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建辉专利>正文

便于清理的水封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89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封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漏斗的出口伸入一段蓄水管内,其特点是蓄水管的上端与一段连接管套接,连接管的上端与漏斗固定,连接管与蓄水管二者之一或者二者都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高于漏斗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从连接管上拔下蓄水管就能方便地对蓄水管进行清理,解决了地漏的蓄水管难以清理、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的问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装于地面下水口的地漏,特别是具有水封防臭功能的地漏。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地漏大都具有水封防臭功能,其主要结构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和一个固定在漏斗下方的蓄水管,漏斗的出口伸入蓄水管内,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蓄水管内的积水将漏斗出口封住,以此实现防臭功能。在目前公知的这种地漏中,漏斗与蓄水管之间大多以焊接方式固定,漏斗与蓄水管不能分离,致使蓄水管内的积污难以清理,容易造成地漏堵塞,另有一些地漏虽然采用螺丝连接漏斗和蓄水管,但因螺丝锈蚀的原因,长时间使用后仍难以拆卸,所以仍未解决地漏的清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封防臭地漏。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水封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漏斗的出口伸入一段蓄水管内,特别地,蓄水管的上端与一段连接管套接,连接管的上端与漏斗固定,连接管与蓄水管二者之一或者二者都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高于漏斗出口。日常使用时,污水经漏斗进入蓄水管,再从泄水孔溢出;需要清理蓄水管内的积污时,只需从连接管上拔下蓄水管就能方便地进行清理,清理后重新套接蓄水管即可。本技术的优点是便于清理,解决了地漏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局部剖视放大图;图3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水封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1。漏斗1的出口1a伸入一段蓄水管2内。蓄水管2的上端与一段连接管3套接,连接管3的上端与漏斗1焊接固定。在连接管3上开有泄水孔4,以供排放污水。此外也可在蓄水管2上开设泄水孔,只要泄水孔高于漏斗出口1a即可。但是作为最佳方案,应仅在连接管3上开设有泄水孔4,而不要在蓄水管2上开设泄水孔,这样可减小蓄水管2的高度,更有利于用冷拉工艺制造蓄水管。平时使用时,污水经漏斗1进入蓄水管2,再从泄水孔4溢出;需要清理蓄水管内的积污时,只需将蓄水管2从连接管3上拔下就能进行清理。作为进一步改进,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还在连接管3上开设插孔5,蓄水管2的外壁设置凸台6,凸台6嵌在插孔5内,这样可使蓄水管2和连接管3套接得更稳固。为便于顺利地将凸台6插入插孔5内,本实施例的插孔5的走向自连接管的下边缘开始先朝上竖直走向,然后拐折成横向走向,最后再朝下竖直走向一小段。这样在套接蓄水管和连接管时就能方便地使凸台6顺着插孔5的走向进入插孔5内,而且凸台6进入插孔5的末端后就不会轻易脱离。作为另一种等同变化,也可以在连接管3的内壁设置凸台,在蓄水管2开设插孔,插孔走向自蓄水管2的上边缘开始先朝下竖直走向,然后拐折成横向走向,最后再朝上竖直走向一小段,如此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插孔5和凸台6可直接在管壁上冲压而成。为了既便于漏斗和蓄水管的拆装,又能将地漏与地板的排水口紧密固定,本实施例还在漏斗1外再套一个底部敞口的杯体7,漏斗1的入口周边设置有法兰盘8,法兰盘8支撑在杯体7的底部敞口周边。法兰盘8可与漏斗1整体成型。安装地漏时,只将杯体7与地板的排水口紧密固定,漏斗1、蓄水管2以及连接管3可随时从杯体7内取出。图3所示另一实施例的特点仅在于连接管3上的泄水孔4不象图1那样开设至连接管的边缘,这样更容易将连接管3的边缘焊接在漏斗1上。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泄水孔4的形状和大小不受附图限制;在管壁上可以设置多个插孔5和凸台6,如此等等,所有等同的变化和变形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封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漏斗的出口伸入一段蓄水管内,其特征是蓄水管的上端与一段连接管套接,连接管的上端与漏斗固定,连接管与蓄水管二者之一或者二者都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高于漏斗出口。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是仅在连接管上开设有泄水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是在连接管与蓄水管相互接触的管壁上设置有凸台和插孔,凸台插入插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是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蓄水管上,插孔开设在连接管上,插孔走向自连接管的下边缘开始先朝上竖直走向,然后拐折成横向走向,最后再朝下竖直走向一小段;或者所述的凸台设置在连接管上,插孔开设在蓄水管上,插孔走向自蓄水管的上边缘开始先朝下竖直走向,然后拐折成横向走向,最后再朝上竖直走向一小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封防臭地漏,其特征是在所述漏斗外再套有一个底部敞口的杯体,漏斗的入口周边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支撑在杯体底部敞口的周边。专利摘要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封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漏斗的出口伸入一段蓄水管内,其特点是蓄水管的上端与一段连接管套接,连接管的上端与漏斗固定,连接管与蓄水管二者之一或者二者都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高于漏斗出口。本技术只需从连接管上拔下蓄水管就能方便地对蓄水管进行清理,解决了地漏的蓄水管难以清理、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堵塞的问题。文档编号E03C1/28GK2931594SQ20062005986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曹建辉, 何敏晖 申请人:曹建辉, 何敏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清理的水封防臭地漏,包括一个出口朝下的漏斗,漏斗的出口伸入一段蓄水管内,其特征是:蓄水管的上端与一段连接管套接,连接管的上端与漏斗固定,连接管与蓄水管二者之一或者二者都开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高于漏斗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建辉何敏晖
申请(专利权)人:曹建辉何敏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