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89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池保护膜、柔性填充层及电池器件,所述柔性填充层内设有阻水膜,所述阻水膜包括多个阻水单元,多个所述阻水单元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电池器件的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电池保护膜和电池器件之间设有易于弯折柔性填充层,在柔性填充层内设有多个单独的阻水单元,在电池板弯折时各个阻水单元可相互分离,不会出现阻水膜弯折破裂的情况,进而提升了阻水性能;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阻水封装层级较少,结构稳定性较好,生产简便且成本较低,而且大大降低了电池板的厚度和重量,提升了运输和安装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板。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中的核心材料都对水汽十分敏感,暴露在大气环境下都极其容易发生电效率的衰减,因此需要阻水封装对太阳能内部核心材料进行保护。现有的阻水封装为多层结构连接成型的一个整体,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保护层和多层有机结构层,太阳能板为传统晶硅太阳能板时,该保护层为不可弯折的硬质材料,太阳能板为柔性薄膜太阳能板时,该保护层为弯折的柔性材料。生产时,直接将制备好的阻水封装的通过热压工艺贴附到电池表面,从而完成封装,以起到防水作用,但是该结构具有以下弊端:1、应用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时,太阳能板弯折后容易破坏阻水封装的层级结构,造成阻水性能下降;2、生产工艺和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增加了制造成本;3、由于层级结构的复杂,各个层级的连接无法保证持久的稳定性,降低了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寿命;4、厚度和重量较大,运输和安装的便携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弊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池保护膜、柔性填充层及电池器件,所述柔性填充层内设有阻水膜,所述阻水膜包括多个独立的阻水单元,多个所述阻水单元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电池器件的上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电池保护膜和电池器件之间设有易于弯折柔性填充层,在柔性填充层内设有多个单独的阻水单元,在电池板弯折时各个阻水单元可相互分离,不会出现阻水膜弯折破裂的情况,进而提升了阻水性能;另外,本专利技术阻水封装层级较少,结构稳定性较好,生产简便且成本较低,而且大大降低了电池板的厚度和重量,提升了运输和安装的便携性。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板,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多个所述阻水单元平行布设,且相邻两个所述阻水单元相互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太阳能电池板发生弯折时,两个阻水单元的可以分离,不会对阻水单元的结构造成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阻水单元的纵截面形状呈一字型或弧形或波浪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字型或弧形或波浪形成型简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阻水单元包括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阻水单元和多个间隔布设第二阻水单元,多个所述第一阻水单元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阻水单元上方,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阻水单元的水平投影的两端分别落在下方两个相邻所述第二阻水单元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形成多个弯折的阻水道,且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三阻水单元,所述第三阻水单元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阻水单元的一端相贴合,下端与所述第一阻水单元下方的一个所述第二阻水单元相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阻水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还包括多个间隔布设第四阻水单元,所述第四阻水单元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阻水单元的另一端相贴合,下端与所述第一阻水单元下方的另一个所述第二阻水单元相贴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更进一步提升阻水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阻水膜为柔性无机阻水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阻水效果,而且膜层较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柔性无机阻水膜的材质包括SiNx,SiOx,SiOxNy,TiOx,AlxOy中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所述柔性填充层的材质包括树脂材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树脂材料涂覆施工简单,且成本较低。以上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再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法示意图(1);图6为图4中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法示意图(2);图7为图4中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法示意图(3);图8为图4中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法示意图(4);图9为图4中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方法示意图(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电池保护膜;2、柔性填充层;3、电池器件;4、阻水膜;41、阻水单元;411、第一阻水单元;412、第二阻水单元;413、第三阻水单元;414、第四阻水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结合附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池保护膜1、柔性填充层2及电池器件3,所述电池保护膜1为现有的任意一种保护膜结构,当太阳能电池板为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时,该电池保护膜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以使得整个电池板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弯折,所述电池器件3也是现有太阳能电池器件中的任意一种,其包括多种层级结构,这里不过多描述。本实施例的改进之处在于,在所述电池保护膜1和电池器件3之间设有柔性填充层2,并且在柔性填充层2内设有阻水膜4,所述阻水膜4包括多个阻水单元41,多个所述阻水单元41的水平投影覆盖电池器件3的上表面。在柔性填充层2内设有多个单独的阻水单元41,在电池板弯折时各个阻水单元41可相互分离,不会出现阻水膜弯折破裂的情况,进而提升了阻水性能;另外,由于阻水封装层级较少,因此具有结构稳定性较好,生产简便、成本较低等优点,而且大大降低了电池板的厚度和重量,提升了运输和安装的便携性。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柔性填充层2的材质为现有的柔性材料中的一种,更具体的为树脂材料,优选为UV光固化树脂,其具有涂覆施工简单,经济实惠等特点。而本实施例的所述阻水膜4也优选为柔性材料,更优选为柔性无机材料,例如阻水膜4由SiNx,SiOx,SiOxNy,TiOx,AlxOy中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可以是SIOSINSION等。另外阻水单元41的厚度优选为100nm-2000nm,该厚度范围具有良好的阻水效果,而且膜层较薄。具体的,本实施例所述的“阻水单元41的水平投影覆盖电池器件3的上表面”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只要能够满足阻水要求即可。例如图1和图2所示,阻水膜4可以由多个平行布设的阻水单元41组成,而且相邻两个所述阻水单元41且相互贴合,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相互贴合”指的是相邻的两个所述阻水单元41并列紧挨,两者并没有连接关系,这样一来,在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发生弯折时,两个阻水单元的贴合处可以分离,弯折发生在该贴合处,不会对阻水单元41的结构造成影响,而弯折恢复后,两个相邻阻水单元41又可以恢复到贴合状态,。当然由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在使用时存在频繁弯折区域和不频繁弯折区域,因此可以在不频繁弯折区域将相邻的两阻水单元41加工成一体结构,提高阻水效果。而该结构的阻水单元41的形状也多元化,例如图1中的所述阻水单元呈一字型,或者如图2中的阻水单元41呈弧形或波浪形。再例如图3所示,所述阻水单元41可以包括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阻水单元411和多个间隔布设第二阻水单元412,多个第一阻水单元411和多个第二阻水单元412均优选为均匀间隔布设,多个所述第一阻水单元411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池保护膜、柔性填充层及电池器件,所述柔性填充层内设有阻水膜,所述阻水膜包括多个独立的阻水单元,多个所述阻水单元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电池器件的上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电池保护膜、柔性填充层及电池器件,所述柔性填充层内设有阻水膜,所述阻水膜包括多个独立的阻水单元,多个所述阻水单元的水平投影覆盖所述电池器件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水单元平行布设,且相邻两个所述阻水单元相互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单元的纵截面形状呈一字型或弧形或波浪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单元包括多个间隔布设的第一阻水单元和多个间隔布设第二阻水单元,多个所述第一阻水单元位于多个所述第二阻水单元上方,其中,每个所述第一阻水单元的水平投影的两端分别落在下方两个相邻所述第二阻水单元的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李胜春谈笑天鱼志坚张鹏举
申请(专利权)人:汉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