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信专利>正文

全自动稳压变量节能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280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塔无池自动供水装置,它包括控制器,过滤镇流器和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间通过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连通成一体,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均与生活、消防用水系统连通。优点:一是采用过滤镇流器加变频控制水泵和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相结合,实现了封闭式压力叠加稳压、恒压变量节能供水功效。比现有各类供水设施相比较,可同期综合节约电能在40%以上,节电效果特别显著。也是目前更好的节能产品;二是不仅消除了水锤噪音,而且彻底杜绝了水源二次染,这是目前国内外任一供水设备仍未解决的技术难题;三是无须建造贮水池,杜绝了水源二次污染,投资极小,可靠性极高,是目前节能实用的新产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塔无池自动供水装置,属供水设备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各类设备,在结构原理和技术上,都无法做到取掉水池、水箱与自来水并网,更无法达到恒压、变量贮能节能供水的功效。存在最大的技术缺陷是①采用水池、水箱贮水,将带有压力的自来水流入贮入贮水池内,将原有的压力失放掉了。为了贮水又加大了建造水池、水箱的造价。由于水箱生锈、水池生红虫、长苔癣,严重造成水源二次污染。又大大浪费了材料和电能。②现采用的各种气压罐,如无塔重力回水式气压罐、橡胶囊式和隔膜式气压罐。最大技术缺陷补气量无法控制,造成气体压缩比失效,气压罐如同虚设,形成技术失真。事实证明达不到节能、消除水锤的功效。而且罐内的橡胶囊和隔膜橡胶老化,又造成严重污染水源及材料和能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无污染、无噪音为目的,设计一种自动增压、恒压、变量、节能、无污染、无噪音的供水设备,使其不仅具有低耗能、高功效、无污染、无噪声、体形小、重量轻、维护简便、可靠性高而且可直接与自来水管网相接,从而实现与自来水压力叠加、封闭式节能自动加压供水。本专利技术由水源过滤镇流器、加压泵组、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水源和压力电子检测传感器,与变频控制器相结合,组成了多功能机电一体的全自动恒压变量节能供水设备。其主要技术结构原理特点是①在水源进水口,设有过滤网,有效防止杂物进入泵腔内避免损坏叶轮。②设镇流器为罐状的受压容器来镇流,克服自来水管网的流量变化、贮存和补充实现压力叠加,降低水泵扬程达到节电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又杜绝了水源污染实现流量变化的稳定性。③在镇流器罐体上,加设自动进气排气阀,有效防止水泵形成负压,给周围用户造成压力和流量的影响。同时可减少了不必要的贮水池、水箱的建造费用,使用投资更节省。④在控制上采用了进口优质变频器和水源、压力及电子检测传感器相结合,组成的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结合过滤镇流器相配套,可根据实际用水量大小来调节水泵的频率,改变水泵的转速,达到接力恒压变量节能供水的功效。⑤在加压泵组的出口总管网上,设制的节能水锤消除器,有效消除水泵停止后供水系统管网中在自由落体所产生的水锤和对管网和设备的损坏。有效利用空气压缩与降压气体膨胀的原理,实现水泵停止后保压贮能节电供水的功效,来满足供水管网在小流量和夜间停泵节电供水,克服了水泵在低功效下的高耗能状态工作。实现了停机后能保压连续不断的供水功能又节约了电能。⑥采用水力自动补气与电子测控技术相结合,组成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其结构特点是利用混水器在工作时,使混水器内形成压力负压差来吸水吸气的原理,利用地球吸引力的大气压向补气室内进空气,在补气室的水被带走完时,也是空气量进入最多时(在试验好设定时间内),让电磁阀自动关闭,完成自动吸气过程。⑦利用管网中的水在停泵后,自由落体所产生的水锤力和静水压力及水泵扬程压力,使混水器内的高压水进入补气室内底部,把空气挤压到贮能罐内上部。使罐内失去气体随时有效的补充到最佳状态。⑧加大了罐内空气压缩比,提高了贮能保压功效三到五倍,又能有效的消除水锤及噪音,从补气结构原理上彻底解决了气压罐内的气体压缩比无法控制和失效的技术难题。将系统中水锤力、静水压力危害化为提高贮能罐内气体压力为利,作到了罐内需用多少气,根据气量检测才补充多少气,从而实现提高贮能和消除水锤及噪声的功效。补气室采用钢结构制造,不产生污染,又降低了气压罐制造成本和售价。