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品芬专利>正文

一种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68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基座和上盖拼合而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接触系统、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彼此对应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具有纵向分布在壳体内的静触板,所述静触板的顶端边沿具有横向延伸的、并穿过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的第一联结板,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的框型座中间穿插有导电板,所述第一联结板的末端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导电板上、远距离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一侧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小型断路器又称微型断路器,其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依据国内的相关电力标准,一般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63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故此,市场对小型断路器的需求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一般包括上盖和基座拼合而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手柄操作装置、电磁脱扣系统、灭弧系统、接触系统和分设在壳体两侧的接线端子组,接触系统包括彼此对应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静触头具有纵向分布在壳体内的静触板和设置在该静触板上的静触点,由于左右两侧的接线端子组包括框型座和螺纹连接在框型座上的调节螺钉,而左右框型座中间又分别穿插有导电板和联结板,用以调节螺钉进行旋进时,使外接的导线在导电板和框型座底部之间以及联结板与框型座底部之间形成压接紧固;然而实际接线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一般采用电钻对调节螺钉进行旋进或者松开操作,因此使得导电板和联结板所受到电钻的驱动力较大,振荡频率较高,很容易使导电板和联结板在框型座内脱落,尤其对于联结板而言,由于其直接与静触板一体设置,而静触板又是与灭弧系统附近的铜片焊接连接于一体,因此当电钻对调节螺钉进行操作时,高频率的震动极容易使静触板与铜片的焊接位置产生裂纹甚至断裂,影响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新颖、结构简单可靠的小型断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基座和上盖拼合而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手柄操作装置、电磁脱扣系统、灭弧系统、接触系统和第一接线端子组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组,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彼此对应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具有纵向分布在壳体内的静触板和设置在该静触板上的静触点,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用于适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端子槽,所述左右两个端子槽的靠内侧边沿分别形成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分别具有框型座和从纵向方向螺纹连接在该框型座上的调节螺钉,所述静触板的顶端边沿具有横向延伸的、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的第一联结板,该第一联结板上、靠近静触板的一侧与第二侧壁形成搭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调节螺钉抵接在所述第一联结板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中间穿插有导电板,该导电板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并与该第一侧壁形成搭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调节螺钉抵接在所述导电板上,所述第一联结板的末端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上盖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位置形成第一插槽,该第一插槽的底部形成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对所述第一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所述基座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位置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底部形成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对所述第二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所述导电板上、远距离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一侧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所述上盖上、与所述第三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第三插槽,该第三插槽的底部形成第三底壁,所述第三底壁对所述第三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所述基座上、与所述第四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槽的底部形成第四底壁,所述第四底壁对所述第四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也为了防止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在电钻的操作过程中从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以及第四插槽位置脱落出来,在所述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的顶部位置形成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三顶壁和第四顶壁,所述第一顶壁、第二顶壁、第三顶壁、第四顶壁与所述第一底壁、第二底壁、第三底壁、第四底壁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护壁、第二护壁、第三护壁、第四护壁。通过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改进,本技术的小型断路器达到了以下两方面有益效果:1、结构可靠,性能稳定:由于本技术的第一联结板和导电板分别通过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上的第一插接部、第二插接部、第三插接部、第四插接部与上盖和基座上的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四插槽形成插接,当接线时,电钻对调节螺钉进行旋进操作时,第一底壁、第二底壁、第三底壁和第四底壁对第一联结板和导电板进行了有效的限位,并且所述第一联结板上、相对于第一卡板的另一侧与第二侧壁形成搭接,所述导电板上、相对于第二卡板的另一侧与第一侧壁形成搭接,因此显而易见的,所述第一联结板和导电板在其各自对应的框型座的两侧分别形成纵向限位,即在调节螺钉旋进的方向上形成限位,可有效的降低电钻的震动频率对第一联结板和导电板的接线性能的影响,也降低了因第一联结板所承载的高频率震动而使得铜片与静触板的焊接位置裂开或者断开的风险,提高了工作人员接线的可靠性;2、进一步提升接线安装时的稳固性:由于第一底壁、第二底壁、第三底壁和第四底壁只是在纵向方向上(即调节螺钉的旋进方向)对第一联结板和导电板进行限位,同时由于上盖和基座是塑料制零部件,因此,当电钻对调节螺钉进行旋进或者旋出操作时,高频率的震动还是很容易使第一底壁、第二底壁、第三底壁和第四底壁造成微变形,又由于第一