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及发菌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2938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食用菌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包括链板输送机、单方位刺孔装置、多方位刺孔装置、称重装置和分选装置;所述链板输送机构成一输送闭环。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食用菌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的有益效果为:(1)以链板输送机作为发菌培养架,不需要翻堆,降低人员劳动强度,避免因翻堆而造成菌棒损坏或杂菌污染;(2)实现一次刺孔、二次刺孔和分选的自动化,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菌棒损坏或杂菌污染;(3)根据称重装置对菌棒的称重判断其转色是否完成,判断方法简单易行、可靠度高,能够有效提高香菇产量。

A culture line and culture method for edible fungus bagg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dible fungus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fungus culture line for edible fungus bag cultivation, which comprises a chain plate conveyor, a single-direction puncture device, a multi-direction puncture device, a weighing device and a sorting device; the chain plate conveyor mechanism is a conveying closed loop.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bacterium culture lin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dible fungi bags in the invention are as follows: (1) the chain plate conveyor is used as the bacterium culture rack, which does not need to turn over the pile,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personnel, avoids the damage of the bacterium stick or the contamination of the miscellaneous fungi caused by turning over the pile; (2)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of one-time, two-time and sorting Reduc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void rod damage or contamination; (3) According to the weighing devi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rod color conversion is completed, the method is simple, reliable,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yield of Lentinus ed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及发菌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食用菌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及发菌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香菇袋料栽培工艺流程为:原料准备-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转色-出菇管理-采收。原料准备:选用木屑、麸皮、石膏、尿素、糖、过磷酸钙等,按照一定的配比混合并搅拌均匀。装袋:将原料装入塑料袋,形成菌棒。灭菌:采用高压蒸汽对菌棒灭菌。接种:菌棒多采用侧面打孔接种,可在接种室或接种箱中进行。先对接种室进行消毒,接种按无菌操作进行,将菌棒置于接种室中,在菌棒上打接种孔,将香菇菌种填入接种孔中。发菌培养:将接种后的菌棒运送至发菌室,发菌室要干净、无污染源、干燥、通风、遮光等,温度控制在28℃以下,菌棒进入发菌室之前要对发菌室消毒杀菌、灭虫,地面撒石灰。菌棒横竖交叉堆垒,为防止“烧菌”,发菌培养阶段需进行4~5次翻堆,每隔7~10天翻堆一次。为防止菌丝缺氧,菌棒接种后20~35天进行第一次刺孔,此时菌丝需氧量较少,只需在菌棒的每个接种口周围刺孔数个;菌棒接种后40~55天进行第二次刺孔,此时菌丝需氧量较多,需在菌棒的外圆面刺数排孔进行通气。在整个发菌培养过程中,发菌室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转色:转色是菌棒表层菌丝内多酚氧化酶氧化“褐变”的结果,在菌棒的表面形成具有一定韧性的褐色菌膜,代替椴木树皮,起保湿作用;否则,出菇困难,转色完成后将菌棒运送到出菇室。菌种接种后约62~72天后开始转色,早熟的品种80天左右转色完成,中熟的品种100天左右转色完成,晚熟的品种120天左右转色完成。出菇管理:在出菇室对菌棒进行脱袋,脱袋时的气温要在15~25℃,以20℃为宜。脱袋后的菌棒要防止太阳晒和风吹,出菇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75%~85%。脱袋后,出菇室的温度控制在18~23℃,昼夜之间要有5~10℃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90%左右,3~4天菌柱表面褐色的菌膜就会出现白色的裂纹,不久就会长出菇蕾,菇蕾分化出以后,进入子实体生长发育期。采收:当香菇菌盖直径5~8cm左右,菌盖生长到将要开伞时应及时进行采收,采收时,拇指和食指捏住菌柄基部旋转摘下,防止菌柄断裂,对于畸形菇也应及早采收。每采收完一潮菇,需对菌棒注水。现有的香菇袋料栽培工艺的缺点为:(1)发菌培养阶段需进行两次翻堆和刺孔增氧,现有的翻堆和刺孔增氧均由人工完成,或者需人工将菌棒搬放到刺孔机上刺孔,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导致杂菌污染或菌棒损坏;(2)由人工肉眼观察判断转色是否完成,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还存在较大的误差,易导致未完成转色的菌棒进入出菇室进行出菇管理,由于发菌室和出菇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度都不同,未完成转色的菌棒进入出菇室会影响香菇产量;转色完成后人工将菌棒由发菌室搬运至出菇室,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易导致杂菌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链板输送机作为培养架的食用菌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量、避免杂菌污染或菌棒损坏。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包括链板输送机、单方位刺孔装置、多方位刺孔装置、称重装置和分选装置;所述链板输送机构成一输送闭环,所述链板输送机设有两条并排间隔设置的链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单方位刺孔装置包括第一刺孔支架、第一针板、第一针板驱动气缸和退针板;所述第一针板和退针板均位于链板输送机的上方,所述第一针板可竖直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刺孔支架上,所述第一针板上设有第一刺孔针;所述第一针板驱动气缸安装在第一刺孔支架上并用于驱动第一针板竖直滑动;所述退针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框,所述退针板位于第一针板的下方并与第一针板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所述第一针板与退针板之间设有退针弹簧。