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67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荷容纳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器,其本体闲置时,可以方便对其本体进行防护,提高其使用可靠性;并且其整体能够方便进行移动,使其使用较为方便;而且本体可以方便进行拆卸维护,从而提高其实用性;包括本体、底板和四组支架,本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三相接线柱、接地接线柱、三相电容器组件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还包括防护套,防护口处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抽绳;四组支架均包括螺栓、螺母、支腿和转动柱,四组转动柱一端均设置有滚轮,四组转动柱另一端均设置有吸盘;还包括两组固定板、两组拉板、两组连接杆、两组套簧和两组连接板,两组固定板上均设置有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电荷容纳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器。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新型电容器是一种用于容纳电荷的辅助器件,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现有的新型电容器包括本体、底板和四组支架,本体安装在底板顶端,四组支架的顶端分别与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本体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三相接线柱、接地接线柱、三相电容器组件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三相接线柱和接地接线柱均安装在本体顶端,三相电容器组件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均位于工作腔内部,三相接线柱分别与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电连接,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分别与三相电容器组件电连接;现有的新型电容器使用时,连接导线通过三相接线柱对本体进行电连接,并通过本体对电荷进行容纳即可,接地接线柱提高使用可靠性;现有的新型电容器使用中发现,其本体闲置时,不能方便对其本体进行防护,导致其使用可靠性较差;并且其整体不能方便进行移动,导致其使用较为不便;而且本体不能方便进行拆卸维护,从而导致其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本体(1)、底板和四组支架,本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三相接线柱(2)、接地接线柱(3)、三相电容器组件(4)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三相接线柱(2)和接地接线柱(3)均安装在本体(1)顶端,三相电容器组件(4)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均位于工作腔内部,三相接线柱(2)分别与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电连接,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分别与三相电容器组件(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6),防护套(6)内设置有防护腔,防护套(6)底端连通设置有防护口,并在防护口处设置有固定孔(7),固定孔(7)内设置有抽绳(8),本体(1)位于防护腔内部,防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本体(1)、底板和四组支架,本体(1)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还包括三相接线柱(2)、接地接线柱(3)、三相电容器组件(4)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三相接线柱(2)和接地接线柱(3)均安装在本体(1)顶端,三相电容器组件(4)和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均位于工作腔内部,三相接线柱(2)分别与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电连接,三组非晶合金式电抗器(5)分别与三相电容器组件(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套(6),防护套(6)内设置有防护腔,防护套(6)底端连通设置有防护口,并在防护口处设置有固定孔(7),固定孔(7)内设置有抽绳(8),本体(1)位于防护腔内部,防护套(6)通过抽绳(8)与底板相对固定;四组支架均包括螺栓(9)、螺母(10)、支腿(11)和转动柱(12),四组支腿(11)的顶端分别安装在底板底端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四组转动柱(12)一端均设置有滚轮,四组转动柱(12)另一端均设置有吸盘,四组支腿(11)上均设置有第一通口,四组转动柱(12)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口,四组螺栓(9)分别穿过四组第一通口和四组第二通口并分别插入且螺装至四组螺母(10)内部;还包括两组固定板(13)、两组拉板(14)、两组连接杆(15)、两组套簧(16)和两组连接板(17),两组固定板(13)上均设置有通孔,两组连接杆(15)一端分别与两组拉板(14)连接,两组连接杆(15)另一端分别穿过两组通孔并分别伸入至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柒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