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钢化玻璃,它包括有玻璃本体和包覆层。玻璃本体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超白钢化玻璃层、钢化双绒面玻璃层、散热层、网状载体层、硅太阳电池板、PVB中间胶层和钢化玻璃层,散热层为空腔结构,散热层由钢化双绒面玻璃层和硅太阳电池板之间通过封边固接而组成,封边上开设有散热孔。PVB中间胶层内复合有感光变色层;网状载体层上焊接有蜂窝体,蜂窝体为多面体型筒状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多角度接收太阳光,可据太阳光强进行自动调节,有利于保障有充足的光能还有利于防止温度无限升高;具有良好的密闭性,避免因泄入空气而造成污染;同时具有良好的散热功能,降低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钢化玻璃
本技术涉及光伏玻璃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钢化玻璃。
技术介绍
决定晶硅太阳能光伏电池效能的因素为与光能转化效率的各种变因,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为光电组件中的晶硅技术,其次为保护光电组件中的光伏玻璃,由于晶硅无法长时间暴露于外界环境中,光伏玻璃是目前保护晶硅且自身透光率较高的最佳材料之一,因此光伏玻璃的光学特征是晶硅技术外一大重要变因。然而保持和提高光伏玻璃的光学特性特性远比开发高转换率的晶硅来的容易,成本低得多,所以开发并生产出透光率更高的光伏玻璃,无论组件厂商还是在终端市场上的需求都是非常迫切的。目前大部分光伏玻璃厂家都在为提高光伏玻璃的透光性做努力,但是由于现有的超白玻的可见透光率已经在90%以上,提高的空间已经不大,利用光的干涉原理增加一层增透膜的做法最多也是能起到增透3%的效果,不能完全满足行业需求。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转换效率下降。除冬季外,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温度通常达到70-80℃,此时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实际发电效率大大降低,夏季温度高时,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局部温度甚至达到100℃以上,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发电效率更是大大降低。并且,一天中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导致太阳能电池板接受太阳光受限,太阳能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光伏钢化玻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钢化玻璃,该玻璃包括有玻璃本体和包覆层,包覆层复合包裹于玻璃本体的顶部和底部,玻璃本体与包覆层之间通过密封胶层粘结。所述玻璃本体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超白钢化玻璃层、钢化双绒面玻璃层、散热层、网状载体层、硅太阳电池板、PVB中间胶层和钢化玻璃层,其中散热层为空腔结构,散热层由钢化双绒面玻璃层和硅太阳电池板之间通过封边固定连接而组成,封边上开设有散热孔。所述网状载体层上焊接有蜂窝体,蜂窝体为多面体型筒状中空结构。所述PVB中间胶层内复合设置有感光变色层,该感光变色层厚度为0.025-0.045mm。进一步地,所述超白钢化玻璃层、钢化双绒面玻璃层、散热层、硅太阳电池板、PVB中间胶层和钢化玻璃层均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为镀铝塑料膜或玻璃纤维布。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胶层为热熔丁基胶。进一步地,所述蜂窝体材质为硅太阳电池板。进一步地,所述超白钢化玻璃层的厚度为5-10mm。进一步地,所述钢化双绒面玻璃层的厚度为0.5-1mm。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的厚度为3-7mm。进一步地,所述PVB中间胶层的厚度为0.3-0.8mm。进一步地,所述钢化玻璃层的厚度1-5mm。进一步地,所述包覆层在玻璃本体的正反面和两侧面均有复合包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感光变色层,根据太阳光线的强弱进行过滤或者增强,既有利于保障有充足的光能还有利于防止温度无限升高;2、通过在封边上设置散热孔,将从玻璃正面射入进来的太阳光热量和硅太阳电池板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到大气中,达到该技术玻璃散热的目的,提高玻璃的使用寿命;3、外部设置包覆层和密封胶层,其构成玻璃整体的密封结构,能够有效增强玻璃的密封性能,保证其密闭性,避免因泄入空气而造成污染,防止失效;4、蜂窝体的材质也为硅太阳电池板,无论太阳从哪个角度照射,均会有硅太阳电池板接收到太阳光,通过电池板和蜂窝体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A-A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B-B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蜂窝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超白钢化玻璃层;2-钢化双绒面玻璃层;3-散热层;4-硅太阳电池板;5-PVB中间胶层;6-感光变色层;7-钢化玻璃层;8-密封胶层;9-包覆层;10-封边;11-散热孔;12-蜂窝体;13-网状载体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钢化玻璃,该玻璃包括有玻璃本体和包覆层9,包覆层9复合包裹于玻璃本体的顶部和底部,玻璃本体与包覆层9之间通过密封胶层8粘结。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包覆层9为镀铝塑料膜或玻璃纤维布;所述密封胶层8为热熔丁基胶。