⑨本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自动补气控制仪的设计,用压力传感器在最低所需设定压力的要求值与气源传感器检测相结合,用电子数字电路检测用数字芯片成控电路来控制电磁阀的开与关和机械相结合,组成了自动补气控制仪,实现了自动补气“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机电一体的整体结构。⑩本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不仅与各种供水设备能配套使用,而且还可单独作为各种水暖管网中的水锤消除设备和热水采暖中的落地膨胀水箱使用。也是目前国内外各种气压罐的更新换代产品。其技术方案(1)全自动稳压(恒压)变量节能供水设备,它包括控制器,过滤镇流器和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间通过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连通成一体,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均与生活、消防用水系统连通。供水设备为稳压变量节能供水设备时,控制器为软起动控制器;供水设备为恒压变量供水设备时,控制器为软起动变频控制装置。过滤镇流器中的过滤器本体(2)位于镇流器本体(9)底部,锥体变径管(7)位于镇流器本体内且与过滤器本体上部连通,导向管(8)的一端与锥体变径管连通、另一端口位于镇流器本体内,过滤网(6)位于过滤器本体内,进水口管接头(1)与过滤器本体连通,出水口与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中的给水管接头(13)连通,镇流器本体(9)下端设有地脚支架(3)、上端设有自动进气排气阀(11),水源电极(12)设置在过滤器本体下部,其检测信号至变频软起动控装置(48)。补气室(38)位于贮能罐本体(37)内的下部或外部,混水器本体(42)的进水口及颈部连通口分别与贮能罐本体(37)、补气室(38)连通,其混水器本体(42)必须位于补气室(38)的下部,混水器的出水口与电磁阀(44)和进口连通,电磁阀的出口通过补气排水连管(45)的出水口与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中排水止回阀(49)的进口端连通,补气室(38)的上部通过进气连管(34)分别与补气止回阀(35)、进气止回阀(33)连通,补气止回阀(35)与贮能罐本体(37)连通,进气止回阀(33)与空气过滤器(32)连通,自动补气控制仪(50)用于设定和检测水锤消除器内的压力和水位、控制电磁阀的开、闭。自动补气控制仪(50)由检测控制电路、稳压传感器(46)、恒压传感器(52)、压力传感器(47)构成,稳压传感器(46)和恒压传感器(52)分别位于贮能罐本体(37)的下部和上部,压力传感器(47)位于贮能罐本体上部且位于恒压传感器(52)的上方,供水设备为稳压变量节能供水时,稳压传感器(46)及压力传感器(47)的信号输出端均接检测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恒压传感器(52)不接检测控制电路的信号端;供水设备为恒压供水时,恒压传感器(52)接检测控制电路的信号端,稳压传感器(46)不接检测控制电路的信号端。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由排水止回阀(49)、总给水连管(21)、1个或多个给水支管(22)、1个或多个进水闸板阀(23)、1个或多个进水柔性接头(24)、1个或多个电机泵(25,26,27)、1个或多个出水柔性接头(28)、1个或多个消声止回阀(29)、1个或多个出水支管(30)、总供水管(17)、供水闸板阀(18)、旁通连管(15)及旁通止回阀(16)构成;1个或多个给水支管(22)的一端与总给水连管(21)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各自的进水闸板阀(23)的进口连通,各进水闸板阀(23)的出口分别与各自的进水柔性接头(24)的进口连通,各进水柔性接头(24)的出口分别与各自的电机泵(25,26,27)的进口连通,各电机泵的出口分别与各自的出水柔性接头(28)的进口连通,各出水柔性接头的出口分别与各自的消声止回阀(29)的进口连通,各消声止回阀的出口分别通过各自的给水支管(22)与总供水管(17)连通,总供水管(17)的一端通过进出水管接头(31)与贮能罐本体(37)连通,另一端与供水闸板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稳压(恒压)变量节能供水设备,它包括控制器,其特征是:过滤镇流器和节能贮能水锤消除器间通过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连通成一体,1个或多个电机泵供水总成均与生活、消防用水系统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信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