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5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包括:一顶骨其里端枢连至一伞中棒的上巢;一下支骨枢连于该顶骨中段与一下巢之间,该下巢滑合于该伞中棒上;一塑胶中间骨枢连于该顶骨的外端与一尾(外)骨之间藉一套环滑合一弹性骨彼枢连于该顶骨与该尾骨之间;与一连接骨枢连于该下支骨与该中间骨之间;其特征为:该下支骨由塑胶制成且包括一实心体里端枢连该下巢,一实心体最外端枢连该顶骨;一外端部邻近该最外端且枢连该连接骨的里端;一纵长凹槽凹设于该下支骨的底部,于收伞后为面向且收纳该连接骨于该纵长凹槽之内。其质地轻盈而强度甚佳,质量与强度两者调谐化。(*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多折伞伞骨,特别是指一种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2.整支下支骨22虽由轻盈的铝材制成,但铝材的机械强度不佳,甚易折弯、扭曲变形或折断而损及整支伞具,造成报废的浪费。3.枢连该下支骨与中间骨之间的薄板状连接骨24也由轻质铝材制成,为加强其强度,在伞骨24上纵设有补强肋24r,但因该连接骨24在收伞后须收纳、没入该下支骨22的U型槽之中,而下支骨2 2再须没入该顶骨21的U型槽中,以减小收折后的体积而有助于伞骨的迷你化,如此一来连接骨24再怎么加上补强肋24r,其厚度仍不能太厚,故大大减损其机械强度,从而难免易折弯、扭曲、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其质地轻盈而强度甚佳,质量与强度两者调谐化。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包括一顶骨其里端枢连至一伞中棒的上巢;一下支骨枢连于该顶骨中段与一下巢之间,该下巢滑合于该伞中棒上;一塑胶中间骨枢连于该顶骨的外端与一尾(外)骨之间藉一套环滑合一弹性骨彼枢连于该顶骨与该尾骨之间;与一连接骨枢连于该下支骨与该中间骨之间;其特征为该下支骨由塑胶制成且包括一实心体里端枢连该下巢;一实心体最外端枢连该顶骨;一外端部邻近该最外端且枢连该连接骨的里端;一纵长凹槽凹设于该下支骨的底部,于收伞后为面向、且收纳该连接骨于该纵长凹槽之内。为进一步节省材料及减轻重量,该下支骨的上部并对于该底部纵长地凹设一凹槽。为加强下支骨强度,该下支骨前后两侧边连设一对补强肋。本技术的连接骨呈一细杆状。该连接骨里端、外端均分别制成圈环状,以分别枢接一下支骨及一中间骨。当然,所述凹槽可为V型、U型、半圆形或其它形状。根据上述构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下支骨整支由塑胶制成,机械强度远优于习式的铝合金,坚固不易挠弯、变形、扭曲、折断,而可延长伞具的使用寿命。2.下支骨的里、外端分别为一体制成的实心体,故耐压强度及其他机械强度也优于习式的下支骨开叉状铝片的里、外端部。3.细杆状连接骨的直径比习式的板状连接骨更细小,体积小,尤其适于轻、薄、短、小的迷你扁平伞(pocketable flat-top umbrella)。图2为附图说明图1中该下支骨外端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开伞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支骨(自底部翻转向上)的斜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部份伞骨的斜视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中该下支骨顶端的斜视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4所示下支骨的侧面示意图。图8为图7所示下支骨中段部位剖视的横断面图。图9为图8改进的下支骨中段部位的横断面图。图10为图7所示下支骨的另一改进侧面图。图11为图10所示实施例下支骨中段部位剖视的横断面图。图12为图10所示实施例进一步改进的下支骨中段部位的横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3,为本技术的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应用于图3所示的多折伞(如3折或其他多折伞)中,该伞骨枢连于伞中棒1上,以紧连伞布4连于伞骨装置2上。