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博隆专利>正文

供遮阳伞用的伞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5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遮阳伞用的伞盖,该伞盖由多个三角形伞面环绕并接侧边缝制而成,各伞面大抵上包含有一片具伞缘的梯形伞布及一片顶端位于伞帽处的三角形伞布,该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至少形成有一个透风口,于各透风口内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能遮蔽住透风口,以遮挡伞顶上的阳光经透风口射入伞盖,且网状织布缝合于各伞面的上下伞布之间,能补强伞盖因设置透风口所降低的伞布结合力,又网状织布是配合透风口分布设在伞盖上下及周围处,使伞盖能具有更为均称的透风效果,促使遮阳伞不易被风吹而倾倒。(*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供遮阳伞用的伞盖,特别是一种设有分布均称的透风口使遮阳伞不易倾倒的伞盖。常见的遮阳伞,是在一刚性的伞轴上套装有一可摺叠的伞骨,并于伞骨上铺设有一层伞盖构成可收摺的伞具。其中伞盖普遍是由数片三角形化的伞布环绕并接侧边缝制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形成所谓的六花瓣遮阳伞或八花瓣遮阳伞,藉由大面积的伞盖来提供遮阳挡雨效果。具大面积伞盖的遮阳伞虽能提供户外遮阳挡雨之用,但其于使用上通常并无确实的被固定,一般只有在伞轴底部加装底座供置放而已,当遇到大风吹袭伞盖时,遮阳伞很容易被吹倒。为了能增加遮阳伞的抗风能力,传统的改进方式,是在伞盖上靠伞顶处分布设有数个透风口,则从伞盖边缘底下吹进伞内的风,能部分从透风口流出,以减轻遮阳伞所需要的把持力量,使遮阳伞较不易受风吹而倾倒。关于上述设有透风口的传统遮阳伞,可参看附图说明图1来了解,其中标号1所指定遮阳伞的伞盖,该伞盖1由六个三角形伞面11环绕并接侧边缝制为六角形,其各伞面11包括有一片具伞缘112部分的梯形伞布111及一片顶端位于伞帽114处的三角形伞布113,于各伞面11的梯形伞布111顶缘与小三角形伞布113底缘相并且未缝合,而形成有透风口12。藉该伞盖1上靠伞顶处分布设有的透风口12,能使从伞缘112底下吹进伞盖1的风,会有部分可从透风口12流出,而除去部分风力,以减轻底座3支撑伞轴2所需要的把持力量,使遮阳伞较不易被风吹倒。图1的传统的设有透风口的遮阳伞,于使用上是能较无设透风口的遮阳伞增强抗风能力,可是其所具备的结构尚非完善,仍有缺失存在;即其设置的透风口12会让伞顶上的阳光穿透进入伞盖1内,致使伞盖的遮阳功能降低,且该透风口12的设置并会造成伞盖1伞布间的结合性分离,使得伞布111、113容易因强风吹袭而破损,导致遮阳伞的使用寿命降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供遮阳伞用的伞盖,该伞盖由多个相同的三角形伞面环绕并接侧边缝制而成,各伞面包含有一片具伞缘部分的梯形伞布及一片顶端位于伞帽处的三角形伞布,该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至少形成有一个透风口,并于各透风口内分别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能遮蔽住透风口,使伞盖上下及周围处分布设有内具网状织布的透风口。以下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标号说明1、4、4a伞盖;11、41、41a伞面;111、113伞布;112、412、412a伞缘;114、416、416a伞帽;12、42、42a透风口;2伞轴;3底座;411、411a、414、414a、417伞布;413、413a、419顶缘;415、415a、418底缘;43、43a网状织布;44缝合线。请参见图3和图4,其中上侧的网状织布43分别藉缝合线44缝合于三角形伞布414底缘上方与伞布417的顶缘处,而下侧的网状织布43缝合于伞布417底缘上方与梯形伞布411的顶缘处,以完全遮蔽住透风口42,而具遮挡阳光的功能且不影响透风功能;如图2所示,当风经由伞的伞缘412下端吹入伞盖4内,会经网状织布43的网孔吹起伞布414、417的底缘部份而扩张透风口42,使从伞缘412底下吹入伞盖4的风,能有部分从透风口42流出,而除去部分风力,以减轻底座3支撑伞轴2所需要的把持力量,且网状织布43也能遮挡伞顶上的阳光经透风口42射入伞盖4。请参阅图2和图4,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自伞盖4顶端中心以约三分的一的径距等间隔地分别在各伞面41上设有透风口42,并沿着各透风口42底缘部分在内面环绕设有网状织布43,使伞盖4上下及周围上分布设有被网状织布43遮蔽的透风口42,而能使遮阳伞伞盖4的透风更为均称,消除风力的效果更佳,而且遮阳伞将不易在风吹时倾倒。