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97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包括横梁,其上设置有顶头和垫板;顶头和垫板相对设置于横梁的两侧;横梁两端的可拆卸连接有齿形杆件;齿形杆件上设置设定数量和间距的平行排列的调节齿;齿形杆件可调节连接有与底座相连接的立管;立管上设置有卡爪孔,在卡爪孔处可旋转的设置有一卡爪,卡爪可与调节齿相配合齿形杆件的高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高度可调节保安支架,能够在底盘上设置有限支撑点的新能源汽车上使用。设置的横梁和可高度调节管,可使得在将汽车抬升至所需位置时,可用销轴将高度调节管与立管相固定,再将顶升装置撤走。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支撑装置使用卡爪与齿条及拔杆等零部件,使得整个高度调节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量支撑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度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在许多高性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中,底盘上所设置的支撑点有限。在对汽车进行维修及其他需要将汽车抬起等操作,使用一般的卧顶或其他顶升装置时,需要顶升装置将汽车抬升,再在其他支撑位置使用保安支架将汽车支撑,之后将顶升装置撤走。在新能源汽车中,由于支撑点有限,使得使用顶升装置将汽车抬升后,没有其他支撑点来放置保安支架。在其他高度可调节的保安支架中存在调节操作不方便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能够实现对重量支撑机构的高度可调节,且还使得调节操作更为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包括:横梁,其上设置有顶头和垫板;所述的顶头和垫板相对设置于横梁的上部和下方;所述横梁两端的可拆卸连接有齿形杆件;所述的齿形杆件上设置设置数量和间距的平行排列的调节齿;所述齿形杆件可调节连接有与底座相连接的立管;所述立管上设置有卡爪孔,在卡爪孔处可旋转的设置有一卡爪,所述的卡爪可与调节齿相配合齿形杆件的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卡爪与一L型拔杆相固定;所述的拔杆可转动的穿过与立管相固定连接且位于卡爪孔两侧的轴耳。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横梁为方管;所述的横梁两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开口,形成可容纳齿形杆件端部的容纳腔。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这的齿形杆件为一方形管与一齿条固定而成。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钢制杆件为工字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顶头与横梁可拆卸连接,整体呈方形,在四个顶角位置设置有向上翘起的凸起。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顶头上设置有垫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高度可调节保安支架,能够在底盘上设置有限支撑点的新能源汽车上使用。设置有顶头和垫板相对设置于横梁和可高度调节管,可使得在将汽车抬升至所需位置时,可用销轴将高度调节管与立管相固定,再将顶升装置撤走。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支撑装置使用卡爪与齿条及拔杆等零部件,使得整个高度调节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立管与卡爪配立体合结构示意图;图3是立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齿形杆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横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横梁的仰视图;图7是顶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垫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如下:1-横梁;11-容纳腔;12-第一连接孔;13-第一安装孔;2-顶头;21-第一凸起;22-第一连接杆;23-第二安装孔;3-垫板;4-齿形杆件;41-调节齿;42-第二连接孔;5-立管;51-卡爪孔;6-卡爪;7-拔杆;8-轴耳;9-垫块;91-第二凸起;92-第二连接杆;10-底座;11-销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结合图1至图象,对本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包括横梁1、齿形杆件4、立管5、底座10。横梁1,其上设置有顶头2和垫板3。