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晖专利>正文

建筑物雨水回收过滤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3775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与收集过滤再利用装置,它包括水箱、建筑物雨水泄水管、总节门、走水管、水位控制管、沉淀排污管等相互连接构成系统,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容易,尤其适宜缺水国家及城市,效益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水环保装置,尤其是能够储存利用雨水。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建筑物雨水都经建筑物雨水泄水管排到街道,再经市政排水管网排掉,浪费水资源,即 使进行—次处理,又增加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能收集利用雨水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该装 置不但能收集雨水,而且能减少雨季城市积水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箱进水口与建筑物雨水泄水管相连,水箱走水管 与用水地相连,走水管下部设有沉淀排污管,水箱水位控制管根据水位布置。当有降雨时,雨水在水位差作用下经建筑物泄水管流入水箱,当雨水收集量超过水位控制管口时,多 余的雨水经水位控制管排到街上。过滤过程水箱内雨水中杂质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经总节门、走水管 进入沉淀排污管中,较干净的雨水经走水管支路流入用水地,污物可以在水箱雨水排空后或将总节门关闭 时定期打开沉淀排污管口清除沉淀物。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可以收集利用雨水这天然中水,并可以减少雨季城市积水问题,提供应急水 源,结构简单易维护。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结构图。图2是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第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3、图4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结构图。图中l.水箱,2.建筑物雨水泄水管,3.水位控制管,4.总节门,5.走水管,6.沉淀排污管。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说明图1中,水箱U)设置在建筑物内顶层楼梯间上方富余空间,建筑物泄水管,(2)穿墙与水箱(1) 连接,水位控制管(3)控制水位,并引到户外地面处,走水管(5)经总节门(4)与水箱底部相连,沉 淀排污管(6)装在走水管下端,这样可以利用水箱的高水位落差,对走水管分支用户直接供水。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由多个建筑物泄水管(2)对大水箱(1)进行供雨水,水箱(1)设置建筑物 内外均可,在允许范围内水箱尽量高布置,既要保证泄水管(2)利用落差供水箱(1)雨水,乂要兼顾水 箱内水位落差供用户,水位控制管(3)可以布置在水箱内,也可以安装在水箱(1)的侧面,并可以采用 多根布置。在图3、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没有雨水泄水管的建筑物可以加装板或水槽,连接水箱进行 收集雨水,其他结构与上述相同。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水箱、建筑物雨水泄水管、总节门、走水管、沉淀排污管和水位控制管按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水箱进水口与建筑物雨水泄水管相连,出水管与用水地相通,出水管下端设置沉淀排污管,水箱水位控制管根据水位布置。2. 根据权利耍求1所述的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水箱在允许范围内高布置,依据当地气候 及建筑物内外空间选择室内或室外放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水箱形状根据布置情况设计成漏斗形状。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建筑物多个雨水泄水管与1个大水箱连接。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雨水冋收再利用装置,其特征是无雨水泄水管的建筑物加装板或水槽,连 接水箱。..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与收集过滤再利用装置,它包括水箱、建筑物雨水泄水管、总节门、走水管、水位控制管、沉淀排污管等相互连接构成系统,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容易,尤其适宜缺水国家及城市,效益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文档编号E03B3/00GK201056715SQ20072009513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日专利技术者晖 韩 申请人:晖 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物雨水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水箱、建筑物雨水泄水管、总节门、走水管、沉淀排污管和水位控制管按顺序连接,其特征是:水箱进水口与建筑物雨水泄水管相连,出水管与用水地相通,出水管下端设置沉淀排污管,水箱水位控制管根据水位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晖
申请(专利权)人:韩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