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闫淼江专利>正文

一种地漏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110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子,由外壳1、箅子2、密封圈3、内腔4和砂碗5组成,外壳1内有内腔4和砂碗5,外壳1和内腔4通过密封3密封,内腔4上盖有箅子2,内腔4上的突起物6与砂碗5上的卡槽7相配合,使内腔4与砂碗5内的残留水形成水封,防止浊气外逸。下水则从内腔4与砂碗5之间的环形间隙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可有效地防止堵塞和浊气外逸,并可节省回水弯,降低造价。(*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子,由外壳1、箅子2、密封圈3、内腔4及砂碗5组成。目前所使用的地漏子由外壳、箅子及扣碗组成,扣碗的下端有缺口,与外壳出水口突起部分构成水封。下水从扣碗的缺口处流过,残留的水在外壳出水口和扣碗的缺口处形成一定液面,从而阻止下水道浊气从地漏子外溢。其缺点是当外壳出水口与扣碗缺口处间隙被沉积的污物填满后,水无法继续通过,造成下水堵塞。其次,该种地漏子须与回水弯配合使用才能有效封堵下水道浊气,增加了造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既可防止堵塞和浊气外溢,又可省去回水弯的地漏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由外壳、箅子、密封圈、内腔和砂碗组成的地漏子,在外壳内部装有内腔和砂碗。内腔上盖有箅子,外壳与内腔之间装有可防止浊气外溢的密封圈,内腔外壁带有突起物,砂碗内壁带有卡槽,内腔上的突起物和砂碗上的卡槽相配合,内腔下端伸进砂碗内,从而与砂碗内残留水构成水封,砂碗内壁还有一圈可防止下水把沉积在底部污物冲走的突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有效的防止堵塞和浊气外溢,同时可节省回水弯,降低造价。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漏子由外壳1、篦子2、密封圈3、内腔4及砂碗5组成,其特征是外壳1内部装有内腔4和沙碗5,内腔4上面盖有篦子2,外壳1和内腔4之间有可防止浊气外溢的密封圈3,内腔4外壁带有突起物6,砂碗5内壁上带有卡槽7,内腔4上的突起物6与砂碗5上的卡槽7相配合,内腔4的下端伸进砂碗5内,从而构成水封,砂碗5的内壁还有一圈可防止下水冲走砂碗5底部污物的突缘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淼江
申请(专利权)人:闫淼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4[中国|宁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