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个人和家庭用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在中国专利申请89215489.6中申请了一种充气式便携伞帽,该伞帽由伞面,内外两个环形气囊、径向气囊、充气咀、帽带、硬支撑杆等组成。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有硬支撑杆,所以不能随意折叠,携带不十分方便,此外,整个伞帽的重量集中于人头顶部的小范围内,使人头部有不适感,况且内圆气囊与支撑杆仅靠软性帽带连接,稳定性差。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携带更加方便、使用更加舒适、稳定性能好的充气式便携伞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充气式便携伞帽,在锥形伞面的锥底处与锥形伞面相连接有环形气囊、环形气囊通过径向气囊连接内圆气囊,其特征在于内圆气囊的上部连接一支撑气囊,支撑气囊的顶部与锥形伞面的锥顶相连。支撑气囊由杆状气囊、弧状气囊组成,所有气囊全部连通,通过一个进气咀充气。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具体描述本技术所述的充气式便携伞帽,包括锥形伞面〈1〉及充气咀〈2〉和在锥形伞面〈1〉的锥底处与锥形伞面〈1〉相连接的环形气囊〈3〉、环形气囊〈3〉通过径向气囊〈4〉连接一直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式便携伞帽,包括锥形伞面<1>及充气咀<2>和在锥形伞面<1>的锥底处与锥形伞面<1>相连接的环形气囊<3>、环形气囊<3>通过径向气囊<4>连接内圆气囊<5>,其特征在于:内圆气囊<5>的上部连接一支撑气囊<6>,支撑气囊<6>的顶部与锥形伞面<1>的锥顶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