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及反渗透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5295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该反渗透膜滤芯包括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包覆设置在中心管的外侧,其中,反渗透膜组件中设置有原水流道,原水流道中设置有稀释流道,稀释流道的进水口设置在原水流道的进水端,稀释流道的出水口设置在原水流道的末端,原水从稀释流道的进水口进入,沿稀释流道流动,并从稀释流道的出水口流出,以对原水流道末端的浓水进行稀释。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的反渗透净水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通过在原水流道内增加一条新的流道,可稀释滤芯出口端浓水TDS,延缓结垢,延长滤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及反渗透净水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电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及反渗透净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于饮用水水质要求的提高,纯水系统正逐渐进入家家户户的饮水体系中。目前市场上的净水机一般都会采用反渗透膜滤芯,反渗透膜滤芯可以对原水中的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进行过滤,尤其对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杂质有着极高的过滤效率。因而反渗透膜滤芯构成了净水机的核心部件,净水机的过滤效果与反渗透膜滤芯的过滤效果直接相关。现有反渗透膜滤芯在使用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尤其严重的是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溶质会沉积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结垢,进而影响反渗透膜滤芯的使用寿命。为了应对此问题,目前已有多种解决方案,但目前的解决方案大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210033U公开了一种反渗透净水机,其中,反渗透膜滤芯进水端的原水导水层过水面积大于反渗透膜滤芯出水端的原水导水层过水面积,以有助于保持两端流速的一致,避免出水端内侧的流速缓慢,形成浓差极化,导致纯水透过通量下降,甚至造成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溶质沉积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结垢,影响反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包括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包覆设置在中心管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设置有原水流道,原水流道中设置有稀释流道,稀释流道的进水口设置在原水流道的进水端,稀释流道的出水口设置在原水流道的末端,原水从稀释流道的进水口进入,沿稀释流道流动,并从稀释流道的出水口流出,以对原水流道末端的浓水进行稀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包括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包覆设置在中心管的外侧,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组件中设置有原水流道,原水流道中设置有稀释流道,稀释流道的进水口设置在原水流道的进水端,稀释流道的出水口设置在原水流道的末端,原水从稀释流道的进水口进入,沿稀释流道流动,并从稀释流道的出水口流出,以对原水流道末端的浓水进行稀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稀释流道的出水口与原水流道末端的出水口之间设置有掺混间距,以在原水流道的末端处形成掺混空间,便于对原水流道末端的浓水进行稀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掺混间距与原水流道长度的关系为:0<n≤m/2其中,n为稀释流道的出水口与原水流道末端的出水口之间的掺混间距,m为原水流道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流道结构的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反渗透膜组件包括反渗透膜片、纯水导流网和原水导流网,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李友铃李一然詹婷秦利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