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3993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所述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UV光解装置,以及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一个箱体、贯穿该箱体的喉管、与喉管进口端相连的收缩管、以及与喉管出口端相连的扩张管;所述喉管上沿周向等角度地开设有若干列通孔;所有通孔均位于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管道与箱体连通;所述扩张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UV光解装置的进口端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能够实现臭氧和有机废气迅速地均匀混合,提高了有机废气的处理效果。

Ozone combined with UV photolysis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zone combined UV photolysis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zone generator, a UV photolysis device and a mixer. The mixer comprises a box, a throat through the box, a contraction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throat inlet end, and a phase with the throat outlet end. Connected expansion pipe; the throat pipe is equipped with several rows of through holes at equal angles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all through holes are located in the box body; the outlet pipe of the ozone gener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x body; and the outlet end of the expans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end of the UV photolysis device through the pipe. The ozone combined with UV photolysis waste gas treatment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rapid and uniform mixing of ozone and organic waste gas, and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organic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以及UV光解对于处理有机废气效果明显,且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3045U的专利)将两项技术方案串联以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将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管道直接连接至UV光解装置的进口亿,而实际工业生产中,有机废气流速很大,经过UV光解装置所需时间大约不到2秒,因此,即使在UV光解装置的进口端通入臭氧,有机废气处理与臭氧并未得到充分接触便被排出UV光解装置,因此处理效果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有机废气和臭氧接触不充分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UV光解装置,以及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一个箱体、贯穿该箱体的喉管、与喉管进口端相连的收缩管、以及与喉管出口端相连的扩张管;所述喉管上沿周向等角度地开设有若干列通孔;所有通孔均位于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管道与箱体连通;所述扩张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UV光解装置的进口端连通。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收缩管的出口端与喉管的进口端通过两块第一法兰连接,喉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通过两块第二法兰连接。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喉管中设置一个导流器,该导流器包括一根芯轴,芯轴的一端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有一块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位于两块第一法兰之间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芯轴插入喉管中并与喉管同轴地设置。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芯轴邻近收缩管的那一端设置有一段圆锥。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芯轴为空心轴。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芯轴邻近扩张管的那一端设置有三根支撑杆,任意两根支撑杆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每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喉管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一段圆筒、两块分别设置在圆筒两端的端板、以及设置在圆筒上的进口接管;所述喉管的两端分别从两块端板向外伸出;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管道与所述进口接管连接。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每个通孔尺寸相对,且每个通孔均为外大内小的锥孔。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混合器,使得臭氧和有机废气在进入UV光解装置之前便进行混合,延长了臭氧和有机废气的接触时间,提高了臭氧的预处理效果。位于箱体内的那段喉管的管壁上均匀地开设有若干通孔,从而使得臭氧均匀地的进入到喉管中,使得臭氧和有机废气迅速混合,进一步提高了臭氧的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S1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喉管和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S2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中,导流体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为了便于观察,图2中仅画出箱体、喉管和导流器。附图仅用于解释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原理,与实际产品并不成比例。所述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1,UV光解装置3,以及混合器;所述混合器包括一个箱体24、贯穿该箱体的喉管22、与喉管进口端相连的收缩管21、以及与喉管出口端相连的扩张管23;所述喉管上沿周向等角度地开设有若干列通孔220;所有通孔均位于箱体内(换言之,仅位于箱体内的那段喉管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臭氧发生器1的出口管道12与箱体24连通;所述扩张管23的出口端通过管道31与UV光解装置的进口端连通。上述臭氧发生器和UV光解装置本身是现有技术,因此附图并未画出其具体的结构。此外,附图4还可以看出,喉管上每一列中的各个通孔是等距地设置,这样使得喉管上的通孔均匀地布置。实际使用时,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的上游或者下游设置有一台风机(图中未示出,在风机的作用下,有机废气从混合器的收缩管的进口端(图示为左端)进入,而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输送至箱体内,有机废气进过喉管时速度加快产生负压,将臭氧吸入到喉管内并相互接触,即,臭氧起到了预处理的作用。由于各个通孔均匀地布置,因此臭氧能够均匀地与有机废气结合,从而提高了臭氧对有机废气的预处理效果;进一步地,有机废气进入UV光解装置中后得到进一步处理,从而形成无害气体被排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风机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为实际应用中,为了实现气体(有机废气)的流动,采用风机等设备仅是一般设置,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收缩管21的出口端与喉管22的进口端通过两块第一法兰81连接,喉管22的出口端与扩张管23的进口端通过两块第二法兰82连接。上述法兰连接便于安装,也便于后续拆卸、维护等。进一步地,当混合器尺寸较大时,臭氧穿过通孔后难以到达喉管中心位置,可以作以下改进:所述喉管22中设置一个导流器,该导流器包括一根芯轴51,芯轴的一端(图示为左端,对应喉管进口端)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杆52连接有一块第三法兰53;所述第三法兰53位于两块第一法兰81之间并通过螺栓连接(图4中仅画出一块第一法兰,未画出与收缩管连接的那块第一法兰),所述芯轴插入喉管中并与喉管同轴地设置。这样设置使得喉管的中部被芯轴阻挡,因此废气进入喉管后被只能流到芯轴与喉管内壁之间的空间,从而进一步便于有机废气和臭氧之间的迅速混合。由于连接杆通常仅设置为2根~3根(优选为2根连接杆),并不会对有机废气造成阻挡。如图4所示,芯轴的长度应当足够长,以保证每个通孔的轴向都能指向芯轴,这样才能保证有机废气和臭氧在芯轴与喉管内壁之间的空间混合。进一步地,所述芯轴51邻近收缩管的那一端(图示为左端)设置有一段圆锥55,如图4所示,圆锥的尖端朝向收缩管。由于圆锥的导向作用,有机废气经过圆锥时比直接经过芯轴时受到的阻力减小。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了降低芯轴的重量,所述芯轴51可以设为空心轴。设备尺寸较大时,喉管、芯轴也会相应地设计得较长,为了并芯轴的末端(图示为右端)过分下垂,可以作作如下改进:所述芯轴51邻近扩张管的那一端设置有三根支撑杆54,任意两根支撑杆54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每根支撑杆的端部与喉管的内壁间隙配合;由于是间隙配合,使得芯轴和支撑杆能够顺利插入喉管中;一旦芯轴的末端开始下垂,有一根或两根支撑杆会与喉管内壁的下半部分接触,从而避免芯轴的末端继续下垂,这样保证芯轴基本上仍然与喉管处于同轴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箱体24包括一段圆筒241、两块分别设置在圆筒两端的端板242、以及设置在圆筒上的进口接管249;所述喉管的两端分别从两块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UV光解装置,以及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包括一个箱体、贯穿该箱体的喉管、与喉管进口端相连的收缩管、以及与喉管出口端相连的扩张管;所述喉管上沿周向等角度地开设有若干列通孔;所有通孔均位于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管道与箱体连通;所述扩张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UV光解装置的进口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UV光解装置,以及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包括一个箱体、贯穿该箱体的喉管、与喉管进口端相连的收缩管、以及与喉管出口端相连的扩张管;所述喉管上沿周向等角度地开设有若干列通孔;所有通孔均位于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口管道与箱体连通;所述扩张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UV光解装置的进口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收缩管的出口端与喉管的进口端通过两块第一法兰连接,喉管的出口端与扩张管的进口端通过两块第二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联合UV光解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中设置一个导流器,该导流器包括一根芯轴,芯轴的一端通过至少两根连接杆连接有一块第三法兰;所述第三法兰位于两块第一法兰之间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芯轴插入喉管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绿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