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13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上模座和上模仁,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仁;所述上模还包括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上的第一凹槽、用于压紧所述上模仁的压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压块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下模还包括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弹性机构和吹气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下模仁上,用于顶出吸塑成型后的成型件;所述吹气机构贯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仁设置,通过风流将所述成型件脱离所述下模仁。有效的解决了异形吸塑产品生产时原料难以吸附在异形面上,且脱模时吸塑产品由于不能完全从型腔中脱离,需要人工取出,耗时耗工,且甚至会因人工操作不当造成吸塑产品的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
技术介绍
吸塑是模具成型中的一种传统加工工艺,主要的原理是将塑胶加热软化,采用真空技术吸附在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广泛应用于塑料包装、灯饰、广告、装饰等行业。目前市面上有很多吸塑产品都是带有倒扣,而现有的生产技术中采用的吸塑模具,大部分都是采用直接在模具上设置于吸塑产品上的倒扣相对应的倒扣,设置倒扣在吸塑时甚至使得原料很难吸附在倒扣上,脱模时倒扣会拖伤或拉伤产品导致吸塑产品变形,甚至造成吸塑产品报废。现有技术中存在使用推块推动吸塑产品脱模,但是上述脱模方案仍存在缺点,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推块无法使得吸塑产品完全从型腔中脱落,还需要人工去将吸塑产品取出,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不利于产品的量产。综上所述,有必要研究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解决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用以解决异形吸塑产品生产时原料难以吸附在异形面上,且脱模时吸塑产品由于不能完全从型腔中脱离,需要人工取出,耗时耗工,且甚至会因人工操作不当造成吸塑产品的损坏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和上模仁,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和下模仁;所述上模还包括压模装置,所述压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上的第一凹槽、用于压紧所述上模仁的压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和压块之间的第一弹簧;所述下模还包括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弹性机构和吹气机构,所述弹性机构设置于下模仁上,用于顶出吸塑成型后的成型件;所述吹气机构贯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仁设置,通过风流将所述成型件脱离所述下模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气机构包括贯穿所述下模座和下模仁的吹气管道、设置于下模座上的进气孔以及设置于下模仁上的吹气孔,外部的气源通过进气孔进入,经过吹气管道输送至吹气孔对所述成型件送风。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仁和下模座连接处对应所述吹气管道位置处设有密封胶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设置于下模仁上的第二凹槽、设置于第一凹槽内的顶块以及设置于顶块下放的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与顶板底部和第一凹槽底部相抵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顶块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且所述顶块上端位于所述下模仁成型面上方,当所述上模仁与所述下模仁拼合时,所述顶块上端与所述下模仁成型面平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仁和下模仁成型面相配合,且均为凹凸面。本技术的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上模上设置压模装置,在上模和下模拼合后,压模装置中的第一弹簧被压缩的弹性力作用于上模仁,压块紧压上模仁底部,从而使得上模仁压紧下模仁,从而使得吸塑模具的原料紧贴在成型面上;在下模设置脱模装置,包括弹性机构和吹气机构,吸塑完成进行脱模时,所述弹性机构上的顶块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往上方移动,使得成型件的倒扣部位先脱模;同时,所述吹气机构运作对所述成型件的倒扣部位吹气;通过弹性机构和吹气机构两者相结构使得成型件完成从脱落,避免了成型件脱模时,倒扣部位拖伤或拉伤成型件,导致产品变成,不良率上升的情况,且无需人工取出,加快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视图;图3为图1中B的放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附图均为简化视图,仅以表达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如图1至3所示,该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包括上模座11和上模仁12,所述下模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所述上模还包括压模装置3,所述压模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1上的第一凹槽31、用于压紧所述上模仁12的压块3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1和压块32之间的第一弹簧33;所述下模还包括脱模装置4,所述脱模装置4包括弹性机构41和吹气机构42,所述弹性机构41设置于下模仁22上,用于顶出吸塑成型后的成型件;所述吹气机构42贯穿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设置,通过风流将所述成型件脱离所述下模仁22。优选地,所述吹气机构42包括贯穿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的吹气管道421、设置于下模座21上的进气孔423以及设置于下模仁22上的吹气孔422,外部的气源通过进气孔423进入,经过吹气管道421输送至吹气孔422对所述成型件送风。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仁22和下模座21连接处对应所述吹气管道421位置处设有密封胶圈。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41包括设置于下模仁22上的第二凹槽411、设置于第一凹槽31内的顶块412以及设置于顶块412下放的第二弹簧413,所述第二弹簧413分别与顶板底部和第一凹槽31底部相抵接触。进一步地,所述顶块412与所述第二凹槽411相匹配,且所述顶块412上端位于所述下模仁22成型面上方,当所述上模仁12与所述下模仁22拼合时,所述顶块412上端与所述下模仁22成型面平齐。优选地,所述上模仁12和下模仁22成型面相配合,且均为凹凸面。本技术的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在上模1上设置压模装置,在上模1和下模2拼合后,压模装置3中的第一弹簧33被压缩的弹性力作用于上模仁12,压块32紧压上模仁12底部,从而使得上模仁12压紧下模仁22,从而使得吸塑模具的原料紧贴在成型面上;在下模2设置脱模装置4,包括弹性机构41和吹气机构42,吸塑完成进行脱模时,所述弹性机构41上的顶块412在第二弹簧413的弹性作用力下往上方移动,使得成型件的倒扣部位先脱模;同时,所述吹气机构42运作对所述成型件的倒扣部位吹气;通过弹性机构41和吹气机构42两者相结构使得成型件完成从脱落,避免了成型件脱模时,倒扣部位拖伤或拉伤成型件,导致产品变成,不良率上升的情况,且无需人工取出,加快生产效率。有效的解决了异形吸塑产品生产时原料难以吸附在异形面上,且脱模时吸塑产品由于不能完全从型腔中脱离,需要人工取出,耗时耗工,且甚至会因人工操作不当造成吸塑产品的损坏的问题。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座(11)和上模仁(12),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还包括压模装置(3),所述压模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1)上的第一凹槽(31)、用于压紧所述上模仁(12)的压块(3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1)和压块(32)之间的第一弹簧(33);所述下模(2)还包括脱模装置(4),所述脱模装置(4)包括弹性机构(41)和吹气机构(42),所述弹性机构(41)设置于下模仁(22)上,用于顶出吸塑成型后的成型件;所述吹气机构(42)贯穿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设置,通过风流将所述成型件脱离所述下模仁(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包括上模座(11)和上模仁(12),所述下模(2)包括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还包括压模装置(3),所述压模装置(3)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模座(11)上的第一凹槽(31)、用于压紧所述上模仁(12)的压块(3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31)和压块(32)之间的第一弹簧(33);所述下模(2)还包括脱模装置(4),所述脱模装置(4)包括弹性机构(41)和吹气机构(42),所述弹性机构(41)设置于下模仁(22)上,用于顶出吸塑成型后的成型件;所述吹气机构(42)贯穿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设置,通过风流将所述成型件脱离所述下模仁(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吸塑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机构(42)包括贯穿所述下模座(21)和下模仁(22)的吹气管道(421)、设置于下模座(21)上的进气孔(423)以及设置于下模仁(22)上的吹气孔(422),外部的气源通过进气孔(423)进入,经过吹气管道(421)输送至吹气孔(422)对所述成型件送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中和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