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54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包括有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气体能量储存区、用户管网、市政管网和变频水泵,它还包括有恒压区、气体逆压止回装置、补偿平衡装置和补水连管;通过本技术方案,可尽量的将气体集中在高压补水区及与高压补水区相连通的气体能量储存区中,将气体体积压缩更小,充分利用补水区内的有效容积,以增大水的调节量;同时使气体远离补水管路,避免带走气体,出现气体损失;由高压补水区到低压补水区,再由低压补水区到恒压区补水,大大减少水的压力冲击力;变频水泵只从恒压区进行取水,减少了对市政管网的瞬间压力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无负压供水设备和用户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层建筑供水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增压分 腔补水稳压补偿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无负压供水设备中,为了更好的防止出现负压现象对供水设 备设置补水罐,密闭的补水罐中存有一定的空气,这些空气占据一定的补水 罐空间,大大降低了补水罐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在补水量较大时补水罐中的 空气会混同补偿水一起进入用户管网,使用户管网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通过本技术 方案,在不增加补偿罐体积的情况下,减少了空气占用空间,增大了补偿能 力,杜绝了气体与水混合的不利现象,杜绝了压力冲击现象,从而弥补现有 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增压分腔补水 稳压补偿器,包括有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气体能量储存区、用户管网、 巿政管网和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的出水端与用户管网相连,气体能量储 存区设置在高压补水区的顶部,它还包括有恒压区、气体逆压止回装置、补 偿平衡装置和补水连管,所述恒压区的上部与巿政管网相连,恒压区的下部 与变频水泵的入水端相连,所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和补偿平衡装置分别设置 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补水连管的一端与低压补水 区相连通,补水连管的另一端与恒压区相连通。所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是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上部设有一个 连接管,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由低压补水区向高压补水区方向导通的单向阀。补偿平衡装置是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下部设置有一个通水管, 所述通水管的两端分别与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水 管上设置有由高压补水区向低压补水区方向导通的减压阀。本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用户管网正常工作时,用户管网的水经减压 后,对低压补水区内进行蓄水,低压补水区中的空气经气体逆压止回装置被 挤入高压补水区中,低压补水区补满水后,再将用户管网的水不经减压直接 进入高压补水区中,高压补水区内的空气在高压作用下被压缩成较小的体 积,进入到气体能量储存区中;当市政管网出现供水不足时,低压补水区通 过补水连管对恒压区进行补水,以满足变频水泵的需要,高压补水区内的水 经过补偿平衡装置将水减压后,补充到低压补水区中。本技术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技术方 案,可尽量的将气体集中在高压补水区及与高压补水区相连通的气体能量储 存区中,将气体体积压缩更小,充分利用补水区内的有效容积,以增大水的调节量;同时使气体远离补水管路,避免带走气体,出现气体损失;由高压 补水区到低压补水区,再由低压补水区到恒压区补水,大大减少水的压力冲 击力;变频水泵只从恒压区进行取水,减少了对巿政管网的瞬间压力冲击,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无负压供水设备和用户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低压补水区、2巿政管网、3单向阀、4连接管、5恒压区、6 气体能量储存区、7高压补水区、8用户管网、9变频水泵、IO减压阀、11 补水连管、12通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l所示,本技术涉及的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包括有高压补水区7和低压补水区1、气体能量储存区6、用户管网8、巿政管网2和变频水泵9,所述变频水泵9的出水端与用户管网8相连,气体能量储存 区6设置在高压补水区7的顶部,它还包括有恒压区5、气体逆压止回装置、 补偿平衡装置和补水连管11,所述恒压区5的上部与巿政管网2相连,恒 压区5的下部与变频水泵9的入水端相连,所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和补偿平 衡装置分别设置在高压补水区7和低压补水区1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补水连 管11的一端与低压补水区l相连通,补水连管11的另一端与恒压区5相连 通。所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是在高压补水区7和低压补水区1的上部设有一 个连接管4,在连接管4的两端分别与高压补水区7和低压补水区1的内部 相连通,所述连接管4上设置有由低压补水区1向高压补水区7方向导通的 单向阀3。补偿平衡装置是在高压补水区7和低压补水区1的下部设置有一个通水 管12,所述通水管12的两端分别与高压补水区7和低压补水区1的内部相 连通,所述通水管12上设置有由高压补水区7向低压补水区1方向导通的 减压阀1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 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包括有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气体能量储存区、用户管网、市政管网和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的出水端与用户管网相连,气体能量储存区设置在高压补水区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恒压区、气体逆压止回装置、补偿平衡装置和补水连管,所述恒压区的上部与市政管网相连,恒压区的下部与变频水泵的入水端相连,所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和补偿平衡装置分别设置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补水连管的一端与低压补水区相连通,补水连管的另一端与恒压区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是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上部设有一个连接管, 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接管 上设置有由低压补水区向高压补水区方向导通的单向阀。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补 偿平衡装置是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下部设置有一个通水管,所述通 水管的两端分别与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通水管上设 置有由高压补水区向低压补水区方向导通的减压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的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包括有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气体能量储存区、用户管网、市政管网和变频水泵,它还包括有恒压区、气体逆压止回装置、补偿平衡装置和补水连管;通过本技术方案,可尽量的将气体集中在高压补水区及与高压补水区相连通的气体能量储存区中,将气体体积压缩更小,充分利用补水区内的有效容积,以增大水的调节量;同时使气体远离补水管路,避免带走气体,出现气体损失;由高压补水区到低压补水区,再由低压补水区到恒压区补水,大大减少水的压力冲击力;变频水泵只从恒压区进行取水,减少了对市政管网的瞬间压力冲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无负压供水设备和用户管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档编号E03B11/00GK201065548SQ20072016956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4日专利技术者兵 柳, 田海平 申请人: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增压分腔补水稳压补偿器,包括有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气体能量储存区、用户管网、市政管网和变频水泵,所述变频水泵的出水端与用户管网相连,气体能量储存区设置在高压补水区的顶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恒压区、气体逆压止回装置、补偿平衡装置和补水连管,所述恒压区的上部与市政管网相连,恒压区的下部与变频水泵的入水端相连,所述气体逆压止回装置和补偿平衡装置分别设置在高压补水区和低压补水区的上部和下部,所述补水连管的一端与低压补水区相连通,补水连管的另一端与恒压区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平柳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威派格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