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缪建军专利>正文

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534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处理的反应罐;厌氧池、好氧池以及沉淀池依次连通;沉淀池与厌氧池连通;反应罐分别与厌氧池、沉淀池连通;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分别通入反应罐、厌氧池;污泥中高铁酸盐的投放量为0.02~600μg/mg·SS;气泵和用于向好氧池通入空气的曝气管,曝气管的一端与气泵连接;曝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于好氧池内;曝气头设置有多个气孔,曝气头与曝气管的管壁连接,气孔与曝气管的管腔连通;气阀,气泵通过气阀与曝气管连通;用于过滤污水的过滤单元;与厌氧池连通,污水通过过滤单元进入厌氧池;过滤单元为格栅;调节池,调节池与过滤单元连通,过滤单元位于调节池与厌氧池之间;初沉池分别与过滤单元、厌氧池连通;高铁酸盐为高铁酸钠或者高铁酸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企业脱脂剂和清洗剂等生产工艺过程,废水中污染物具有种类较多、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排放不均匀等特点,污水处理难度大,生产排放废水中污染物种类较多、污染物浓度较高且排放不均匀,生产废水中含有醚类等难降解化合物,废水处理难度大,通过混凝沉淀预处理工艺对该类型污水的COD去除率不高,从而造成后段一体化生化工艺负荷较大,系统无法稳定运行。因此,如何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产生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生产废水选择使用微电解工艺进行预处理系统设计。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电化学氧化工艺进行物化预处理后去除大部分有机物,提升B/C比,对其他等特征污染物同时具有较好的去除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系统,能够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污泥产生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厂区内生产废水经下水管道排入原生产废水收集池,经提升至预调酸池(原混凝池、沉淀池改造)中,通过投加酸将原水pH降至3以下,泵入微电解反应装置(新增碳钢设备,设计处理能力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市政污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处理的反应罐,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反应罐分别与所述厌氧池、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分别通入所述反应罐、所述厌氧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市政污水,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好氧池、沉淀池以及利用高铁酸盐进行污泥处理的反应罐,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以及所述沉淀池依次连通,所述沉淀池与所述厌氧池连通,所述反应罐分别与所述厌氧池、所述沉淀池连通,所述沉淀池产生的污泥分别通入所述反应罐、所述厌氧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中高铁酸盐的投放量为0.02~600μg/mg·S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泵和用于向所述好氧池通入空气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曝气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好氧池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头,所述曝气头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曝气头与所述曝气管的管壁连接,所述气孔与曝气管的管腔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缪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