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70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9:24
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其包含若干LED光源、导光板以及扩散膜,所述导光板的入光口为楔形结构,所述扩散膜的入光口的出光面上贴有扩散黑条。所述扩散黑条由胶水层和胶条层组合而成。所述胶水层位于胶条层和扩散膜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可减少光学工程师对导光板的调试周期及模具费用;可减短LED发光面到V.A区的距离而不产生光斑及漏光现象,从而起到窄边框效果;可精简去除光斑和漏光等工艺。

An effective diffusion black stripe structure for improving backlight HOTSP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acklight, which comprises several LED light sources, light guide plates and diffusion films. The light guide plate has a wedge-shaped inlet structure, and the light entry surface of the diffusion film has a diffusion black strip. The diffusion black bar is composed of a glue layer and a rubber strip layer. The glue layer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rubber strip layer and the diffusion film.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s follows: the 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debugging period of the optical engineer for the light guide plate and the cost of the die; can short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LED luminous surface and the V.A area without producing the spot and the leakage phenomenon, thus playing a narrow border effect; and can simplify the process of removing the spot and the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及普及,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窄边框、超薄等外形美观的产品。超薄、超窄边框的设计对背光导光板的光学效果处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窄边框意味着LED发光面到V.A(背光可视区)区的距离减短,以及V.A区距离背光边缘的距离变小。这将引起可视区边缘亮线较明显,灯前出现光斑、漏光等不良的现象。这一直是困扰背光行业里的技术难题。除了在导光板的网点排布上进行改善外,目前行业里的较常用的做法是在扩散膜入光端的出光面增加一定宽度的黑色PET,通过此方法来减少光源端的HOTSPOT不良。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HOSPOT不良现象,但在一些高端案子上还无法满足客户的苛刻要求。在超薄产品中(相对于5.0~5.5寸产品,导光板厚度在0.42mm以下),为满足亮度的要求,通常超薄导光板搭配0.6T的LED。这就要求导光板在入光口厚度与LED保持相当,在出光面厚度可以做小来满足超薄的要求。即导光板在入光口做成楔形结构。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LED发出的光线不能完全进入导光板,部分LED会通过导光板楔形面射出,这部分漏出的光线不能完全经过增光膜的聚集作用,使得光线聚集在背光发光面法线20°范围内。从而造成背光光源端光斑、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包括LED光源、导光板以及扩散膜,其中:所述导光板的入光口为楔形结构,所述扩散膜的入光口的出光面上贴有扩散黑条。优选的,所述扩散黑条由胶水层及胶条层组合而成,所述胶水层下表面贴于扩散膜上表面,其上表面与胶条层贴合。优选的,所述胶水层为黑色PSA胶水。优选的,所述胶条层为纯黑色PET,胶条层上均匀分布有通孔以及盲孔,所述盲孔的深度为胶条层厚度的一半,所述通孔和盲孔交替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减少光学工程师对导光板的调试周期及模具费用;可减短LED发光面到V.A区的距离而不产生光斑及漏光现象,从而起到窄边框效果;可精简去除光斑和漏光等工艺;另外,可通过细木棒等工具插入盲孔内进行贴附操作,避免用手操作时弄脏了扩散膜表面,同时也提高了贴附的准确性,通孔结构可在贴附时起到良好的透气作用,防止扩散黑条与扩散膜贴附后产生小气泡而导致的不良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所述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的侧视图;图2为所述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的俯视图;图中:LED光源1、导光板2、扩散膜3、扩散黑条4、胶水层5、胶条层6、通孔7、盲孔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案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包括LED光源1、导光板2以及扩散膜3,其中: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口为楔形结构,所述扩散膜3的入光口的出光面上贴有扩散黑条4。进一步的,所述扩散黑条4由胶水层5及胶条层6组合而成,所述胶水层5下表面贴于扩散膜3上表面,其上表面与胶条层6贴合。进一步的,所述胶水层5为黑色PSA胶水。进一步的,所述胶条层6为纯黑色PET,胶条层上均匀分布有通孔7以及盲孔8,所述盲孔8的深度为胶条层6厚度的一半,所述通孔7和盲孔8交替布置。本技术通过在扩散入光口的出光面粘贴一条扩散黑条4,纯黑色PET及黑色PSA胶水可以对光线起到有效的吸收和遮挡作用,从而杜绝光线从导光板楔形端漏出;盲孔8和通孔7可有效提升贴附效果。此方案可精简去除光斑和漏光等工艺,同时可减少光学工程师对导光板的调试周期及模具费用,还有利于减短LED发光面到V.A区的距离而不产生光斑及漏光现象,从而起到窄边框效果。本技术本技术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及结构,但本专利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技术相似结构来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包括LED光源(1)、导光板(2)以及扩散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口为楔形结构,所述扩散膜(3)的入光口的出光面上贴有扩散黑条(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包括LED光源(1)、导光板(2)以及扩散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2)的入光口为楔形结构,所述扩散膜(3)的入光口的出光面上贴有扩散黑条(4)。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有效改善背光HOTSPOT不良的扩散黑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黑条(4)由胶水层(5)及胶条层(6)组合而成,所述胶水层(5)下表面贴于扩散膜(3)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炳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创致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