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27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3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连接管、消能箱、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二排水管,消能箱内包括消能管,消能管上设置有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第一挡水板设置有数个第一导水孔,第二挡水板设置有数个第二导水孔,下雨时,雨水通过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时,第一导水孔和第二导水孔将雨水分流,减小了雨水的动能,雨水流入消能箱后,将在消能箱内相互碰撞摩擦,雨水之间的碰撞摩擦进一步减小了雨水所具有的动能,最终雨水流经第二连接管,从第二排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水管减小了雨水对排水管的巨大冲击力,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管在排出雨水的过程中,雨水具有的巨大的冲击力使排水管产生破裂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管
本申请涉及建筑物排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
技术介绍
排水管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排出建筑物顶部的雨水,当下雨的时候,建筑物顶部会蓄有大量的雨水,如果不设置排水管,一方面,当降雨量过大时,雨水本身具有的重力将会对楼顶的楼板造成具大的压力,楼顶的楼板有坍塌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时排出多余的雨水,雨水将会对楼顶的建筑材料造成侵蚀,使楼顶产生漏水的现象,因此,建筑物通过设置排水管,及时排出下雨时建筑物顶部的雨水。现有的排水管通常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上,排水管的轴线与建筑物的外墙相平行,建筑物顶部的雨水从排水管的进水口流入排水管后,依靠自身的重力沿着管路流动,最终从排水管的出水口流出。由于现有的排水管整体结构为圆柱状,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无其他结构,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因此,雨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排水管的进水口沿着管路流向出水口的过程中,雨水具有的势能装换为动能,对排水管的管壁造成巨大的冲击,巨大的冲击力使排水管产生破裂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管,以解决现有的排水管在排出雨水的过程中,由于雨水具有的势能装换为动能,对现有的排水管的管壁造成巨大的冲击,巨大的冲击力使现有的排水管产生破裂损坏的现象。一种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连接管、消能箱、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二排水管;所述消能箱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消能箱的相对两侧,所述出水口高于所述进水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水管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消能箱内包括消能管,所述消能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消能管的轴线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重合,所述消能管靠近所述进水口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进水口一端的端面面积;所述消能管上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挡水板设置有数个第二导水孔,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的轴线均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相平行,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的内径由靠近所述进水口的方向至远离所述进水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消能管内设置有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水板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挡水板设置有数个第一导水孔,每个所述第一导水孔的轴线均与所述进水口的轴线相平行。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水孔为圆柱状,所述第一导水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导水孔的最小内径。可选的,所述第一导水孔与所述第二导水孔相对交错设置,每个所述第一导水孔的轴线与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的轴线互相均不重合。可选的,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壁间隔连接有数个第一挡水环,所述第一挡水环为圆环状,所述第一挡水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一排水管的内径相同,每个所述第一挡水环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轴线相重合。可选的,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内壁间隔连接有数个第二挡水环,所述第二挡水环为圆环状,所述第二挡水环的外径与所述第二排水管的内径相同,每个所述第二挡水环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轴线相重合。本申请提供一种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第一连接管、消能箱、第二连接管以及第二排水管;消能箱包括进水口以及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消能箱的相对两侧,出水口高于进水口;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相连通,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出水口相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水管相连通,第一排水管的轴线与第二排水管的轴线相重合;消能箱内包括消能管,消能管的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消能管的轴线与进水口的轴线重合,消能管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远离进水口一端的端面面积;消能管上远离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水板,第二挡水板为圆柱状,第二挡水板设置有数个第二导水孔,每个第二导水孔的轴线均与进水口的轴线相平行,每个第二导水孔的内径由靠近进水口的方向至远离进水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消能管内设置有第一挡水板,第一挡水板位于进水口与第二挡水板之间,第一挡水板为圆柱状,第一挡水板设置有数个第一导水孔,每个第一导水孔的轴线均与进水口的轴线相平行;当下雨时,建筑物顶部的雨水沿着第一排水管和第一连接管通过消能管流入消能箱,通过在消能管中设置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而且第一挡水板设置有第一导水孔,第二挡水板设置有第二导水孔,雨水流经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时,第一导水孔和第二导水孔将雨水分流,并且起到了减少雨水动能的作用,雨水流入消能箱后,流入消能箱的雨水将在消能箱内相互碰撞摩擦,雨水之间的碰撞摩擦进一步减小了雨水所具有的动能,通过将出水口设置在进水口上方,消能箱中的雨水不断上涨,在此过程中,雨水所具有的部分动能逐渐转化为势能,当雨水达到消能箱内出水口位置的时,雨水从出水口沿着第二连接管和第二排水管排出,雨水在出水口所具有的总的能量小于在进水口时所具有的总的能量,相比于不设置消能箱的现有排水管,消能箱和消能管都减小了雨水在管路中所具有的动能,因此,减小了雨水对排水管的管壁的巨大冲击力,保护了排水管的管壁,解决了现有的排水管在排出雨水的过程中,雨水具有的巨大的冲击力使现有的排水管产生破裂损坏的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第二挡水板的左视图。