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继文专利>正文

刀具研磨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56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包括设一组砂轮及四组研磨座,排屑槽研磨座包括一底座设滑槽,供槽宽研磨座滑組,利用弹簧顶推槽宽研磨座而拉动组件则反向拉移;一槽宽调整组件组于底座,且可调整限制槽宽研磨座滑移距离;刀刃研磨座包括一立座並设一容置槽,一刃端研磨座得滑组至容置槽;利用一弹簧推移刃端研磨座保持往右,一推动组件得推刃端研磨座往左研磨过中心长刃,达到只需利用单一砂轮即可研磨2至34mm直径及单、两或三刃以上刀具,且可配合刀具尺寸以调整排屑槽宽及中心靜点宽度,同时亦可达成排屑槽、刀刃及后斜角的多功能研磨。

Tool grinding machine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 tool grind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set of grinding wheels and four groups of grinding seats, a base with sliding grooves for slot width grinding seat sliding group, a spring pushing slot width grinding seat for pulling components and a slot width adjusting assembly group on the base, and a slot width adjusting and limiting slot width grinding seat. Slip distance; The blade grinding seat consists of a stand and a holding groove, and the sliding group of the edge grinding seat is arranged to the holding groove; the edge grinding seat is kept to the right by a spring, and the center long edge is grinded to the left by a push component, so that the diameter of 2-34 mm and single, two or three can be grinded by a single grinding wheel. The tool above the edge can be matched with the size of the tool to adjust the width of the chip removal groove and the central static point. At the same time, the multi-functional grinding of the chip removal groove, the blade and the back bevel can be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具研磨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刀具研磨机之
,尤其涉及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
技术介绍
参阅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104122969号「可调整排屑内角之刀具研磨机」专利技术专利其一习知前案,由此其一习知前案第11图可知,其中第一砂轮之该侧设刀口研磨单元与第一刀背研磨单元,第二砂轮之该侧设第二刀研磨单元与中心静点研磨单元,虽其第13图有揭示中心静点研磨单元可移至第一砂轮侧,但其仍需要第一砂轮与第二砂轮两个砂轮。参阅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104129533号「球型刀具研磨机之改良结构」专利技术专利另一习知前案,由此另一习知前案第3图可知,其中第一砂轮之该侧设端面研磨座与第二离隙角研磨座,第二砂轮之该侧设第二离隙角研磨座与逃隙角研磨座。此另一习知前案亦需要两个砂轮。参阅中国台湾申请案号第104216268号「研磨机之刀具排屑槽之治具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系为本案创作人申请获准前案,其虽有四个治具组共享一个砂轮,然其对于2至34mm直径的刀具,单刃、两刃或两刃以上的排屑槽、刀刃或后斜角研磨,于一个砂轮上完成作业的部分,仍有其不便与欠缺之处,为此,特再予研发创新而开发出本创作。习知研磨机只能磨4至12mm直径的刀具,且针对不同排屑槽需准备三个砂轮进行替换。另一习知研磨机砂轮较尖,所以研磨排屑槽宽是固定的,造成内排屑不佳。