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斐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13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包括支撑平台、分布筋与三角箍筋;所述支撑平台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受力筋;每根所述受力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分布筋;每条所述分布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二受力筋。三角箍筋的设置,有利于固定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的位置,避免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发生位移错位,同时三角箍筋内侧三个边角处均设有两根钢丝条结构,可同时固定三根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将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分别放入到每个边角处的两根钢丝条结构中间,并且通过钳子将两根钢丝条扭紧,即可将钢筋固定,内固定后的受力筋与第二受力筋呈三角型,并且拥有更好的承受能力和抗拉能力,更有利于工人施工操作时在上面踩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
技术介绍
悬挑板就是板下没有直接的竖向支撑,靠板自身,或者板下面的悬挑梁来承受(传递)竖向荷载。悬挑板是上部受拉的结构,如建筑工程中的雨篷、挑檐、外阳台、挑廊等,这种结构是从主体结构悬挑出梁或板,形成悬臂结构,其本质上仍是梁板结构。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悬挑板钢筋结构大多只是简单地采用矩形结构,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高层结构建筑的无支撑楼房对于悬挑板的性能要求,降低了建筑质量。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以解决现有现有的悬挑板钢筋结构大多只是简单地采用矩形结构,力学性能较差,不能满足高层结构建筑的无支撑楼房对于悬挑板的性能要求,降低了建筑质量的问题。本技术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包括支撑平台、受力筋、第二受力筋、分布筋和三角箍筋;所述支撑平台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受力筋;每根所述受力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分布筋;每条所述分布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二受力筋。进一步的,所述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通过三角箍筋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三角箍筋内侧三个边角处均设有两根钢丝条结构,共设置有六根钢丝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分布筋横向垂直于受力筋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每根受力筋纵向间距为5-10cm,且每根第二受力筋纵向间距也为5-1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三角箍筋的设置,有利于固定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的位置,避免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发生位移错位,同时三角箍筋内侧三个边角处均设有两根钢丝条结构,可同时固定三根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将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分别放入到每个边角处的两根钢丝条结构中间,并且通过钳子将两根钢丝条扭紧,即可将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固定,固定后的受力筋与第二受力筋呈三角型,并且拥有更好的承受能力和抗拉能力,更有利于工人施工操作时在上面踩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由图1中的A指出的放大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支撑平台-1;受力筋-2;第二受力筋-201;分布筋-3;三角箍筋-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包括支撑平台1、受力筋2、第二受力筋201、分布筋3和三角箍筋4;支撑平台1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受力筋2;每根受力筋2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分布筋3;每条分布筋3顶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二受力筋201。其中,所述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通过三角箍筋4进行固定,固定后的受力筋2与第二受力筋201呈三角型,并且拥有更好的承受能力和抗拉能力,更有利于工人施工操作时在上面踩踏。其中,所述三角箍筋4内侧三个边角处均设有两根钢丝条结构,共设置有六根钢丝条结构,可同时固定三根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将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分别放入到每个边角处的两根钢丝条结构中间,并且通过钳子将两根钢丝条扭紧,即可将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固定,有利于固定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的位置,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不会因为受到冲击力发生位移错位。其中,所述分布筋3横向垂直于受力筋2的上方,有利于固定受力筋2的位置并将板上的荷载分散到受力筋2上,同时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缩和温度变化等原因,在垂直于受力筋2方向产生的裂缝。其中,所述每根受力筋2纵向间距为5-10cm,且每根第二受力筋201纵向间距也为5-10cm,当三角箍筋4进行固定后,会呈正反两个形态的三角状结构,且每个三角结构内的一根受力筋2会与一根第二受力筋202垂直,使悬挑板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每个三角结构内的受力筋2纵向间距为10cm,而三角形结构与另一个三角形结构之间的纵向距离为5cm。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本技术中,通过将受力筋2纵向依次摆放在支撑平台1上方,然后将分布筋3横向摆放于受力筋2的上方,再将第二受力筋201纵向摆放在分布筋3上方,然后将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分别放入到三角箍筋4内侧每个边角处的两根钢丝条结构中间,并且通过钳子将两根钢丝条扭紧,即可将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固定,有利于固定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的位置,避免在浇灌混凝土的时候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发生位移错位,当所有受力筋2和第二受力筋201都固定好后,即可浇灌混凝土,并让混凝土包裹住受力筋2、分布筋3和第二受力筋201内,待混凝土固定成型后即可形成悬挑板。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包括支撑平台、受力筋、第二受力筋、分布筋和三角箍筋;所述支撑平台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受力筋;每根所述受力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分布筋;每条所述分布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二受力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包括支撑平台、受力筋、第二受力筋、分布筋和三角箍筋;所述支撑平台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受力筋;每根所述受力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分布筋;每条所述分布筋顶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二受力筋。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用于悬挑板的钢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筋和第二受力筋通过三角箍筋进行固定。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斐
申请(专利权)人:潘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