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51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把手、推杆、复位弹簧。支架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互平行且二者的长度不同,二者的上端分别与把手连接,二者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与推杆连接,二者的上端相较于其下端靠近制冷设备的箱体。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与支架之间的两个连接点、以及与把手之间的两个连接点围成平行四边形。当拉动把手时,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上端朝远离箱体的方向运动,二者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朝靠近箱体的方向运动,带动推杆朝靠近箱体的方向运动至与箱体抵靠,利用作用在箱体上的作用力,克服储藏室的内外压差,实现轻松打开门体。

Auxiliary door handle assembly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oor handle assembly and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and a handle, a push rod and a reset spring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rod are rot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upport.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rod are parallel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lengths are different.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handle. The lower end of the longer o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The upper end of the two rotating rods is closer to the box body of the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han the lower The two connecting points between the first rotating rod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rod and the bracket and the two connecting points between the handle are enclosed in a parallelogram. When the handle is pulled, the upper end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rotating rods move away from the box body, and the lower ends of the longer ones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near the box body, driving the push rod to move towards the direction close to the box body to counteract the box body. By using the force acting on the box body,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storage room can be overcome. Easy to open the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的门把手
,尤其涉及一种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
技术介绍
冰箱或立式冷柜等制冷设备的门体和箱体之间一般通过磁性密封条密封,防止储藏室中的冷气外泄,以保证制冷效果。但是在打开门体时,由于储藏室内外存在压差,在负压和磁力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打开门体比较费力。现有的一些具有助力结构的把手,一般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打开门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包括支架,还包括把手、推杆及复位弹簧;所述支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相较于其下端靠近制冷设备的箱体;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向所述助力门把手组件施加复位力;所述把手、所述推杆、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配置为:当拉动所述把手时,所述复位弹簧受力收缩,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朝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所述推杆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箱体抵靠;当松开所述把手后,所述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所述助力门把手组件复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状通孔A,所述推杆的侧壁上对应地设置有销轴A,所述销轴A插设在所述通孔A中、并沿通孔A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通孔B,所述把手的侧面上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通孔B配合连接的π型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段、第二推杆段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推杆段和所述第二推杆段之间的第三推杆段,所述第一推杆段靠近所述箱体,所述第二推杆段的侧壁上设置有销轴A。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对所述第一推杆段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及对所述第二推杆段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侧壁上的凹部,所述第一推杆段卡设在所述凹部内、并沿所述凹部往复运动;所述第二限位部为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底板上的挡板,所述第二推杆段卡设在所述挡板和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并沿所述挡板往复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包括转动部和握持部;所述转动部为L型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长条状通孔D,所述支架上对应地设置有销轴D,所述销轴D插设在所述通孔D中;所述握持部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π型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握持部的侧面。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销轴D上、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支架的侧壁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分别设置有通孔C,所述支架的侧壁上对应地设置有销轴C,所述销轴C穿设在所述通孔C中。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铰接的门体,所述门体的侧端面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助力门把手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把手、推杆、复位弹簧。支架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相互平行且二者的长度不同。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分别与把手连接,二者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与推杆连接。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上端相较于其下端靠近制冷设备的箱体。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与支架之间的两个连接点、以及与把手之间的两个连接点围成平行四边形。当拉动把手时,复位弹簧受力收缩,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上端朝远离箱体的方向运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朝靠近箱体的方向运动,带动推杆朝靠近箱体的方向运动至与箱体抵靠,利用作用在箱体上的作用力,克服储藏室的内外压差,实现轻松打开门体;当松开把手后,复位弹簧复位,带动助力门把手组件复位。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助力门把手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助力门把手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H-H向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助力门把手组件将把手取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G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把手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助力门把手组件安装至制冷设备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I处局部放大图(省略把手)。其中,100-把手,110-握持部,111-π型连接部,120-转动部,121-第一连接板,1211-通孔D,1212-握持凹部,122-第二连接板,200-推杆,210-第一推杆段,220-第二推杆段,230-第三推杆段,240-销轴A,250-缓冲垫,300-支架,310-第一侧壁,320-第二侧壁,330-第三侧壁,340-第四侧壁,341-凹部,350-底板,351-挡板,360-销轴C,370-推杆安装腔,380-把手安装腔,400-复位弹簧,410-销轴D,510-第一转动杆,520-第二转动杆,530-通孔A,540-通孔B,550-通孔C,700-箱体,800-门体,810-预埋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的技术术语作一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或后时,是以结构件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来定义的;对于多个结构件的排列位置进行前或后的描述时,也是以多个结构件构成的装置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相对于使用者的位置所做的定义。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助力门把手组件,其应用在冰箱、立式冷柜等制冷设备上,助力门把手组件沿竖直方向安装在制冷设备的门体侧端面上。参照图1至图5所示的助力门把手组件组装前和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架300和设置在支架300上的把手100、推杆200、复位弹簧400、第一转动杆510及第二转动杆520,复位弹簧400用于向助力门把手组件施加复位力。支架300为条状凹槽结构,参照图9所示的支架3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相对设置在支架300的两端的第一侧壁310、第二侧壁320,及沿支架300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330、第四侧壁340及底板350。支架300的凹槽内形成有用于安装推杆200的推杆安装腔370和用于安装把手100的把手安装腔3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推杆及复位弹簧;所述支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相较于其下端靠近制冷设备的箱体;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向所述助力门把手组件施加复位力;所述把手、所述推杆、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配置为:当拉动所述把手时,所述复位弹簧受力收缩,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朝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所述推杆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箱体抵靠;当松开所述把手后,所述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所述助力门把手组件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推杆及复位弹簧;所述支架的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且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平行,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相较于其下端靠近制冷设备的箱体;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把手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向所述助力门把手组件施加复位力;所述把手、所述推杆、所述复位弹簧、所述第一转动杆及所述第二转动杆的配置为:当拉动所述把手时,所述复位弹簧受力收缩,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朝远离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所述推杆朝靠近所述箱体的方向运动至与所述箱体抵靠;当松开所述把手后,所述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所述助力门把手组件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中长度较长者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状通孔A,所述推杆的侧壁上对应地设置有销轴A,所述销轴A插设在所述通孔A中、并沿通孔A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和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通孔B,所述把手的侧面上对应地设置有与所述通孔B配合连接的π型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力门把手组件及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包括第一推杆段、第二推杆段及垂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潘自杰盛遵丰赵旭日杨洪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