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之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之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之目标及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包括:一床台,前述床台上组设动力传动一砂轮,前述砂轮右前方之前述床台上组设一刀刃研磨座,以供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刀刃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前述砂轮左前方之前述床台上组设后斜角研磨座,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后斜角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异于前述床台的前述砂轮右上方组设有研磨三刃以上用的排屑槽研磨座,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排屑槽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异于前述床台的前述砂轮左上方组设有研磨单刃或两刃用的排屑槽研磨台,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排屑槽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前述排屑槽研磨座包括一底座设有一滑槽,一槽宽研磨座滑组至前述滑槽,一弹簧常态顶推前述槽宽研磨座于向后的位置,一拉动组件得连接拉动前述槽宽研磨座往前移位,达到快速移位及自动复归;一槽宽调整组件组于前述底座且调整限制前述槽宽研磨座滑移距离,其距离即是欲研磨的槽宽,前述槽宽研磨座顶面得枢设数垫片以供前述刀具短刃侧的槽宽研磨用;前述刀刃研磨座包括一立座设一容置槽,一刃端研磨座滑组至前述容置槽,一推动组件得推前述刃端研磨座往左移动,得研磨前述刀具过中心的长刃,一第二弹簧常态推前述刃端研磨座移至偏右,达到快速移位及自动复归,得研磨前述刀具没有过中心的长刃及短刃,以之单一个前述砂轮可研磨2至34mm直径及单、两或三刃以上的前述刀具,且可配合前述刀具尺寸调整排屑槽宽及中心静点宽度,达只需利用单一前述砂轮即可完成前述刀具的排屑槽、刀刃、后斜角研磨。其中,前述砂轮断面形成一阶面接一凸部再接一斜面的形状。其中,前述床台上设两个前后移动调整座及两个前后移动调整钮调整前述前后移动调整座前后移动,其中前述两个前后移动调整座上分别以两螺丝组接前述后斜角研磨座及前述刀刃研磨座,前述后斜角研磨座及前述刀刃研磨座一侧分别设一弧槽孔,得在前述后斜角研磨座及前述刀刃研磨座调转角度后以前述螺丝锁紧固定角度。其中,前述槽宽研磨座顶面形成一第一斜面,前述槽宽研磨座上贯穿斜设一第一刀具及夹具容置孔,前述第一刀具及夹具容置孔与前述第一斜面垂直设置,以使两者倾斜角度相同。其中,前述底座后方贯穿螺锁一宽度调整螺丝,前述底座前端组设前述拉动组件,其包括一压架固定至前述底座,一拉杆穿贯前述底座而螺锁至前述槽宽研磨座一内螺孔,前述拉杆另端抵于一压板,一螺锁件穿过前述压板而锁固至前述拉杆一螺孔固定,前述压板中段以一插销枢接至前述压架,以使前述压板压动前述拉杆拉引前述槽宽研磨座往前者。其中,前述槽宽调整组件包括一槽宽调整座固定至前述底座,一转轴螺丝将一槽宽调整钮限位至前述槽宽调整座,前述槽宽调整钮上设深度渐浅的卡槽,前述槽宽研磨座对应前述卡槽设有一顶针,前述顶针至对应的前述卡槽的距离即是前述排屑槽宽度。其中,前述刃端研磨座前面形成一第二斜面,前述刃端研磨座上贯穿斜设一第二刀具及夹具容置孔,前述第二刀具及夹具容置孔与前述第二斜面垂直设置,以使两者倾斜角度相同。其中,前述第二弹簧推前述刃端研磨座左侧,前述推动组件包含有一推架固定至前述立座,一推杆穿贯前述立座而螺锁至前述刃端研磨座一螺孔,前述推杆另端抵于一推板,前述推板前端以一销杆枢接至前述推架,以使前述推板压动前述推杆得推前述刃端研磨座右侧,以做为前述刀具过中心的长刃的研磨。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只需利用单一砂轮即可研磨2至34mm直径及单刃、两或三刃以上刀具,且可配合刀具尺寸以调整排屑槽宽及中心静点宽度,同时亦可达成排屑槽、刀刃及后斜角之多功能研磨,针对不同尺寸刀具可快速选择切换所需排屑槽宽,让其排屑更完善。附图说明图1是其一四刃刀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一实施例之左侧方向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一实施例之右侧方向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砂轮状态之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显示砂轮状态之侧视平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排屑槽研磨座之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排屑槽研磨座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排屑槽研磨座之平面剖示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槽宽调整动作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刀刃研磨座立体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刀刃研磨座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刀刃研磨座平面剖示图。附图标记10、床台;11、砂轮;111、阶面;112、凸部;113、斜面;12、前后移动调整座;13、前后移动调整钮;14、螺丝;15、螺丝;20、排屑槽研磨台;30、排屑槽研磨座;31、底座;311、滑槽;312、宽度调整螺丝;32、槽宽研磨座;321、内螺孔;322、第一斜面;323、第一刀具及夹具容置孔;324、顶针;33、拉动组件;331、压架;332、拉杆;3321、螺孔;333、压板;334、螺锁件;335、插销;34、第一弹簧;35、槽宽调整组件;351、槽宽调整座;352、转轴螺丝;353、槽宽调整钮;3531、卡槽;36、垫片;40、刀刃研磨座;41、立座;411、容置槽;42、刃端研磨座;421、第二斜面;422、第二刀具及夹具容置孔;423、螺孔;43、第二弹簧;44、推动组件;441、推架;442;推杆;443、推板;444、销杆;45;弧槽孔;50、后斜角研磨座;51、弧槽孔;60、刀具;61、过中心的长刃;62、长刃;63、短刃;A、排屑槽;B、刀刃;C、后斜角;L、滑移距离。