采用本技术方案,由于退针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框,因此能避免与菌棒的接种口接触,防止杂菌污染。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多方位刺孔装置包括第二刺孔支架和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第二针板和第二针板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针板上设有第二刺孔针,所述链板输送机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两组刺孔机构,四组刺孔机构沿同一圆均布,所述第二针板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刺孔支架上;所述第二针板驱动气缸安装在第二刺孔支架上并用于驱动第二针板滑动,四组所述刺孔机构的第二刺孔针朝向同一中心。采用本技术方案,四组刺孔机构能够对菌棒的外圆面刺四组孔,以满足菌棒在发菌培养后期对氧气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多方位刺孔装置还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对称设置于链板输送机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杆和夹紧气缸,所述滑杆可水平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刺孔支架上,所述夹紧气缸枢接于第二刺孔支架,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塞杆与滑杆枢接,所述滑杆的空余端设有橡胶块。采用本技术方案,夹紧机构用于对菌棒夹紧定位,防止刺孔或退针时菌棒位移,橡胶块能够防止夹紧机构将菌棒损坏。由于菌棒内原料的不同部位的密实程度不一样,因此刺孔时菌棒受力不一样,夹紧气缸通过滑杆夹紧菌棒,能够防止夹紧气缸的活塞杆受径向力而损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分选装置包括分选支架、链传动机构、分选驱动电机、机械手竖直驱动气缸和机械手;所述链传动机构安装在分选支架上,所述分选驱动电机安装在分选支架上并用于驱动链传动机构;所述机械手竖直驱动气缸与链传动机构连接,所述链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机械手竖直驱动气缸左右移动;所述机械手位于链板输送机的上方,所述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支架、抓取气缸和抓取臂,所述机械手支架与机械手竖直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抓取气缸安装在机械手支架上,所述抓取臂设有两个,所述抓取臂与抓取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抓取气缸能够驱动两个抓取臂沿前后方向相向或反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称重装置安装在链板输送机的下方,所述称重装置包括称重支架、承托板、承托板驱动气缸、秤台和压力传感器,所述承托板可竖直滑动的安装在称重支架上,所述承托板驱动气缸安装在称重支架上并用于驱动承托板竖直滑动,所述秤台通过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承托板上方;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分选装置动作。采用本方案,能够实现根据称重装置对菌棒的称重实现分选装置的自动化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链板上设有沿其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定位柱。采用本技术方案,定位柱能够防止菌棒在传送时滚动、保证其位置准确,另外,定位柱能够对退针板限位,第一针板下移刺孔时退针板与定位柱接触,不会将菌棒压坏;刺孔完成后,第一针板上移,第一刺孔针在退针弹簧的作用下脱离菌棒,在第一针板上移过程中,菌棒虽然与退针板直接接触,但是定位柱为菌棒提供了退让空间,因此菌棒仅受到退针板的推力,不易损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链板输送机包括螺旋输送段。采用本技术方案,螺旋输送段能够充分的利用发菌室的空间,增加菌棒栽培数量。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进行发菌培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发菌培养:将接种后的菌棒放置在链板输送机上发菌培养;菌棒接种后第20~35天,启动链板输送机和单方位刺孔装置,对菌棒的接种口周围刺孔增氧;菌棒接种后第40~55天,启动链板输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板输送机(1)、单方位刺孔装置(2)、多方位刺孔装置(3)、称重装置(4)和分选装置(5);所述链板输送机(1)构成一输送闭环,所述链板输送机(1)设有两条并排间隔设置的链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链板输送机(1)、单方位刺孔装置(2)、多方位刺孔装置(3)、称重装置(4)和分选装置(5);所述链板输送机(1)构成一输送闭环,所述链板输送机(1)设有两条并排间隔设置的链板(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方位刺孔装置(2)包括第一刺孔支架(2.1)、第一针板(2.2)、第一针板驱动气缸(2.3)和退针板(2.4);所述第一针板(2.2)和退针板(2.4)均位于链板输送机(1)的上方,所述第一针板(2.2)可竖直滑动的安装在第一刺孔支架(2.1)上,所述第一针板(2.2)上设有第一刺孔针(2.5);所述第一针板驱动气缸(2.3)安装在第一刺孔支架(2.1)上并用于驱动第一针板(2.2)竖直滑动;所述退针板(2.4)的横截面为矩形框,所述退针板(2.4)位于第一针板(2.2)的下方并与第一针板(2.2)可竖直滑动的连接,所述第一针板(2.2)与退针板(2.4)之间设有退针弹簧(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位刺孔装置(3)包括第二刺孔支架(3.1)和刺孔机构;所述刺孔机构包括第二针板(3.2)和第二针板驱动气缸(3.3),所述第二针板(3.2)上设有第二刺孔针(3.4),所述链板输送机(1)的上方和下方各设有两组刺孔机构,四组刺孔机构沿同一圆均布,所述第二针板(3.2)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刺孔支架(3.1)上;所述第二针板驱动气缸(3.3)安装在第二刺孔支架(3.1)上并用于驱动第二针板(3.2)滑动,四组所述刺孔机构的第二刺孔针(3.4)朝向同一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方位刺孔装置(3)还包括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对称设置于链板输送机(1)的两侧,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滑杆(3.5)和夹紧气缸(3.6),所述滑杆(3.5)可水平滑动的安装在第二刺孔支架(3.1)上,所述夹紧气缸(3.6)枢接于第二刺孔支架(3.1),所述夹紧气缸(3.6)的活塞杆与滑杆(3.5)枢接,所述滑杆(3.5)的空余端设有橡胶块(3.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袋料栽培的发菌培养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选装置(5)包括分选支架(5.1)、链传动机构(5.2)、分选驱动电机(5.3)、机械手竖直驱动气缸(5.4)和机械手;所述链传动机构(5.2)安装在分选支架(5.1)上,所述分选驱动电机(5.3)安装在分选支架(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强宫志远韩建东黄春燕李瑾苏建昌杨栋张振宇谢红艳司呈磊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