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斌专利>正文

伞珠尾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1109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2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与各种伞具配套使用的伞珠尾帽。解决现有伞具碰撞时不能保证他人安全,或安全功能不足的问题。技术方案:采用整体为“T”型的软橡胶结构,“T”型中部的坚杆为中空的杆状体,可为中空的圆柱、棱柱、锥体、台体等,用于连接伞珠尾。“T”型结构上部为中空的、一侧一开口大一侧开口小的锥体、台体或渐变截面的部分环形体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伞与他人碰撞时,受力面积大、中空软橡胶管缓冲力大、使人碰撞时反应时间长、带中空台体橡胶管的伞珠尾帽在收伞时能嵌套成环形,体积小,不占用空间。(*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与各种伞具配套使用的伞珠尾帽。解决现有伞具碰撞时不能保证他人安全,或安全功能不足的问题。技术方案:采用整体为“T”型的软橡胶结构,“T”型中部的坚杆为中空的杆状体,可为中空的圆柱、棱柱、锥体、台体等,用于连接伞珠尾。“T”型结构上部为中空的、一侧一开口大一侧开口小的锥体、台体或渐变截面的部分环形体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伞与他人碰撞时,受力面积大、中空软橡胶管缓冲力大、使人碰撞时反应时间长、带中空台体橡胶管的伞珠尾帽在收伞时能嵌套成环形,体积小,不占用空间。【专利说明】伞珠尾帽
涉及一种与各种伞具配套使用的伞珠尾帽。
技术介绍
现有伞具伞骨末端的珠尾较硬较小,有的做成弧型或外包较软材料。碰撞时不能保证他人安全,或安全功能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现有伞具碰撞时不能保证他人安全,或安全功能不足的问题。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整体为“ T ”型的软橡胶结构,“ T ”型中部的坚杆为中空的杆状体,可为中空的圆柱、棱柱、锥体、台体等,用于连接伞珠尾。“ T ”型结构上部为中空的、一侧一开口大一侧开口小的锥体、台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伞具配套使用的伞珠尾帽,它由连接管(1),缓冲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是一种“T”形的中空橡胶管组成的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