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404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8:05
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对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后退齿轮级成立时,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壳体的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进行抑制。通过利用配置在制动器保持部上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内啮合齿轮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但由于承受制动反力的凹槽被设置在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因此即使在后退齿轮级下的行驶时产生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所传递的振动也被降低。由于在连结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直线的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变速轴支承部对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范围被设为固定禁止范围,因此向变速轴支承部侧的振动传递被适当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尤其涉及通过利用后退用制动器而使行星齿轮装置的固定旋转要素固定在壳体上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其具有动力传递路径,该动力传递路径将行驶用驱动源的动力,经由被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行星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和跨及所述第一轴线及与该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而配置的齿轮式变速机构,而传递至与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上的输出轴处。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即为其一个示例,该装置具备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与上述动力传递路径不同地,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上具备带式无级变速器,该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线上的主滑轮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的次级滑轮,且该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并列地设置,并通过该带式无级变速器来对所述行驶用驱动源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向所述输出轴进行传递。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380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可是,由于所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通过利用被配置在壳体中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行星齿轮装置的预定的固定旋转要素(专利文献1中为内啮合齿轮)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因此,由行星齿轮装置的齿轮啮合所产生的振动(啮合振动)会成为起振力,且振动会被传递至配置有后退用制动器的壳体的制动器保持部处,进而被传递至壳体的外筒壁上,从而有时会产生异常声音(齿轮噪音)。即,在壳体的外筒壁上,设置有以到达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外周部的方式而向内侧延伸出的分隔壁,且由于用于配置后退用制动器的制动器保持部被设置在该分隔壁上,因此齿轮的啮合振动会从制动器保持部经由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上。在该情况下,第二轴线被设定在壳体的外筒壁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在被配置在第二轴线上的齿轮式变速机构的变速轴被支承在壳体的外筒壁与制动器保持部之间的情况下,由于该变速轴支承部的刚性较高,因此被传递至制动器保持部的啮合振动变得易于经由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被传递,从而使上述异常声音的产生变得显著,进而会损害NV(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性能。本专利技术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被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对在前进/后退切换装置的后退齿轮级成立时,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壳体的分隔壁被传递至外筒壁从而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进行抑制。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达成所述目的,第一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动力传递路径,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将行驶用驱动源的动力经由被配置在第一轴线上的行星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和跨及所述第一轴线以及与该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而配置的齿轮式变速机构,而传递至与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上的输出轴处,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a)在具有筒形状的外筒壁的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外筒壁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设定有所述第二轴线,(b)并且,在所述壳体上一体地设置有从所述外筒壁向内侧延伸出的分隔壁,(c)所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通过利用被配置在所述分隔壁的制动器保持部上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行星齿轮装置的预定的固定旋转要素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d)被配置在所述车辆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轴线上的变速轴通过被配置在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制动器保持部与所述外筒壁之间的变速轴支承部而被支承,(e)承受所述制动器保持部中的制动器反力的固定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线周围的除了所述变速轴支承部侧的被预先设定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处,并且,该固定禁止范围为,在从所述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在连结该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的直线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所述变速轴支承部的所述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的范围。