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190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包括支盘桩本体,所述的支盘桩本体包括挤扩臂,所述的挤扩臂的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的挤扩臂包括上挤扩臂和下挤扩臂,所述的上挤扩臂和下挤扩臂之间通过旋刀相连接。所述的支盘桩本体从顶部向底部依次连接有回转接头,液压缸,中心杆和固定底盘,所述的固定底盘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挤扩臂的底端铰接,所述的上挤扩臂的顶端固接在液压缸的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硬质岩层的击碎力及破坏力都大大增加,便于挤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挤扩臂与硬质岩层的接触面增加,粗糙率增大,摩阻力增大,从而增大抗压承载力和抗拔承载力,使单桩的承载力更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施工速度快,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
本技术属于支盘桩
,涉及支盘桩辅助构件,具体涉及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
技术介绍
支盘桩一种在地基土中既定高程处,利用支盘机挤扩成盘。作为一种新桩型,一种变截面桩,与常规普通灌注桩相比,其抗压承载力、抗拔承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且由于单桩承载力大,在荷载相同的情况下,一部分荷载通过支盘来传递,一定程度上比普通灌注桩缩短桩长、减小桩径或者减少桩数,从而能达到节省造价、缩短工期。但是目前支盘桩在挤扩过程中遇到硬夹层或较硬的岩层时,挤扩困难,且容易发生塌孔,影响桩基质量。因此,有必要设计出一种能有效地适用于硬质岩层的支盘桩挤扩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解决现有的支盘桩遇硬质岩层时挤扩困难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包括支盘桩本体,所述的支盘桩本体包括挤扩臂,所述的挤扩臂的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的挤扩臂包括上挤扩臂和下挤扩臂,所述的上挤扩臂和下挤扩臂之间通过旋刀相连接。所述的支盘桩本体从顶部向底部依次连接有回转接头,液压缸,中心杆和固定底盘,所述的固定底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包括支盘桩本体(1),所述的支盘桩本体(1)包括挤扩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扩臂(2)的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的挤扩臂(2)包括上挤扩臂(3)和下挤扩臂(4),所述的上挤扩臂(3)和下挤扩臂(4)之间通过旋刀(5)相连接;所述的支盘桩本体(1)从顶部向底部依次连接有回转接头(6),液压缸(7),中心杆(8)和固定底盘(9),所述的固定底盘(9)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挤扩臂(4)的底端铰接,所述的上挤扩臂(3)的顶端固接在液压缸(7)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盘桩挤扩构件,包括支盘桩本体(1),所述的支盘桩本体(1)包括挤扩臂(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扩臂(2)的形状为锯齿状;所述的挤扩臂(2)包括上挤扩臂(3)和下挤扩臂(4),所述的上挤扩臂(3)和下挤扩臂(4)之间通过旋刀(5)相连接;所述的支盘桩本体(1)从顶部向底部依次连接有回转接头(6),液压缸(7),中心杆(8)和固定底盘(9),所述的固定底盘(9)两端分别与两个下挤扩臂(4)的底端铰接,所述的上挤扩臂(3)的顶端固接在液压缸(7)的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盘桩挤扩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忠居赵亚婉董芸秀胡海波王富春王溪清陈慧芸何静斌朱彦明冯凯王蒙蒙贾明辉文军强徐浩张聪王政斌于翔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