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第二挡水板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消能管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第一排水管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第一挡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第二排水管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的第二挡水环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第一排水管,2-第一连接管,3-消能箱,4-第二连接管,5-第二排水管,6-消能管,7-第二挡水板,8-第一挡水板,11-第一挡水环,31-进水口,32-出水口,51-第二挡水环,71-第二导水孔,81-第一导水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水管,包括:第一排水管1、第一连接管2、消能箱3、第二连接管4以及第二排水管5。其中,消能箱3包括进水口31以及出水口32,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分别设置在消能箱3的相对两侧,出水口32高于进水口31。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1相连通,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进水口31相连通。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与出水口32相连通,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第二排水管5相连通,第一排水管1的轴线与第二排水管5的轴线相重合。消能箱3内包括消能管6,消能管6的一端与进水口31相连通,消能管6的轴线与进水口31的轴线重合,消能管6靠近进水口31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远离进水口31一端的端面面积,由于消能管6靠近进水口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管(1)、第一连接管(2)、消能箱(3)、第二连接管(4)以及第二排水管(5);所述消能箱(3)包括进水口(31)以及出水口(32),所述进水口(31)和所述出水口(32)分别设置在所述消能箱(3)的相对两侧,所述出水口(32)高于所述进水口(31);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31)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3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5)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水管(5)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消能箱(3)内包括消能管(6),所述消能管(6)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31)相连通,所述消能管(6)的轴线与所述进水口(31)的轴线重合,所述消能管(6)靠近所述进水口(31)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进水口(31)一端的端面面积;所述消能管(6)上远离所述进水口(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水板(7),所述第二挡水板(7)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挡水板(7)设置有数个第二导水孔(71),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71)的轴线均与所述进水口(31)的轴线相平行,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71)的内径由靠近所述进水口(31)的方向至远离所述进水口(31)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消能管(6)内设置有第一挡水板(8),所述第一挡水板(8)位于所述进水口(31)与所述第二挡水板(7)之间,所述第一挡水板(8)为圆柱状,所述第一挡水板(8)设置有数个第一导水孔(81),每个所述第一导水孔(81)的轴线均与所述进水口(31)的轴线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排水管(1)、第一连接管(2)、消能箱(3)、第二连接管(4)以及第二排水管(5);所述消能箱(3)包括进水口(31)以及出水口(32),所述进水口(31)和所述出水口(32)分别设置在所述消能箱(3)的相对两侧,所述出水口(32)高于所述进水口(31);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管(1)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口(31)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口(32)相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管(5)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水管(1)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排水管(5)的轴线相重合;所述消能箱(3)内包括消能管(6),所述消能管(6)的一端与所述进水口(31)相连通,所述消能管(6)的轴线与所述进水口(31)的轴线重合,所述消能管(6)靠近所述进水口(31)的一端的端面面积小于远离所述进水口(31)一端的端面面积;所述消能管(6)上远离所述进水口(3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水板(7),所述第二挡水板(7)为圆柱状,所述第二挡水板(7)设置有数个第二导水孔(71),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71)的轴线均与所述进水口(31)的轴线相平行,每个所述第二导水孔(71)的内径由靠近所述进水口(31)的方向至远离所述进水口(31)的方向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彪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鑫亚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