该伞中棒1包含一下管11下连一把手12,一中管13及一上管14伸缩套合而成。当然,本技术并未限定所使用伞骨2或中棒1的折(节)数,而可为任意折(节)数的多折伞。图示的伞具虽为非自动伞,但本技术仍可应用于自动伞或其他手动伞上,未加限制其应用。本技术伞骨装置2包括一顶骨21,由轻质材料,如铝合金制成较佳,其里端211枢连至伞中棒1的上巢15;一塑胶下支骨22枢连于顶骨21中段213与一下巢20之间,该下巢20滑合于伞中棒1上;一塑胶中间骨23枢连于顶骨21的外端212与尾(外)骨25之间,该塑胶中间骨23藉套环3滑合一弹性骨26而枢连于顶骨21与尾骨25之间;一连接骨24枢连于下支骨22与中间骨23之间。参见图4、5、7、8,该下支骨22为实心体,包括一下支骨里端221枢连下巢20;一下支骨最外端222藉销子222p枢连于顶骨21的中段213;一外端部223邻近该最外端222藉销子223P枢连该连接骨24的里端241;再参见图10、11,一纵长凹槽224凹设于该下支骨22的底部,该纵长凹槽224收伞后为面向、且收纳该连接骨24于其纵长凹槽224之内;与一对补强肋225纵长地连设于该下支骨22的前、后两侧边以补强下支骨22的强度。参见图9,为节省材料起见,该下支骨22犹可于其另面纵长地回设另一凹槽226。所有的凹槽224、226可为V型、U型或半圆形或其他形状。该下支骨22的材料可为塑胶、工程塑胶、补强塑胶、强度佳的复合材等。参见图5,该连接骨24可为一细杆状的连接骨,可由金属(如钢铁)杆(rod)、碳纤维、FRP杆等细杆,其直径比习式连接骨的宽度小的杆体制成。该细杆状连接骨24的里端241、外端242均可分别制成圈环状,以分别枢接下支骨22及中间骨23。参见图10、11,该下支骨22前、后两侧边的补强肋225可加以省略,以适应特别短小的迷你伞具的强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情况。参见图12,该实施例下支骨的另面凹设另一凹槽226以进一步节省材料。本技术下支骨的里、外端分别为一体制成的实心体,故耐压强度及其他机械强度也优于习式的下支骨开叉状铝片的里、外端部。现通过受力分析详细说明如下,并配合图1、2(习式)与图5、6(本技术)的比较,即可了然本技术的优异进性。参见图1、2,该下支骨22的外端222呈开叉板(片)状端部,开设销孔222h以容入销子222p以枢连顶骨21,设开叉端部的厚度为L1,而两开叉端部L1之间有间隙宽为L0,当伞顶骨21受风力或外力W下压时,其力将由销子222p承转而使滚销孔222h的下半圆(面积A1,阴影线加注部份)承受的力为F,设销孔的直径为R,该下支骨外端222所承受的压力P1表示如下式P1=F/A1A1=πR·2×L1P1=FπRL1]]>参见图5、6,本技术下支骨外端222为实心体,开设销孔222h以容入销子222p以枢连细杆状中间骨24的圈环状外端241,设实心体的厚度为L2,当受相同的风(外)力W时,则销子222h下半圆(阴影线加注,面积A2)所承受的力同为F,销孔的直径也为R,则如图6所示,该下支骨外端222所承受的压力P2则为P2=F/A2A2=πR·L2L2=2·L1+L0P2=FA2=F12·π·R·L2=FπR·(2L1+L02)=FπR·(L1+L02)]]>与图2相比较习式结构与本技术的下支骨外(顶)端可为等宽,好比较。因P2的分母较P1的分母大,故P2<P1。也即本技术下支骨外端222所承受的压力P2远小于习式的开叉状顶端,所受压力小,当然较不易折弯、扭曲、变形而较为耐用。同理,本技术该下支骨里端221的实心体部份其强度也较大于习式结构,此为本技术远优异进步于习式结构。有关本技术下支骨的里、外端221、222的实心体因整支下支骨22由塑胶模制加工一体成型,故制作便捷,成本低廉。本技术在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质伞骨与塑胶伞骨调谐化的多折伞伞骨装置,包括:一顶骨其里端枢连至一伞中棒的上巢;一下支骨枢连于该顶骨中段与一下巢之间,该下巢滑合于该伞中棒上;一塑胶中间骨枢连于该顶骨的外端与一尾(外)骨之间藉一套环滑合一弹性骨彼枢连于该顶 骨与该尾骨之间;与一连接骨枢连于该下支骨与该中间骨之间;其特征为:该下支骨由塑胶制成且包括一实心体里端枢连该下巢;一实心体最外端枢连该顶骨;一外端部邻近该最外端且枢连该连接骨的里端;一纵长凹槽凹设于该下支骨的底部,于收伞后为面向、且收纳 该连接骨于该纵长凹槽之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俊光张荣仁
申请(专利权)人: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