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系包含有:一床台10,前述床台10上组设动力传动一砂轮11,前述砂轮11右前方之前述床台10上组设一刀刃研磨座40,以供刀具60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包括:一床台,前述床台上组设动力传动一砂轮,前述砂轮右前方之前述床台上组设一刀刃研磨座,以供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刀刃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前述砂轮左前方之前述床台上组设后斜角研磨座,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后斜角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异于前述床台的前述砂轮右上方组设有研磨三刃以上用的排屑槽研磨座,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排屑槽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异于前述床台的前述砂轮左上方组设有研磨单刃或两刃用的排屑槽研磨台,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排屑槽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其特征在于:前述排屑槽研磨座包括一底座设有一滑槽,一槽宽研磨座滑组至前述滑槽,一弹簧常态顶推前述槽宽研磨座于向后的位置,一拉动组件得连接拉动前述槽宽研磨座往前移位,达到快速移位及自动复归;一槽宽调整组件组于前述底座且调整限制前述槽宽研磨座滑移距离,其距离即是欲研磨的槽宽,前述槽宽研磨座顶面得枢设数垫片以供前述刀具短刃侧的槽宽研磨用;前述刀刃研磨座包括一立座设一容置槽,一刃端研磨座滑组至前述容置槽,一推动组件得推前述刃端研磨座往左移动,得研磨前述刀具过中心的长刃,一第二弹簧常态推前述刃端研磨座移至偏右,达到快速移位及自动复归,得研磨前述刀具没有过中心的长刃及短刃,以之单一个前述砂轮可研磨2至34mm直径及单、两或三刃以上的前述刀具,且可配合前述刀具尺寸调整排屑槽宽及中心静点宽度,达只需利用单一前述砂轮即可完成前述刀具的排屑槽、刀刃、后斜角研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具研磨机结构,包括:一床台,前述床台上组设动力传动一砂轮,前述砂轮右前方之前述床台上组设一刀刃研磨座,以供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刀刃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前述砂轮左前方之前述床台上组设后斜角研磨座,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后斜角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异于前述床台的前述砂轮右上方组设有研磨三刃以上用的排屑槽研磨座,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排屑槽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异于前述床台的前述砂轮左上方组设有研磨单刃或两刃用的排屑槽研磨台,以供前述刀具穿组及前述刀具之排屑槽接触前述砂轮进行研磨;其特征在于:前述排屑槽研磨座包括一底座设有一滑槽,一槽宽研磨座滑组至前述滑槽,一弹簧常态顶推前述槽宽研磨座于向后的位置,一拉动组件得连接拉动前述槽宽研磨座往前移位,达到快速移位及自动复归;一槽宽调整组件组于前述底座且调整限制前述槽宽研磨座滑移距离,其距离即是欲研磨的槽宽,前述槽宽研磨座顶面得枢设数垫片以供前述刀具短刃侧的槽宽研磨用;前述刀刃研磨座包括一立座设一容置槽,一刃端研磨座滑组至前述容置槽,一推动组件得推前述刃端研磨座往左移动,得研磨前述刀具过中心的长刃,一第二弹簧常态推前述刃端研磨座移至偏右,达到快速移位及自动复归,得研磨前述刀具没有过中心的长刃及短刃,以之单一个前述砂轮可研磨2至34mm直径及单、两或三刃以上的前述刀具,且可配合前述刀具尺寸调整排屑槽宽及中心静点宽度,达只需利用单一前述砂轮即可完成前述刀具的排屑槽、刀刃、后斜角研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研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砂轮断面形成一阶面接一凸部再接一斜面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具研磨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床台上设两个前后移动调整座及两个前后移动调整钮调整前述前后移动调整座前后移动,其中前述两个前后移动调整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继文林继国
申请(专利权)人:林继文林继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