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35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包括监控装置本体,监控装置本体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基座上,基座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滑腔,每一个矩形滑腔内均水平滑动设有矩形滑块,矩形滑腔内还转动架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杆,矩形滑腔内的矩形滑块通过螺纹方式安装在丝杆上,每一个矩形滑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将监控装置本体进行固定安装,且方便拆卸,监控装置本体上的监控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有效提高物联网监控系统的适应性,而且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监控目标的状态信息,利于做出准确、及时的应对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远程监控装置,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如今物联网已经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监控摄像头内安装物联网控制装置,可以远程通过智能终端查看摄像内容,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有效提高物联网监控系统的适应性,而且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监控目标的状态信息,利于做出准确、及时的应对措施,利于被控目标的持续稳定的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运算放大器单元、A/D转换器单元、中央处理器、供电单元、FLASH存储单元、报警装置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经无线通信电路与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均与运算放大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与A/D转换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单元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FLASH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并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进一步的,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为3G或GPRS无线通信电路。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还与报警装置相连接,其中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和语音报警。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采用中央处理器为增强型51单片机STC12C5A60S2。进一步的,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采用OP07低噪声高精度运算放大器。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包括采用上述监控系统的监控装置本体,所述监控装置本体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基座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滑腔,每一个矩形滑腔内均水平滑动设有矩形滑块,所述矩形滑腔内还转动架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杆,所述矩形滑腔内的矩形滑块通过螺纹方式安装在丝杆上,所述基座的两端外壁上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丝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置于凹槽内的调节盘;所述矩形滑腔的顶板上还开设有条形通孔,每一个所述矩形滑块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柱。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底端下表面固定焊接设置有支腿,每一个支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底板。进一步的,为方便对调节盘进行转动操作,所述调节盘的表面开设有梅花槽。进一步的,所述监控装置本体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支柱的顶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夹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便将监控装置本体进行固定安装,且方便拆卸,监控装置本体上的监控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有效提高物联网监控系统的适应性,而且能够及时准确的获取监控目标的状态信息,利于做出准确、及时的应对措施,利于被控目标的持续稳定的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远程监控系统的原理图。图2为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中调节盘的主视图。图中:1-监控装置本体,2-基座,3-安装底板,4-凹槽,5-调节盘,6-丝杆,7-矩形滑块,8-矩形滑腔,9-支柱,10-夹块,11-限位槽,12-条形通孔,13-支腿,51-梅花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运算放大器单元、A/D转换器单元、中央处理器、供电单元、FLASH存储单元、报警装置和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经无线通信电路与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为3G或GPRS无线通信电路;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均与运算放大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与A/D转换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单元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FLASH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并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还与报警装置相连接,其中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和语音报警。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采用中央处理器为增强型51单片机STC12C5A60S2。进一步的,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采用OP07低噪声高精度运算放大器。请参阅图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包括采用上述监控系统的监控装置本体1,所述监控装置本体1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监控装置本体1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基座2上,所述基座2的两侧内部均开设有矩形滑腔8,每一个矩形滑腔8内均水平滑动设有矩形滑块7,所述矩形滑腔8内还转动架设有水平设置的丝杆6,所述矩形滑腔8内的矩形滑块7通过螺纹方式安装在丝杆6上,所述基座2的两端外壁上均开设有凹槽4,所述丝杆6的外端固定安装有置于凹槽4内的调节盘5;所述矩形滑腔8的顶板上还开设有条形通孔12,每一个所述矩形滑块7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竖向设置的支柱9,支柱9的顶端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11相配合的夹块10,操作调节盘5带动丝杆6转动,实现矩形滑块7在矩形滑腔8内的运动,从而能够使得支柱9向靠近监控装置本体1的方向运动,并使得夹块10嵌于限位槽11内,实现对监控装置本体1的夹紧固定,方便了监控装置本体1的拆装维护。进一步的,所述基座2的底端下表面固定焊接设置有支腿13,每一个支腿13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底板3,通过安装底板3的设置,方便将整个监控装置安装在外部支架载体上。进一步的,为方便对调节盘5进行转动操作,所述调节盘5的表面开设有梅花槽51,使用方便,对调节盘5进行操作时,省时省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运算放大器单元、A/D转换器单元、中央处理器、供电单元、FLASH存储单元、报警装置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经无线通信电路与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均与运算放大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与A/D转换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单元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FLASH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并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视频采集单元、运算放大器单元、A/D转换器单元、中央处理器、供电单元、FLASH存储单元、报警装置和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经无线通信电路与中央处理器进行信息交换;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采集单元均与运算放大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与A/D转换器单元相连接,所述的A/D转换器单元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FLASH存储模块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供电单元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并为中央处理器提供电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为3G或GPRS无线通信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还与报警装置相连接,其中报警装置采用声光报警和语音报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处理器采用中央处理器为增强型51单片机STC12C5A60S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算放大器单元采用OP07低噪声高精度运算放大器。6.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远程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远程监控系统,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韩飞周平吴克力邹修明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