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旭军专利>正文

手袋充气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9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拉链的手袋式充气伞,其伞面由气胎伞骨来支撑,伞杆伸可多节,缩可一节,伞杆与伞的固体顶盖组成一个充气装置。使用时依靠伞杆的往返运动可为气胎伞骨充气,从而使伞面张开,不用时将放气阀门打开,将伞杆缩为一节,最后拉合设置在伞面上的拉链,伞面本身的一部分便成为手袋的外包装,伞杆上的手环成为手袋的手环,使一柄硕大的伞转眼成为一个又轻便、又美观、又易携带的小巧手提袋。(*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拉链、可充气、无固体伞骨的手袋式晴雨伞。目前,市售伞的缺点是由于有固体伞骨而使睛雨伞的体积较大,不易携带,而且价格也略微偏高。就是中国专利局90年9月12日公告的CN2061780U充气折叠伞也有伞柄较长,没有拉链,携带不便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一种美观,无固体伞骨,体积小,极易携带的手袋式充气伞,它不仅可手提装物,也可放置在随身的挎包或衣袋内,也可为我国大量出口一次性无污染便携伞提供可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选料上,伞面以抗拉强度大的塑料布为主,伞杆以光滑坚硬的塑料为主,在制作安装上,由伞杆上面的第一节组成伞顶盖,将伞面热压在伞盖上,同时气胎伞骨也一次热压成型,伞杆除顶部第一节外,以下各节竖凹槽应直通顶部,将除最底部一节外的每节凸点嵌入下节的竖凹槽后,从顶部封闭竖凹槽,直到横凹槽处为止。在结构组成上,伞面上的外环气胎伞骨,径向气胎伞骨和内环气胎伞骨与放气阀门、充气阀门和充气室相通,充气皮碗与伞杆的第二节顶部连为一体,上有进气阀门,伞杆的每上一节外侧的底部都有两个凸点,每下一节内部都有两条相互连通的滞凹槽,横凹槽和竖凹槽,这两个凸点就镶嵌在这两条凹槽内。在使用上,先将拉链拉开,关闭放气阀,再拉动第二节伞杆使充气皮碗在充气室内运动,气体即由进气阀门进入充气室,再由充气室经充气阀门进入各气胎伞骨,整个伞面被撑起,而后旋一下伞杆,使凸点底部横凹槽进入竖凹槽内,拉动伞杆并沿刚才旋转的方向继续旋动伞杆一下,则凸点经上部横凹槽进入滞凹槽内锁定,伞进入使用状态;不用时,先打开放气阀门放掉气胎伞骨中的气体,伞面降下,再将伞杆略向上提,同时向与撑伞时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旋动一下,而后将伞杆收缩为一节,并继续沿同样方向旋一下伞杆,伞杆锁定,再以伞杆为中心,将伞面绕叠在伞杆上,留出拉链并将其拉合,将伞杆的叠起部包在里面,手柄环露在外面,成为一个手袋。这样就达到了使用安全,制作简便,携带方便且价格低廉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从根本上克服了现在伞由于固体伞骨的存在而使伞体过大,不易携带,且制作复杂,价格偏高的缺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直视图。图2是本技术伞面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每节伞杆的外形构造图。图4是本技术除第一节以外每节伞杆的纵剖面构造图。图5是本技术除第一节以外每节伞杆的横切面构造图。图6是本技术的充气原理图。图中1,外环气胎伞骨2,径向气胎伞骨3、多节伞杆4、进气阀门5、充气室6、放气阀门7,充气阀门8,硬塑伞顶盖9,内环气胎伞骨10,拉链11,凸点12,滞凹槽13,横凹槽14,竖凹槽15,伞顶盖气体通道16,充气皮碗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外环气胎伞骨(1)通过径向气胎伞骨(2)与内环气胎伞骨(9)相接,内环气胎伞骨(9)经硬塑伞顶盖(8)内的伞顶盖气体通道(15)(见图6)和充气阀门(7)及充气室(5)相通。在放气阀门(6)关闭的状态下,拉动伞杆(3),气体便经进气阀门(4)进入充气室(5)内,再推动伞杆(3),则充气皮碗(16)(见图6)向上运动,因进气阀门(4)与充气阀门(7)均为防冻气门蕊式的阀门,只能进气,不能出气,所以气体在充气皮碗(16)的推动下,经充气阀门(7)进入气胎伞骨。重复以上运动,则气胎伞骨被充足气体,对伞面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伞面张开。这时将多节伞杆(3)经旋动后拉成长杆,再经旋动可至锁定的使用状态,那么,它是如何锁定的呢?如图3、图4、图5所示,当旋动伞杆(3)时,凸点(11)即从底部横凹槽(13)处进入到竖凹槽(14)内,拉动伞杆(3),凸点(11)到达顶部横凹槽(13)处,经旋动即进入滞凹槽(12)内,滞凹槽(12)是略低于横凹槽(13)的凹槽,它的功能是防止因伞面的幌动而使凸点(11)经横凹槽(13)滑回到竖凹槽(14)内。在不用伞时,将放气阀门(6)打开,此阀门为煤气灶喷咀式的阀门,上有小勾,以便撑伞时上面挂一些小物品等,这时气体由各气胎伞骨内跑出,伞面降下,将伞杆(3)经旋动后压缩为一节,再把伞面绕叠在伞杆(3)上,如图2所示,拉合拉链(10),整个伞便成为一个手袋。权利要求1.一种带拉链的手袋式充气伞,其特征在于,伞面上有一条拉链10,支撑骨架为气胎伞骨(1,2,9),伞杆3为多节伞杆,其中每节伞杆内有凹槽(12,13,14),外有凸点11,使它们彼此相接,可伸可缩,在充气装置中,安装的充气阀门7与进气阀门4均是自行车防冻气门芯式的阀门,放气阀门6为煤气灶喷气咀式的阀门,且有小勾。专利摘要一种带拉链的手袋式充气伞,其伞面由气胎伞骨来支撑,伞杆伸可多节,缩可一节,伞杆与伞的固体顶盖组成一个充气装置。使用时依靠伞杆的往返运动可为气胎伞骨充气,从而使伞面张开,不用时将放气阀门打开,将伞杆缩为一节,最后拉合设置在伞面上的拉链,伞面本身的一部分便成为手袋的外包装,伞杆上的手环成为手袋的手环,使一柄硕大的伞转眼成为一个又轻便、又美观、又易携带的小巧手提袋。文档编号A45B19/02GK2215844SQ94223638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2日专利技术者邱旭军 申请人:邱旭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拉链的手袋式充气伞,其特征在于,伞面上有一条拉链10,支撑骨架为气胎伞骨(1,2,9),伞杆3为多节伞杆,其中每节伞杆内有凹槽(12,13,14),外有凸点11,使它们彼此相接,可伸可缩,在充气装置中,安装的充气阀门7与进气阀门4均是自行车防冻气门芯式的阀门,放气阀门6为煤气灶喷气咀式的阀门,且有小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旭军
申请(专利权)人:邱旭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