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3 alkyl quinoxaline 2(1H)ketone compounds. The preparation steps are as follows: adding quinoxaline 2(1H)ketone compounds, ether compounds, alkali, oxidant and photocatalyst into the reaction bottle, and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the reaction is 18 30 small. When the reaction is completed, the quinoxaline 2(1H)ketones substituted by 3 Good compatibility, high safety and efficiency, and high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氧烷基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3-氧烷基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喹喔啉-2(1H)-酮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农药学、天然产物、材料科学和药剂学等重要领域。尤其是3-位官能化取代的喹喔啉-2(1H)-酮吸引了众多有机合成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因为3-位取代基可以调控喹喔啉-2(1H)-酮骨架重要的生物活性(Arch.Pharm.2006,339,564;J.Heterocycl.Chem.,2006,43,541;J.Med.Chem.2015,58,1254)。另一方面,环状或链状醚类基团作为核心结构单元其广泛存在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生物活性分子、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其被用作抗肿瘤、抗癌和抗菌剂等。近年来化学家一直尝试将醚类基因引入复杂有机分子骨架中增强其生物活性,但由于醚类化合物α-碳氢键惰性的原因,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反应步骤复杂、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多、收率低、需要金属试剂,需要强氧化剂等不环保试剂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氧烷基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将结构式I所示的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结构式II所示的醚类化合物、碱、氧化剂和光催化剂按加入到反应瓶中,在可见光灯照下,在20‑60℃,反应18‑30小时,反应完成后,进行萃取处理、浓缩处理,柱层析分离提纯处理得到结构式III所示的3‑氧烷基取代的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反应通式如下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氧烷基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将结构式I所示的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结构式II所示的醚类化合物、碱、氧化剂和光催化剂按加入到反应瓶中,在可见光灯照下,在20-60℃,反应18-30小时,反应完成后,进行萃取处理、浓缩处理,柱层析分离提纯处理得到结构式III所示的3-氧烷基取代的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反应通式如下所示:其中R1为芳基、杂芳基、1-12碳烷基、卤素、硝基、酯基、氰基或烷氧基;R2为芳基、1-12碳烷基或氢原子;结构式II所示的醚类化合物为环状醚或链状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式I所示的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和结构式II所示的醚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催化剂为水溶伊红、醇溶伊红、吖啶红、曙红B、玫瑰红B或孟加拉玫瑰红;优选孟加拉玫瑰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式I所示的喹喔啉-2(1H)-酮类化合物和光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1~1: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伟,王雷雷,吕玉芬,杨道山,王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