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杀虫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00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蔬菜杀虫板,由塑料丝布、麦芽酚、壳聚糖和噻虫嗪组成,所述塑料丝布由丝径为0.8mm的复合单丝按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织方式连续编织而成,复合单丝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麦芽酚和壳聚糖。该杀虫板既能有利于实现保护天敌昆虫的同时,又能诱杀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且杀虫效果好,能够实现蔬菜作物非接触性化学农药防治。

A vegetable insecticide boar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getable insecticidal board, which is composed of plastic silk cloth, maltol, chitosan and thiamethoxazine. The plastic silk cloth is composed of composite monofilament with a diameter of 0.8mm, which is continuously woven by plain weaving method according to warp and weft lines.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monofilament is adsorbed with thiabendazine, maltol and chitosan. The insecticidal board can not only protect natural enemy insects, but also trap and kill aphids, whitefly, whitefly and other pests. It has good insecticidal effect and can realize non-contact chemical pesticide control of vegetable cr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蔬菜杀虫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蔬菜杀虫板,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的杀虫板,且能最大限度保护天敌,属于植物保护

技术介绍
目前,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用粘虫板诱杀害虫是不可缺少的绿色防控措施。传统的色板具有以下难以克服的弊端:(1)传统的色板两面涂热络不干胶,如常规黄色杀虫板,粘满害虫后不能重复使用,易造成资源浪费,且造成环境污染。(2)传统的色板对天敌昆虫有一定的杀伤力,不利于保护天敌。(3)传统的色板诱杀害虫只能作为化学防治的辅助手段,不能杜绝化学杀虫药剂的使用,特别是难以实现蔬菜作物非接触性化学农药防治。同时,生产上还无法实现化学防治与释放天敌昆虫协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诱杀蚜虫、粉虱的杀虫板,既能有利于实现保护天敌昆虫的同时,又能诱杀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且杀虫效果好,能够实现蔬菜作物非接触性化学农药防治。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蔬菜杀虫板,由塑料丝布(1)、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组成,塑料丝布(1)长30-40cm、宽20-25cm;所述塑料丝布(1)由丝径为0.8mm的复合单丝(4)按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织方式连续编织而成,复合单丝(4)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复合单丝(4)的表面多次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复合单丝(4)由聚四氟乙烯、纳米氧化硅、黄色母料为原料制作而成,聚四氟乙烯、纳米氧化硅、黄色母料的质量比为20:2:1,复合单丝(4)制作步骤如下:1)将聚四氟乙烯、黄色母料、纳米氧化硅在挤出机中混匀、捏合,制成混合物;2)将步骤1)中捏合的混合物作为绞股挤出;3)将步骤2)中挤出的绞股拉伸成直径0.8mm的复合单丝(4)。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复合单丝(4)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具体步骤如下:1)将25%的噻虫嗪配制成800倍水溶液;2)再向上述水溶液中分别加入麦芽酚、壳聚糖,使麦芽酚、壳聚糖均呈饱和状态,制成噻虫嗪、麦芽酚和壳聚糖混合水溶液;3)将编制好的塑料丝布放入步骤2)配制的混合水溶液中浸制2-3小时,复合单丝(4)微孔的表面吸附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4)捞出后在15-20℃条件下阴干即成。再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复合单丝(4)的表面多次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具体步骤如下:1)每次杀虫板连续悬挂20-30天后,将杀虫板摘下;2)用清水将摘下的杀虫板洗净后,放入35-40℃的温水浸泡30分钟,活化塑料丝布(1)中复合单丝的吸附能力;3)将25%的噻虫嗪配制成800倍水溶液,再分别加入麦芽酚、壳聚糖,使麦芽酚、壳聚糖均呈饱和状态,制成噻虫嗪、麦芽酚和壳聚糖混合水溶液;4)将步骤2)中经活化处理的塑料丝布(1)放入步骤3)配制的混合水溶液中浸制2-3小时,复合单丝(4)微孔的表面吸附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5)捞出后在15-20℃条件下阴干即成。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杀虫板诱杀蚜虫、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能够有效降低虫口密度,完全能够实现蔬菜作物非接触性化学农药防治。(2)该杀虫板对天敌昆虫几乎没有杀伤力,有利于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可实现杀虫板和天敌协同使用。(3)该杀虫板能够实现蔬菜作物非接触性化学防治。(4)该杀虫板能够实现药剂防治与释放天敌协同使用。(5)该杀虫板可实现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安全高效;省时、省工、省力。