第二专利技术为,在第一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其特征在于,(a)具有第二动力传递路径,该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上具备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具有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线上的主滑轮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的次级滑轮,该第二动力传递路径与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并列地设置,并通过该带式无级变速器来对所述行驶用驱动源的动力进行变速且向所述输出轴进行传递,(b)在所述输出轴上,从所述次级滑轮经由带式行驶用离合器而被传递有动力,并且,该输出轴具备从所述齿轮式变速机构被传递有动力的从动部,另一方面,(c)以所述带式无级变速器、所述带式行驶用离合器以及所述从动部夹着所述分隔壁而被配置在与所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及所述齿轮式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的方式,而在该分隔壁上设置有高低差部,(d)在该高低差部上,为了容许所述齿轮式变速机构与所述从动部之间的动力传递而在所述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连通孔。第三专利技术为,在第一专利技术或第二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线被设定在与所述第一轴线相比靠车辆上方侧。第四专利技术为,在第一专利技术至第三专利技术中的任一项的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其特征在于,(a)所述后退用制动器为,使经由凹凸部而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被嵌合在所述制动器保持部的圆筒内周面上的壳体侧摩擦部件、和经由凹凸部而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被嵌合在所述固定旋转要素上的齿轮侧摩擦部件进行摩擦卡合的摩擦制动器,(b)被设置在所述圆筒内周面上的所述凹凸部作为所述固定部而发挥功能,以使所述壳体侧摩擦部件以不能旋转的方式而被嵌合。专利技术的效果在这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中,通过利用被设置在分隔壁的制动器保持部中的后退用制动器而使行星齿轮装置的固定旋转要素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但由于承受制动反力的固定部、换言之为被传递有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的固定部被设置在第一轴线周围的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处,因此,即使在后退齿轮级下的行驶时产生了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壳体的外筒壁传递的振动也被降低,从而抑制了由该外筒壁的振动所导致的异常声音的产生,进而提高了NV性能。尤其是,在从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由于在连结第一轴线与第二轴线的直线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变速轴支承部的变速轴的支承位置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的内侧的范围被设为固定禁止范围,因此,向变速轴支承部侧的振动的传递被适当降低。第二专利技术为,具备通过带式无级变速器而对行驶用驱动源的动力进行变速并向输出轴进行传递的第二动力传递路径,在输出轴上,设置有从次级滑轮经由带式行驶用离合器而被传递有动力、并且从齿轮式变速机构被传递有动力的从动部,在带式无级变速器、带式行驶用离合器以及从动部夹着分隔壁而被配置在与前进/后退切换装置及齿轮式变速机构相反的一侧的情况下,在分隔壁上设置有高低差部,且在第二轴线与第三轴线之间的部分处设置有连通孔。当以上述方式设置连通孔时,由于振动变得易于经由位于该连通孔附近的变速轴支承部而被传递,并且外筒壁的刚性因连通孔的存在而降低,因此异常声音的产生会变得显著,但通过将承受制动反力的固定部设置在除了变速轴支承部侧的固定禁止范围以外的部分处,从而降低了经过变速轴支承部而向外筒壁被传递的振动并适当抑制了异常声音的产生,从而提高了NV性能。第三专利技术为,在第二轴线被设定在与第一轴线相比靠车辆上方侧的情况下,由于行星齿轮装置的啮合振动从变速轴支承部被传递至外筒壁的上表面部分上而产生了异常声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其具有动力传递路径(TP1),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将行驶用驱动源(12)的动力经由被配置在第一轴线(S1)上的行星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6)、和跨及所述第一轴线以及与该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S2)而配置的齿轮式变速机构(28),而传递至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S3)上的输出轴(30)处,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具有筒形状的外筒壁(80)的壳体(74)的内部、且所述外筒壁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设定有所述第二轴线,并且,在所述壳体上一体地设置有从所述外筒壁向内侧延伸出的分隔壁(82),所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通过利用被配置在所述分隔壁的制动器保持部(92)上的后退用制动器(B1)而使行星齿轮装置(27)的预定的固定旋转要素(27r)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另一方面,被配置在所述车辆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轴线上的变速轴(44)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制动器保持部与所述外筒壁之间的变速轴支承部(90)而被支承,承受所述制动器保持部中的制动器反力的固定部(104)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线周围的除了所述变速轴支承部侧的被预先设定的固定禁止范围(A)以外的部分处,并且,该固定禁止范围为,在从所述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在连结该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的直线(a)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所述变速轴支承部对所述变速轴的支承位置(91a)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b)的内侧的范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5 JP 2017-0866461.一种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10),其具有动力传递路径(TP1),所述动力传递路径将行驶用驱动源(12)的动力经由被配置在第一轴线(S1)上的行星齿轮式的前进/后退切换装置(26)、和跨及所述第一轴线以及与该第一轴线平行的第二轴线(S2)而配置的齿轮式变速机构(28),而传递至与所述第二轴线平行的第三轴线(S3)上的输出轴(30)处,所述车辆用动力传递装置的特征在于,在具有筒形状的外筒壁(80)的壳体(74)的内部、且所述外筒壁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设定有所述第二轴线,并且,在所述壳体上一体地设置有从所述外筒壁向内侧延伸出的分隔壁(82),所述前进/后退切换装置通过利用被配置在所述分隔壁的制动器保持部(92)上的后退用制动器(B1)而使行星齿轮装置(27)的预定的固定旋转要素(27r)被固定,从而使后退齿轮级成立,另一方面,被配置在所述车辆变速机构的所述第二轴线上的变速轴(44)通过被设置在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制动器保持部与所述外筒壁之间的变速轴支承部(90)而被支承,承受所述制动器保持部中的制动器反力的固定部(104)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轴线周围的除了所述变速轴支承部侧的被预先设定的固定禁止范围(A)以外的部分处,并且,该固定禁止范围为,在从所述第一轴线的轴线方向观察的侧视图中,在连结该第一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的直线(a)两侧以与该直线平行地夹着所述变速轴支承部对所述变速轴的支承位置(91a)的方式而设定的一对切线(b)的内侧的范围。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田泰范寺本贵之板津直树成瀬健太郎大石义浩藤田博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