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19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属于建筑桩基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桩的抗压及抗拔承载力低的问题而设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上部桩体、翼板、注浆孔、环形肋板、下部桩体及桩尖组成;所述的上部桩体为中空的变截面桩体,大截面桩身周边设有4个呈对称分布的翼板,翼板横截面由两部分组成,内部类似为沙漏状,外部为三角形,翼板之间设有弧形肋板,通过其相互连接,小截面桩身外表面设有4个呈对称分布的注浆孔;所述的下部桩体桩身由圆台体与圆柱体交替排列组成,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呈阶梯状分布,且圆柱体桩身设有注浆孔。该结构施工简便,工程实用性强,可实现桩周土体的加固,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
本技术属于建筑桩基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桩,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破与不断进步,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而我国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层,软土类地层压缩性高、含水量大,而且地基承载能力与抗剪强度都非常低,在这类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极易出现较大的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失稳破坏,故需对原有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而采用打入预制钢管桩来提高承载性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软土地基孔隙率高、难于压密,传统预制钢管桩表面光滑,桩与周围土层的作用较弱,桩侧摩阻力难以发挥,承载能力较低,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72288)的资助下,开展了大量资料搜索、现场调研和相关实验来进行研究,技术了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来实现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的加固,从而提高承载特性,减小不均匀沉降,以满足工程实际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能够实现桩周土体的加固,大幅度提高桩侧摩阻力,从而提高桩的抗压、抗拔承载力,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软土地基中。本技术所采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它由上部桩体、翼板、注浆孔、环形肋板、下部桩体及桩尖组成;所述的上部桩体为中空的变截面桩体,大截面桩身周边设有4个呈对称分布的翼板,翼板横截面由两部分组成,内部类似为沙漏状,外部为三角形,翼板之间设有弧形肋板,通过其相互连接,小截面桩身外表面设有4个呈对称分布的注浆孔;所述的下部桩体桩身由圆台体与圆柱体交替排列组成,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呈阶梯状分布,且圆柱体桩身设有注浆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截面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它由上部桩体、翼板、注浆孔、环形肋板、下部桩体及桩尖组成;所述的上部桩体为中空的变截面桩体,大截面桩身周边设有4个呈对称分布的翼板,翼板横截面由两部分组成,内部类似为沙漏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森邓美旭蒋宗南刘一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