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6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它包括顶盖、通过销轴安装于顶盖内的多个平行的导流板,安装于顶盖外侧的由开有若干角度定位槽的档位盖、手柄、销轴组成的弹簧调节机构,各导流板通过连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手柄的末端通过销轴与其中之一导流板固定连接为一体。当扳动手柄时,导流板随之旋转,各导流板角度即可获得调节。如此就能针对不同的作物选择不同的导流板角度,以控制作物在脱粒腔内的滞留时间,获得适宜的流动速度,从而获得最佳的脱粒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操作方便、可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涉及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是全喂入联合收割机脱粒腔的组成部件之一,脱粒腔由脱粒顶盖、脱粒滚筒及凹板组成。脱粒顶盖安装于脱粒腔上方。现有技术中,其截面外型为圆弧形,其上焊接有多个平行并呈一定角度的导流板。工作时,作物从脱粒腔喂入端喂入,脱粒滚筒高速旋转,作物在顶盖导流板的作用下,以一定的流动速度作轴向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籽粒脱落,茎叶变形,已脱籽粒和部分颖杂通过凹板分离落下,从而完成脱粒过程。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导流板是以焊接方式固定的,导流板与脱粒滚筒之间形成的间隙一定的,其形成的流动速度也是不变的,对于易脱作物如小麦、籼稻等脱粒效果较好,但对于一些难脱的作物如粳稻,由于流动速度快,脱粒时间过短,就存在脱粒不完全,夹带损失率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对于不同作物脱粒效果都较好的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思路如下提供一种导流板角度可调的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根据作物的种类调节导流板角度,从而控制作物在脱粒腔内的滞留时间,以保证不同作物都能获得良好的脱粒效果。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它安装于脱粒腔上方,其内壁装有多个平行并呈一定角度的导流板,顶盖与脱粒滚筒及凹板共同组成脱粒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顶盖内壁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多个平行的导流板一侧外形与顶盖内壁形状相应,各导流板均通过销轴安装于顶盖内,各导流板间还通过连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顶盖的顶部外侧还设有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手柄、销轴,所述手柄的末端通过销轴与其中之一导流板固定连接为一体。当扳动手柄时,与手柄的末端相连接的销轴旋转,并带动与之固定的导流板旋转,该导流板又通过连杆带动其余导流板同时旋转,手柄旋转到哪个档位,各导流板就同时旋转一个相应的角度,这样通过手柄的调节,导流板角度即可获得调节。如此就能针对不同的作物,选择不同的角度,以控制作物在脱粒腔内的滞留时间,获得适宜的流动速度,从而获得最佳的脱粒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调节机构为一个弹簧调节定位机构,它还包括档位盖,所述手柄杆为具有弹性的杆,所述档位盖上开有若干角度定位槽,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弹性的作用,手柄杆限位于上述角度定位槽内。该方案使得操作更为方便。上述角度定位槽从15°至35°(手柄杆定位后导流板与脱粒腔纵切面的夹角)均匀分布。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与手柄的末端连接的销轴下部与相应的导流板焊接为一体。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为了保证顶盖板的强度,顶盖板上还固定有顶盖加强板。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仰视图)。附图2为附图1所示实施例的A-A向视图。附图3为该实施例中弹簧调节定位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放大)。附图1中各序号分别为1、顶盖;2、手柄;3、手柄杆;4、档位盖;5、加强板;6、螺栓销;7、销套;8、平头销;9、导流板;10、连杆;11、轴套;12、销轴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3,本技术实施例包括顶盖1、手柄2、手柄杆3、档位盖4、加强板5、螺栓销6、销套7、平头销8、导流板9、连杆10、轴套11、销轴12,所述顶盖1截面内壁呈梯形,档位盖4、轴套11及3个销套7与加强板5焊接在顶盖上;4根导流板9平行安装于顶盖1内,各导流板9一侧外形均与顶盖内壁形状相应,呈梯形,各导流板9还通过连杆10、平头销8连成一个整体。顶盖1的外侧还设有一个弹簧调节定位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档位盖4、手柄杆3、手柄2,所述手柄杆3具有弹性,档位盖4上开有5个角度定位槽(图中未标示),在上述其中一个导流板上焊上销轴12,销轴12与顶盖上的轴套H9/d9间隙配合,其余3根导流板穿上螺栓销6与顶盖上的销套C11/h11间隙配合,分别装入手柄杆3、垫圈、弹垫、螺母,然后拧紧。如此,手柄的末端通过销轴12与其中之一导流板固定连接为一体,转动手柄2,销轴12旋转,带动整个导流板转动,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弹性的作用,手柄杆3卡入档位盖4上的上述角度定位槽内。导流板即可以分别实现15°、20°、25°、30°、35°5个角度的调节。当然,在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下,本技术有多种实施形式,如,弹簧调节定位机构中对应导流板角度的定位槽有更多个,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说明书后毋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出,在此就不详述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安装于脱粒腔上方,其内壁装有多个平行并呈一定角度的导流板,顶盖与脱粒滚筒及凹板共同组成脱粒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顶盖内壁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多个平行的导流板一侧外形与顶盖内壁形状相应,各导流板均通过销轴安装于顶盖内,各导流板间还通过连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顶盖的顶部外侧还设有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手柄、销轴,所述手柄的末端通过销轴与其中之一导流板固定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脱粒顶盖,安装于脱粒腔上方,其内壁装有多个平行并呈一定角度的导流板,顶盖与脱粒滚筒及凹板共同组成脱粒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粒顶盖内壁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多个平行的导流板一侧外形与顶盖内壁形状相应,各导流板均通过销轴安装于顶盖内,各导流板间还通过连杆连接成一个整体,所述顶盖的顶部外侧还设有一个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手柄、销轴,所述手柄的末端通过销轴与其中之一导流板固定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张春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