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08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框架和至少两个螺杆,每个螺杆贯穿至少两个框架;每个框架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每个容置腔内容置一个电芯;电芯连接片,电芯连接片包括两个“U”型铜排、至少两个“H”型铜排和至少一个“E”型铜排,“U”型铜排、“H”型铜排和“E”型铜排设置于框架的同一侧;一个“U”型铜排作为接入端且设置于顶层框架的一端,另一个“U”型铜排作为输出端且设置于底层框架的一端;“H”型铜排用于连接同一个框架中相邻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E”型铜排用于连接相邻框架端部并列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种型号的铜排将电芯蛇形连接,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软包电池是指外壳为软包装材料(通常为铝塑复合膜)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比能量高、安全性高、设计灵活等多种优点。软包动力电池(或软包电芯)在结构上采用铝塑膜包装,电池正负极也采用电池极耳结构,不同于往常的塑壳及金属壳电池。现有的电动汽车的软包电池模组在提升电容量的同时,体积也不断增大,导致电池模组的占用空间过大,在某些较小空间内无法安装大容量电池模组,使得大容量的电池模组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以解决现有电池模组占用空间过大、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框架,每一个框架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每一个容置腔内容置一个电芯;电芯连接片,电芯连接片包括两个“U”型铜排、至少两个“H”型铜排和至少一个“E”型铜排,“U”型铜排、“H”型铜排和“E”型铜排设置于框架的同一侧;一个“U”型铜排作为接入端且设置于顶层框架的一端,另一个“U”型铜排作为输出端且设置于底层框架的一端;“H”型铜排用于连接同一个框架中相邻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框架,每一个框架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每一个容置腔内容置一个电芯;电芯连接片,所述电芯连接片包括两个“U”型铜排、至少两个“H”型铜排和至少一个“E”型铜排,所述“U”型铜排、所述“H”型铜排和所述“E”型铜排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一个“U”型铜排作为接入端且设置于顶层框架的一端,另一个“U”型铜排作为输出端且设置于底层框架的一端;所述“H”型铜排用于连接同一个框架中相邻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E”型铜排用于连接相邻框架端部并列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两个螺杆,每一个螺杆贯穿所述至少两个框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层叠设置的框架,每一个框架上并排设有至少两个容置腔,每一个容置腔内容置一个电芯;电芯连接片,所述电芯连接片包括两个“U”型铜排、至少两个“H”型铜排和至少一个“E”型铜排,所述“U”型铜排、所述“H”型铜排和所述“E”型铜排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同一侧;一个“U”型铜排作为接入端且设置于顶层框架的一端,另一个“U”型铜排作为输出端且设置于底层框架的一端;所述“H”型铜排用于连接同一个框架中相邻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E”型铜排用于连接相邻框架端部并列电芯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至少两个螺杆,每一个螺杆贯穿所述至少两个框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连接片上还设有孔洞,所述框架的侧面还设有热熔胶柱,所述热熔胶柱容置于所述孔洞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顶盖和底盖,所述顶盖设置于位于顶层框架的顶部,所述底盖设置于位于底层框架的底部,所述螺杆依次贯穿所述顶盖、所述至少两个框架和所述底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新火郭鹏亮汪超刘小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