所述的顶头2和垫板3相对设置于横梁1的两侧。顶头2位于横梁1上方顶面的中间位置,垫板3位于横梁1下方底面的中间位置,顶头2与垫板3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顶头2与横梁1可拆卸连接,整体呈方形,在四个顶角位置设置有第一凸起21。顶头2还中心位置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杆22,可插入横梁1上对应位置所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垫板3与横梁1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焊接与横梁1相固定,垫板3为一圆形板。优选的,在顶头2上还设置垫块9。垫块9上具有两个第二凸起9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凸起91呈条状,沿垫块9的长度方向,在垫块9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杆92,第二连接杆92插入顶头2上所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在本实施例中,横梁1和齿形杆件4为方管,且在横梁1两端的底面上设置有开口,形成可容纳齿形杆件4端部的容纳腔11。横梁1两端的可拆卸连接有齿形杆件4。在横梁1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2,齿形杆件4相应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2。横梁1与齿形杆件4的可拆卸连接是通过销轴11穿过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42,且销轴11一端还设置有孔,可插入一固定销,避免锁轴从第一连接孔12和第二连接孔42中滑落。齿形杆件4的顶端与横梁1的内表面相接触,侧面与容纳腔11位置的横梁1底面的侧面相接触,可起到承受压力的作用。齿形杆件4上设置设定数量和间距的平行排列的调节齿41。齿形杆件4可调节连接有与底座10相连接的立管5。此处的可调节是指齿形杆件4插入至立管5内部,可沿着立管5高度方向滑动,亦可从立管5内取出。在本实施例中,调节齿41是在齿形杆件4表面经过切削形成的。调节齿41亦可为齿条焊接于齿形杆件4表面所形成。调节齿41的间距可等间距,亦可不等间距,在本实施例中选择的是等间距设置调节齿41立管5上设置有卡爪孔51,在卡爪孔51处可旋转的设置有一卡爪6。卡爪6可与调节齿41相配合齿形杆件4的高度。在卡爪孔51的两侧固定有两个轴耳8,在轴耳8上设置有通孔,可穿过拔杆7,拔杆7呈L型。卡爪6上亦设置有一通孔,拔杆7位次穿过轴耳8、卡爪6及轴耳8,卡爪6位于两个轴耳8之间,卡爪6与拔杆7固定连接。立管5固定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为角钢,与立管5通过焊接固定,两个底座10平行设置,且与立管5和横梁1相垂直。在本实施例中齿形杆件亦可为一工字钢或矩形钢管与一齿条相固定所形成。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横梁1与齿形杆件4通过销轴11边接,齿形杆件4嵌套至立管5内部,再将顶头2与横梁1相连接,可选择的将垫块9放置于顶头2上。将该支撑机构旋转于汽车底盘支撑点的下方,将卧顶置于该支撑机构下方,在卧顶工作过程中,通过垫板3与卧项或其他顶升装置下接触,可将横梁1抬升,使得顶头2或垫块9与支撑点相接触,继续将汽车抬升,在将汽车抬升至合适高度时,通过转到拔杆7将卡爪6转到至调节齿41位置,使得卡爪6与调节齿41相配合可将支撑机构的顶升高度固定。将顶升机构的顶升高度固定之后,可将卧顶或其他顶升装置撤走,支撑机构则直到支撑汽车重量的作用。汽车的重量压迫横梁1,使得与之相连接的齿形杆件4的侧面与容纳腔11位置的栋梁底部相接触,可直到承受压力的作用。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其上设置有顶头和垫板;所述的顶头和垫板相对设置于横梁的上部和下方;所述的横梁两端可拆卸连接有齿形杆件;所述的齿形杆件上设置设定数量和间距的平行排列的调节齿;所述齿形杆件可调节连接有与底座相连接的立管;所述立管上设置有卡爪孔,在卡爪孔处可旋转的设置有一卡爪,所述的卡爪可与调节齿相配合齿形杆件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其上设置有顶头和垫板;所述的顶头和垫板相对设置于横梁的上部和下方;所述的横梁两端可拆卸连接有齿形杆件;所述的齿形杆件上设置设定数量和间距的平行排列的调节齿;所述齿形杆件可调节连接有与底座相连接的立管;所述立管上设置有卡爪孔,在卡爪孔处可旋转的设置有一卡爪,所述的卡爪可与调节齿相配合齿形杆件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重量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爪与一L型拔杆相固定;所述的拔杆可转动的穿过与立管相固定连接且位于卡爪孔两侧的轴耳。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林李聪黄勤伟马美良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迈钛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