需要说明的是,包覆层9对密封胶层8具有防护作用,能够有效延缓密封胶层8的失效老化;而作为密封胶层8的原材质热熔丁基胶,其来源广泛、工艺成熟,适用性强。包覆层9和密封胶层8共同构成玻璃整体的密封结构,能够有效增强玻璃的密封性能,保证其密闭性,避免因泄入空气而造成污染,防止玻璃失效。如图2、图3所示,所述玻璃本体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超白钢化玻璃层1、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散热层3、网状载体层13、硅太阳电池板4、PVB中间胶层5和钢化玻璃层7,其中散热层3为空腔结构,散热层3由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和硅太阳电池板4之间通过封边10固定连接而组成,封边10上开设有散热孔11;所述PVB中间胶层5内复合设置有感光变色层6。需要说明的是,封边10上设置散热孔11,将从玻璃正面射入进来的太阳光热量和硅太阳电池板4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11排出到大气中,达到该技术玻璃散热的目的,提高了玻璃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感光变色层6,其可将从超白钢化玻璃层1、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透射进来的太阳光线进行过滤或者增强,既有利于保障有充足的光能还有利于防止温度无限升高。如图2~图4所示,所述网状载体层13上焊接有蜂窝体12,蜂窝体12为多面体型筒状中空结构,且蜂窝体12材质为硅太阳电池板。需要说明的是,蜂窝体12的材质也为硅太阳电池板,无论太阳从哪个角度照射,均会有硅太阳电池板接收到太阳光,通过硅太阳电池板4和蜂窝体12的联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利用率。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感光变色层6厚度为0.025-0.045mm。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超白钢化玻璃层1、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散热层3、硅太阳电池板4、PVB中间胶层5和钢化玻璃层7均平行设置。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超白钢化玻璃层1的厚度为5-10mm。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的厚度为0.5-1mm。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散热层3的厚度为3-7mm。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PVB中间胶层5的厚度为0.3-0.8mm。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钢化玻璃层7的厚度1-5mm。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包覆层9在玻璃本体的正反面和两侧面均有复合包裹。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钢化玻璃,该玻璃包括有玻璃本体和包覆层(9),包覆层(9)复合包裹于玻璃本体的顶部和底部,玻璃本体与包覆层(9)之间通过密封胶层(8)粘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超白钢化玻璃层(1)、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散热层(3)、网状载体层(13)、硅太阳电池板(4)、PVB中间胶层(5)和钢化玻璃层(7),其中散热层(3)为空腔结构,散热层(3)由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和硅太阳电池板(4)之间通过封边(10)固定连接而组成,封边(10)上开设有散热孔(11);所述PVB中间胶层(5)内复合设置有感光变色层(6);所述网状载体层(13)上焊接有蜂窝体(12),蜂窝体(12)为多面体型筒状中空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钢化玻璃,该玻璃包括有玻璃本体和包覆层(9),包覆层(9)复合包裹于玻璃本体的顶部和底部,玻璃本体与包覆层(9)之间通过密封胶层(8)粘结,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本体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超白钢化玻璃层(1)、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散热层(3)、网状载体层(13)、硅太阳电池板(4)、PVB中间胶层(5)和钢化玻璃层(7),其中散热层(3)为空腔结构,散热层(3)由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和硅太阳电池板(4)之间通过封边(10)固定连接而组成,封边(10)上开设有散热孔(11);所述PVB中间胶层(5)内复合设置有感光变色层(6);所述网状载体层(13)上焊接有蜂窝体(12),蜂窝体(12)为多面体型筒状中空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变色层(6)厚度为0.025-0.04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钢化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白钢化玻璃层(1)、钢化双绒面玻璃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王建英,周松阳,范泽英,王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鑫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