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31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5: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和右侧的顶面固定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插套在移动块的底面具有的导向通槽中,水平板固定在两个移动块的顶面上,水平板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侧支撑板,侧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侧支撑板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螺接在调节螺套中,调节螺套的端部固定在支撑块的外侧壁上,支撑块的底面具有导向凹槽,水平板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横向导向条,横向导向条插套在导向凹槽中;它可以安装在设备与辊体集中地之间,将拆卸下来的辊体直接放置在两个支撑块上即可自动输送至辊体集中地处,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
:本技术涉及面料加工设备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面料进行加工过程中,其使用的辊体用到一定时间需要进行维护和修理,其需要将辊体放置在搬运车上搬运到指定地点,然后,进行加工,其效率低,效果不理想,人工劳动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它可以安装在设备与辊体集中地之间,将拆卸下来的辊体直接放置在两个支撑块上即可自动输送至辊体集中地处,非常方便,无需人工使用搬运车推动输送,效果好。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和右侧的顶面固定有输送导轨,输送导轨插套在移动块的底面具有的导向通槽中,水平板固定在两个移动块的顶面上,水平板的顶面左右两设有支撑块,水平板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侧支撑板,侧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调节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穿过侧支撑板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调节螺杆,调节螺杆螺接在调节螺套中,调节螺套的端部固定在支撑块的外侧壁上,支撑块的底面具有导向凹槽,水平板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横向导向条,横向导向条插套在导向凹槽中;支撑块的顶面具有主凹槽,其中一个移动块的侧壁固定有电机架,电机架的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的竖直板并固定有驱动齿轮,底板的顶面上固定有移动齿条,移动齿条与输送导轨相平行,驱动齿轮与移动齿条相啮合。所述输送导轨为截面呈T字形的条形块,导向通槽的截面呈T字形通槽,导向通槽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自润滑层,自润滑层紧贴输送导轨的侧壁和顶面。所述主凹槽中插套有弧形块,弧形块的底面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在主凹槽的底面上。所述弧形块的顶面固定有弧形弹性层。所述主凹槽的底面两侧固定有弹性限位块,两个弹性限位块的顶面具有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与弧形块的底面侧壁相对应。所述导向凹槽的内侧壁和顶面均固定有自润滑板,自润滑板紧贴横向导向条的顶面或侧壁。所述支撑块的底面固定有底部自润滑板,底部自润滑板压靠在水平板的顶面上。两个横向导向条的相对的端面上固定有挡板,挡板的顶面高于横向导向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可以安装在设备与辊体集中地之间,将拆卸下来的辊体直接放置在两个支撑块上即可自动输送至辊体集中地处,两个支撑块之间的距离可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长度的辊体进行放置搬运,非常方便,无需人工使用搬运车推动输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包括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左侧和右侧的顶面固定有输送导轨11,输送导轨11插套在移动块12的底面具有的导向通槽121中,水平板13固定在两个移动块12的顶面上,水平板13的顶面左右两设有支撑块14,水平板13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侧支撑板16,侧支撑板16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调节电机17,调节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侧支撑板16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调节螺杆171,调节螺杆171螺接在调节螺套172中,调节螺套172的端部固定在支撑块14的外侧壁上,支撑块14的底面具有导向凹槽147,水平板13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横向导向条18,横向导向条18插套在导向凹槽147中;支撑块14的顶面具有主凹槽141,其中一个移动块12的侧壁固定有电机架122,电机架122的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23,驱动电机123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122的竖直板并固定有驱动齿轮124,底板10的顶面上固定有移动齿条15,移动齿条15与输送导轨11相平行,驱动齿轮124与移动齿条15相啮合。进一步的说,所述输送导轨11为截面呈T字形的条形块,导向通槽121的截面呈T字形通槽,导向通槽12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自润滑层125,自润滑层125紧贴输送导轨的侧壁和顶面。进一步的说,所述主凹槽141中插套有弧形块142,弧形块142的底面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143,缓冲弹簧143的底端固定在主凹槽141的底面上。进一步的说,所述弧形块142的顶面固定有弧形弹性层144。进一步的说,所述主凹槽141的底面两侧固定有弹性限位块145,两个弹性限位块145的顶面具有弧形凹槽146,弧形凹槽146与弧形块142的底面侧壁相对应。进一步的说,所述导向凹槽147的内侧壁和顶面均固定有自润滑板148,自润滑板148紧贴横向导向条18的顶面或侧壁。进一步的说,所述支撑块14的底面固定有底部自润滑板149,底部自润滑板149压靠在水平板13的顶面上。进一步的说,两个横向导向条18的相对的端面上固定有挡板181,挡板181的顶面高于横向导向条18。将本实施例安装在辊体使用的设备与需要搬运的集中地之间,然后,设备上的辊体需要维修或维护时将其放置在两个支撑块14的弧形弹性层144的顶面上,其中,通过两个调节电机17运行,可以调节两个支撑块14之间的间距,满足不同长度的辊体使用,然后,通过驱动电机123运行,即可移动将辊体移动至集中地,然后,人工拿取即可,非常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左侧和右侧的顶面固定有输送导轨(11),输送导轨(11)插套在移动块(12)的底面具有的导向通槽(121)中,水平板(13)固定在两个移动块(12)的顶面上,水平板(13)的顶面左右两设有支撑块(14),水平板(13)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侧支撑板(16),侧支撑板(16)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调节电机(17),调节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侧支撑板(16)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调节螺杆(171),调节螺杆(171)螺接在调节螺套(172)中,调节螺套(172)的端部固定在支撑块(14)的外侧壁上,支撑块(14)的底面具有导向凹槽(147),水平板(13)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横向导向条(18),横向导向条(18)插套在导向凹槽(147)中;支撑块(14)的顶面具有主凹槽(141),其中一个移动块(12)的侧壁固定有电机架(122),电机架(122)的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23),驱动电机(123)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122)的竖直板并固定有驱动齿轮(124),底板(10)的顶面上固定有移动齿条(15),移动齿条(15)与输送导轨(11)相平行,驱动齿轮(124)与移动齿条(15)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包括底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左侧和右侧的顶面固定有输送导轨(11),输送导轨(11)插套在移动块(12)的底面具有的导向通槽(121)中,水平板(13)固定在两个移动块(12)的顶面上,水平板(13)的顶面左右两设有支撑块(14),水平板(13)的左右两侧壁上固定有侧支撑板(16),侧支撑板(16)的外侧壁上固定有调节电机(17),调节电机(17)的输出轴穿过侧支撑板(16)并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调节螺杆(171),调节螺杆(171)螺接在调节螺套(172)中,调节螺套(172)的端部固定在支撑块(14)的外侧壁上,支撑块(14)的底面具有导向凹槽(147),水平板(13)的顶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有横向导向条(18),横向导向条(18)插套在导向凹槽(147)中;支撑块(14)的顶面具有主凹槽(141),其中一个移动块(12)的侧壁固定有电机架(122),电机架(122)的竖直板的外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23),驱动电机(123)的输出轴穿过电机架(122)的竖直板并固定有驱动齿轮(124),底板(10)的顶面上固定有移动齿条(15),移动齿条(15)与输送导轨(11)相平行,驱动齿轮(124)与移动齿条(15)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面料加工用辊体输送搬运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轨(11)为截面呈T字形的条形块,导向通槽(121)的截面呈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小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仓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