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志成专利>正文

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269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加固装置和绑扎锁,所述绑扎锁安装于托盘本体,所述托盘设有连接智能控制模块的通信模块、智能交接装置和定位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的定位信息和交接信息进行验证处理,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接入智能终端,所述绑扎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与绑扎带相连接的传感器所采集的绑扎带动态力值信息后,根据事先设置动态力值安全范围,自动驱动齿轮滚动、控制齿轮的转动方向的栓销抬起或者落下、对绑扎带力值安全监测的报警模块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云端实现智能控制,提供多种携带和托运方式,具有智能运输信息识别和验证、智能绑扎和防盗报警等功能,且易于回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
本技术涉及物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
技术介绍
物流托盘作为物流运输过程中重要的装卸、储存和运输设备,在物流运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物流工程中使用托盘,大多需要叉车或人力牵引移动,无形中需要增加资源投入并且增加人在携带过程中的运输压力;结构简单,功能性差,信息采集能力匮乏,需要人工绑扎,且无法对承载货物绑扎力度做出智能判断和智能预警,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做出实时信息传送和对货物的实时追踪,对承载货物的安全性难以实时展示,难以对货物运输全过程的监控。进而影响最优运输方式的筛选和所承载货物的有效传递,不符合现代智能化信息化的时代应用需求。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运用,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托盘装备的在货运安全、时效、经济等方面空间和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采用智能伴随模块解决了运输途中人工牵引占用人力资源的问题;设计智能绑扎取代人工绑扎,对承载货物绑扎力度做出智能判断,便于获得最佳绑扎力度,加固装置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确保运输的安全有效;智能交接装置可识别托运人身份信息、货物信息、收件人信息、司乘人员出行信息和司乘人员身份信息,有效的防范误送、运送延误;智能控制模块提高了承载货物的安全性,及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程度,进而获得最优的运输模式。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包括托盘本体、加固装置和绑扎锁,所述绑扎锁安装于托盘本体,所述托盘设有连接智能控制模块的通信模块、智能交接装置和定位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的定位信息和交接信息进行处理,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接入智能云端,所述加固装置为十字带和包装网,所述绑扎锁设有连接通信模块的绑扎控制模块,所述绑扎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绑扎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后,驱动齿轮、栓销和报警模块工作。进一步的,所述托盘本体还包括智能伴随模块、电源模块、电动机、四个万向轮和拉杆,所述智能伴随模块和电动机分别连接智能控制模块。进一步的,所述十字带和包装网含有传感导线,并且末端为齿状扎带。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安装于绑扎锁锁体内,所述传感器包括断路传感器和力值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模块可以是WLAN、GPRS基站、卫星定位、NB-IoT、CD-Radio以及其他无线定位方式。进一步的,所述栓销与绑扎控制模块相连接,所述栓销为L型构件。进一步的,所述十字带和包装网中部设有悬挂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块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绑扎锁组成结构示意图。图中:1、托盘本体,2、电源模块,3、智能伴随模块,4、电动机,5、万向轮,6、通信模块,7、智能交接装置,8、定位模块,9、绑扎锁,10、智能控制模块,11、拉杆,12、齿状扎带,13、悬挂装置,14、加固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包括托盘本体1、加固装置14和绑扎锁9,所述绑扎锁9安装于托盘本体1一侧,绑扎锁9通过包装网或十字带固定货物,十字带和包装网含有传感导线,并且末端为齿状扎带12,扎带末端插入绑扎锁9后自动进行绑扎,当传感器测量绑扎力强度达到预先设定力值时,则完成绑扎,其中绑扎锁9锁体内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包括断路传感器和力值传感器两种,当加固装置14出现破损(导线断路)或压力过大,报警模块会发出报警信息。