本技术的伞盖4于使用上除了能增强遮阳伞的杭风能力外,且伞顶上的阳光穿透透风口42后将被网状织布43遮挡,使遮阳4伞的遮阳能力不受透风口42的影响;此外,网状织布43缝合于各伞面的上下伞布411、417、414之间,其具有补强伞盖4因设置透风口42造成的结构强度损失,以确保伞盖4的伞布结合强度,使伞盖4的各伞布不易受强风吹袭而破损。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另一可行的实施例,其是将图2的梯形伞布411与伞布417合并为一梯形伞布41;而伞盖4a由多个相同的三角形伞面41a环绕并接侧边缝制而成,各伞面41a大抵上包含有一片具伞缘412a的梯形伞布411a、一片顶端位于伞帽416a处的三角形伞布414a;其中梯形伞布411a的顶缘413a与三角形伞布414a的底缘415a间并靠无缝合,而形成有一透风口42a,并于该透风口42a内缝合设有一条网状织布43a,该网状织布43a能遮蔽住透风口42a,使伞盖4a上周围处分布设有内具网状织布43a的透风口42a。该实施例的伞盖4a在使用时,能增强遮阳伞的抗风能力及使伞顶上的阳光不能直接穿入透风口42a射进伞盖4a内;此外,网状织布43a缝合于各伞面的上下伞布411a、414a之间,并具有补强伞盖4a的伞布结合强度,使伞盖4a的各伞布不易受强风吹袭而破损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供遮阳伞用的伞盖,特征在于伞盖由多个相同的三角形伞面环绕并接侧边缝制而成,各伞面包含有一片具伞缘部分的梯形伞布及一片顶端位于伞帽处的三角形伞布,该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至少形成有一个透风口,并于各透风口内分别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能遮蔽住透风口,使伞盖上下及周围处分布设有内具网状织布的透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遮阳伞用的伞盖,其特征在于各伞面上介于上述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设有一伞布,该伞布底缘与梯形伞布顶缘间并靠无缝合,且该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并靠无缝合,而各形成有一透风口,并于各透风口内分别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遮蔽住透风口,使伞盖上下及周围处分布设有内具网状织布的透风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遮阳伞用的伞盖,其特征在于伞面上设有的二个透风口,是自伞盖顶端中心以约三分的一的径距等间隔地分隔设置,并沿着各透风口底缘部分在内面环绕设有网状织布,使伞盖上下及周围上分布设有被网状织布遮蔽的透风口,而能使遮阳伞伞盖的透风更为均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遮阳伞用的伞盖,其特征在于各伞面上的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是并靠无缝合,而形成有一透风口,并于该透风口内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遮蔽住透风口,使伞盖上周围处分布设有内具网状织布的透风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供遮阳伞用的伞盖,该伞盖由多个三角形伞面环绕并接侧边缝制而成,各伞面大抵上包含有一片具伞缘的梯形伞布及一片顶端位于伞帽处的三角形伞布,该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至少形成有一个透风口,于各透风口内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能遮蔽住透风口,以遮挡伞顶上的阳光经透风口射入伞盖,且网状织布缝合于各伞面的上下伞布之间,能补强伞盖因设置透风口所降低的伞布结合力,又网状织布是配合透风口分布设在伞盖上下及周围处,使伞盖能具有更为均称的透风效果,促使遮阳伞不易被风吹而倾倒。文档编号A45B25/00GK2518380SQ022051公开日2002年10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0日专利技术者董博隆 申请人:董博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遮阳伞用的伞盖,特征在于伞盖由多个相同的三角形伞面环绕并接侧边缝制而成,各伞面包含有一片具伞缘部分的梯形伞布及一片顶端位于伞帽处的三角形伞布,该梯形伞布顶缘与三角形伞布底缘间至少形成有一个透风口,并于各透风口内分别缝合设有网状织布,该网状织布能遮蔽住透风口,使伞盖上下及周围处分布设有内具网状织布的透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博隆
申请(专利权)人:董博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