/或所述第一广告位按列分布,每列所述第一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广告位;和/或所述第二广告位按排分布,每排所述第二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广告位;和/或所述第二广告位按列分布,每列所述第二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广告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活动块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轴、吊索、横索及弹簧,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吊索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转轴上,且所述吊索能够随着所述转轴的转动而缠绕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横索穿设于所述贯穿孔中,所述横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吊索与所述活动块上,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横索上,且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隔板及所述活动块相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栓环,所述横索的一端通过所述栓环固定在所述吊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动块按列分布,一根所述吊索至少对应一列所述活动块,一根所述转轴上至少设置有一根所述吊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活动块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第二配合部配合形成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使所述活动块能沿所述导轨往复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箱脚,所述箱脚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脚用于支撑所述箱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显示屏用于展示指引信息和/或广告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灯组,所述灯组设置于所述箱体和/或所述活动块上。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广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广告机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相连”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方式中的广告机10,用于张贴或安装广告媒介,该广告机10可形成动态效果,以提高广告媒介的醒目性,起到有效宣传的目的。具体地,该广告机10包括箱体100、驱动机构200及至少一个活动块300。需要说明的是,广告媒介可以是海报、图书封面图片、电子屏等。箱体100具有正面110及背向于正面110的背面120,正面110开设有容纳槽,正面110可朝向消费者,以便于消费者更容易注意到正面110。箱体100可呈长方体状,以便于在保证正面110具有较大的面积的前提下,缩小箱体100的体积。箱体100的内部可设置有隔板130,隔板130可将箱体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部分。进一步地,容纳槽的数量应大于或等于活动块300的数量,当容纳槽的数量为一个时,活动块300的数量也为一个;当容纳槽的数量为两个时,活动块30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容纳槽对应一个活动块300,且容纳槽与活动块300的数量均为三十一个。活动块300设置于容纳槽内,活动块300上形成有第一广告位310,第一广告位310用于张贴或安装广告媒介,第一广告位310暴露于正面110,以便于当消费者的目光朝向正面110时,能够看到第一广告位310上的广告媒介。活动块300能够相对于箱体100沿靠近或远离正面110的方向往复移动,在活动块300的往复移动过程中,活动块300可以一直全部位于容纳槽内,以相对于正面110凹进箱体100内;或者,活动块300可以一直有部分伸出容纳槽外,以相对于正面110凸出箱体100外;或者,活动块300既可相对于正面110凹进箱体100内,又可相对于正面110凸出箱体100外。第一广告位310往复移动的设计可形成一个动态效果,提高了广告媒介的醒目性,可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招引消费者前来观看。容纳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400,导轨400具有第一配合部,活动块300具有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配合形成导向结构,导向结构用于使活动块300能沿导轨400往复移动。导轨400可对活动块300起到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活动块300在往复移动过程中的晃动,导轨400还可使得活动块300的往复移动更为顺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驱动机构200的驱动能力的要求。第一配合部可以为第一凹槽,第二配合部为与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可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第一凹槽与第一凸块配合形成导向结构。或者,第一配合部可以为第二凸起,第二配合部为与第二凸起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具有正面,所述正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活动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活动块上形成有第一广告位,所述第一广告位暴露于所述正面,所述活动块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及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及传动组件,所述动力源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广告位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告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具有正面,所述正面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槽;至少一个活动块,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活动块上形成有第一广告位,所述第一广告位暴露于所述正面,所述活动块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及驱动机构,包括动力源及传动组件,所述动力源用于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块相对于所述箱体沿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的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广告位靠近或远离所述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形成有至少一个个第二广告位,所述第二广告位与所述第一广告位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广告位按排分布,每排所述第一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广告位;和/或所述第一广告位按列分布,每列所述第一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广告位;和/或所述第二广告位按排分布,每排所述第二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广告位;和/或所述第二广告位按列分布,每列所述第二广告位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广告位之间具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广告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动力源与所述活动块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相对两侧,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倩李宏黄舸郑畅滨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