托盘本体1设有连接智能控制模块10的通信模块6、智能交接装置7和定位模块8,智能控制模块10对采集的定位信息和交接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通信模块6通过无线接入智能云端,把托盘的定位信息和智能识别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智能云端;其中定位模块8可以是WLAN、GPRS基站、卫星定位、NB-IoT、CD-Radio以及其他无线定位方式。绑扎锁9设有连接通信模块6的绑扎控制模块,绑扎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绑扎传感器采集的信息,驱动齿轮转动、栓销转动和报警模块工作,然后通过通信模块6发送信息给智能云端。其中栓销为L型构件,当自动绑扎完成后,栓销落槽,此时齿轮只能单向转动,扎带无法退出,扎带处于锁定状态。托盘本体还包括智能伴随模块3、电源模块2、电动机4、四个万向轮5和拉杆11,智能伴随模块3和电动机4分别连接智能控制模块10,智能伴随模块3获取根据云端设定的数据,控制电动机4驱动万向轮5转动,实现实时跟随。当需要使用无人机运输本托盘时,可固定十字带和包装网中部的悬挂装置13。为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下面为一个具体使用实施例:201X年12月25日,王先生由A地去往B地,除自身行李外,还可共享15公斤自理行李,并由共享平台获得该日同程共享携带物15公斤信息,共享携带方式为智能物流托盘。王先生由A地火车站,在指定地点获取本次行程共享携带的智能物流托盘,通过App扫描方式,智能物流托盘中的智能交接装置,识别王先生身份信息、票面信息是否与共享平台中发布该日同程共享携带物去向一致,并再次核对该日王先生同程共享携带物数量与重量。确认无误,智能模块发出交接完成指令。王先生一经获得载有同程共享携带物的智能物流托盘后,智能物流托盘中智能控制模块会自动开启定位模式,实时传送载有同程共享携带物的智能物流托盘信息,包括绑扎锁状态、加固装置状态、智能物流托盘状态信息。如若加固装置出现破损情况,传感器会把信息发送给连接通信模块的绑扎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绑扎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后驱动报警模块,协助王先生安全有效的完成共享携带物的运送程序。运输中,王先生可以放弃拉杆式人工牵引方式,并且通过App扫描智能控制模块开启智能物流托盘的智能伴随模式。在该模式下,定位模块会以王先生为参照物,智能控制模块给出一个1米的跟随距离,通过通信模块控制智能物流托盘底部的万向轮,模拟王先生的位移进行1米间隔的伴随行驶。王先生携带载有同程共享货物的智能物流托盘由A地去往B地的路途中,智能物流托盘中定位模块可以通过WLAN、GPRS基站、卫星定位、NB-IoT、CD-Radio以及其他无线定位方式,将智能物流托盘位置信息传输到云端数据中心,并向共享平台反馈相关货物运抵预告信息。当王先生携带载有同程共享物的智能物流托盘抵达B站,通过App扫描智能物流托盘中的智能交接装置,核对王先生身份信息,并再次核对该日王先生同程共享携带物数量与重量。确认无误,智能模块发出交接完成指令。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加固装置和绑扎锁,所述绑扎锁安装于托盘本体,所述托盘设有连接智能控制模块的通信模块、智能交接装置和定位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的定位信息和交接信息进行处理,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接入智能终端,所述加固装置为十字带和包装网,所述绑扎锁设有连接通信模块的绑扎控制模块,所述绑扎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绑扎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后,驱动齿轮、栓销和报警模块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本体、加固装置和绑扎锁,所述绑扎锁安装于托盘本体,所述托盘设有连接智能控制模块的通信模块、智能交接装置和定位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对采集的定位信息和交接信息进行处理,所述通信模块通过无线接入智能终端,所述加固装置为十字带和包装网,所述绑扎锁设有连接通信模块的绑扎控制模块,所述绑扎控制模块接收并处理绑扎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后,驱动齿轮、栓销和报警模块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成套智能物流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本体还包括智能伴随模块、电源模块、电动机、四个万向轮和拉杆,所述智能伴随模块和电动机分别连接智能控制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胡志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