(6)该杀虫版可用于番茄褪绿病毒病的防控,防控效果十分理想,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为1.4%-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蔬菜杀虫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复合单丝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线丝布,2-噻虫嗪,3-麦芽酚和壳聚糖,4-复合单丝。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蔬菜杀虫板,由塑料丝布(1)、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组成,塑料丝布(1)长30-40cm、宽20-25cm。所述塑料丝布(1)由丝径为0.8mm的复合单丝(4)按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织方式连续编织而成,复合单丝(4)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复合单丝(4)由具有微孔的聚四氟乙烯、纳米氧化硅、黄色母料构成,聚四氟乙烯、纳米氧化硅、黄色母料的质量比为20:2:1,首先将聚四氟乙烯、黄色母料、纳米氧化硅在挤出机中混匀、捏合,将该捏合混合物作为绞股挤出,然后将其拉伸成直径0.8mm的黄色具有微孔的复合单丝(4)。将25%的噻虫嗪配制成800倍水溶液,再分别加入麦芽酚、壳聚糖,使麦芽酚、壳聚糖均呈饱和状态,制成噻虫嗪、麦芽酚和壳聚糖混合水溶液,将编制好的塑料丝布放入用上述方法配制的溶液中浸制2-3小时,在具有微孔的复合单丝(4)微孔的表面吸附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捞出后在15-20℃条件下阴干即成。每次蔬菜杀虫板连续悬挂20-30天后,可将其摘下用清水洗净后,放入35-40℃的温水浸泡30分钟,活化塑料丝布(1)中复合单丝的吸附能力,再放入上述噻虫嗪、麦芽酚和壳聚糖的混合水溶液中浸制2-3小时,捞出后在15-20℃条件下阴干可再次悬挂使用。试验1:在同一日光温室番茄进行烟粉虱防治试验,防治面积和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每张蔬菜杀虫板与常规黄色杀虫板诱杀面积相同,总用量相同,667m2均均匀悬挂30-40张。供试番茄品种不抗褪绿病毒病。据调查:蔬菜杀虫板的试验区未造成烟粉虱危害,常规黄色杀虫板试验区烟粉虱危害达52.7%。整个生育期内调查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情况,蔬菜杀虫板的试验区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为3.6%;而常规黄色杀虫板试验区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为21.1%。试验2:在同一日光温室进行杀虫板和释放天敌协同使用防治烟粉虱试验,将日光温室一分为三,1/3采用蔬菜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1/3采用常规黄色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1/3不采用任何防治措施。两种杀虫板的诱杀面积相同,释放丽蚜小蜂的数量也相同。供试番茄品种不抗褪绿病毒病。据调查:释放丽蚜小蜂20天后常规黄色杀虫板能够杀死了1/3左右的丽蚜小蜂,未见蔬菜杀虫板杀死丽蚜小蜂。整个生育期内调查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情况,蔬菜粉虱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的试验区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为1.8%;常规黄色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试验区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为14.7%;不采用任何防治措施试验区番茄褪绿病毒病发生率为42.1%。试验3:在同一日光温室进行杀虫板和释放天敌协同使用防治烟粉虱试验,将日光温室一分为五,种植作物均为番茄,供试品种不抗褪绿病毒病。处理1:1/5采用蔬菜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处理2:1/5采用无麦芽酚和壳聚糖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处理3:1/5采用无麦芽酚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处理4:1/5采用无壳聚糖杀虫板+释放丽蚜小蜂。处理5:1/5不采用任何防治措施。4种杀虫板的诱杀面积相同,释放丽蚜小蜂的数量也相同。无麦芽酚和壳聚糖杀虫板:由塑料丝布、噻虫嗪组成,塑料丝布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蔬菜杀虫板,其特征在于:由塑料丝布(1)、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组成,塑料丝布(1)长30‑40cm、宽20‑25cm;所述塑料丝布(1)由丝径为0.8mm的复合单丝(4)按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织方式连续编织而成,复合单丝(4)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复合单丝(4)的表面多次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蔬菜杀虫板,其特征在于:由塑料丝布(1)、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组成,塑料丝布(1)长30-40cm、宽20-25cm;所述塑料丝布(1)由丝径为0.8mm的复合单丝(4)按经线和纬线采用平织方式连续编织而成,复合单丝(4)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复合单丝(4)的表面多次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杀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丝(4)由聚四氟乙烯、纳米氧化硅、黄色母料为原料制作而成,复合单丝(4)制作步骤如下:1)将聚四氟乙烯、黄色母料、纳米氧化硅在挤出机中混匀、捏合,制成混合物;2)将步骤1)中捏合的混合物作为绞股挤出;3)将步骤2)中挤出的绞股拉伸成直径0.8mm的复合单丝(4)。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杀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单丝(4)的表面吸附有噻虫嗪(2)、麦芽酚和壳聚糖(3),具体步骤如下:1)将25%的噻虫嗪配制成800倍水溶液;2)再向上述水溶液中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俊洋朱慧张强王冠杰国家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寿光蔬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