联结板和导电板本身所承载的高频率震动,极易造成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在横向方向上脱出,影响接线稳固性的同时,也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而本技术中,由于第一护臂、第二护臂、第三护臂和第四护臂的设置,有效避免了上述状况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小型断路器接线的稳固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防水、防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小型断路器去掉上盖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盖和基座拼合的壳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2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基座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上盖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静触头和第一联结板的主视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导电板的主视图。图10是图9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10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一种小型断路器,图1结合图2显示,本实施例的小型断路器包括基座10和上盖11拼合而成的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手柄操作装置12、电磁脱扣系统13、灭弧系统14、接触系统(附图中未予以标识)和第一接线端子组16a(图1中用点划线框住部分)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组16b(图1中用点划线框住部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16a和第二接线端子组16b分别具有框型座160和从纵向方向螺纹连接在该框型座160上的调节螺钉161,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彼此对应设置的动触头150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具有纵向分布在壳体1内的静触板1510和设置在该静触板1510上的静触点1511,进一步结合图5可知,所述基座10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用于适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16a和第二接线端子组16b的端子槽100,所述左右两个端子槽100的靠内侧边沿分别形成第一侧壁1001和第二侧壁1002,结合图5、图6可知,所述第一侧壁1001和第二侧壁1002分别部分在上盖11上、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基座和上盖拼合而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手柄操作装置、电磁脱扣系统、灭弧系统、接触系统和第一接线端子组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组,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彼此对应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具有纵向分布在壳体内的静触板和设置在该静触板上的静触点,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用于适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端子槽,所述左右两个端子槽的靠内侧边沿分别形成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分别具有框型座和从纵向方向螺纹连接在该框型座上的调节螺钉,所述静触板的顶端边沿具有横向延伸的、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的第一联结板,该第一联结板上、靠近静触板的一侧与第二侧壁形成搭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调节螺钉抵接在所述第一联结板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中间穿插有导电板,该导电板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并与该第一侧壁形成搭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调节螺钉抵接在所述导电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结板的末端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所述上盖上、相对于所述第一插接部的位置形成第一插槽,该第一插槽的底部形成第一底壁,所述第一底壁对所述第一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所述基座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插接部的位置形成第二插槽,所述第二插槽的底部形成第二底壁,所述第二底壁对所述第二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所述导电板上、远距离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一侧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三插接部和第四插接部,所述上盖上、与所述第三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第三插槽,该第三插槽的底部形成第三底壁,所述第三底壁对所述第三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所述基座上、与所述第四插接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第四插槽,所述第四插槽的底部形成第四底壁,所述第四底壁对所述第四插接部形成纵向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基座和上盖拼合而成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手柄操作装置、电磁脱扣系统、灭弧系统、接触系统和第一接线端子组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组,所述接触系统包括彼此对应设置的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具有纵向分布在壳体内的静触板和设置在该静触板上的静触点,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用于适配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端子槽,所述左右两个端子槽的靠内侧边沿分别形成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和第二接线端子组分别具有框型座和从纵向方向螺纹连接在该框型座上的调节螺钉,所述静触板的顶端边沿具有横向延伸的、并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侧壁和第二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的第一联结板,该第一联结板上、靠近静触板的一侧与第二侧壁形成搭接,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组的调节螺钉抵接在所述第一联结板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框型座中间穿插有导电板,该导电板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侧壁并与该第一侧壁形成搭接,所述第一接线端子组的调节螺钉抵接在所述导电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结板的末端边沿具有纵向向上延伸的第一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前后两侧边沿具有各自顺延的第一插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品芬
申请(专利权)人:张品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