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制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041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制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喷洒装置及控制装置,冷却箱由纯铜制成,所述冷却箱包括外壳及内壳,外壳与内壳之间的腔室为第一腔室,内壳内部为第二腔室,待冷却件放置于第一腔室内部,第二腔室内部中空,待冷却件放入第一腔室,内壳为八面体结构,待冷却件放于内壳的外壁上;喷洒装置设置于第二腔室内部,喷洒装置向第二腔室内喷洒冷却水,所述外壳及所述内壳的底面贴合在一起,并在贴合位置对应设置有塞栓,塞栓将第二腔室内的废水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铜制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喷洒装置在第二腔室,待冷却件在第一腔室,有效将待冷却件与水隔离,适用于不能与水接触的炽热金属;通过设置塞栓,能够将水在边冷却边排出,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制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冶炼
,特别涉及一种铜制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工序能耗约占钢铁工业总能耗的60%,是钢铁工业的能耗大户,其节能增效潜力巨大。高炉从前期的投资建设到后期的冶炼生产,再到期间的中修、大修,高炉维修投资巨大。因此国内外各钢铁企业都通过提高高炉的利用系数、强化冶炼等手段来挖掘高炉的潜力以使高炉的效益最大化。就高炉长寿而言,主要的限制性环节在高炉高热负荷区域,其中包括炉腹、炉腰及炉身下部区域。原有的铸铁冷却壁很难达到上述这些高效、长寿的目标。多次工业性试验表明:铜冷却壁在高炉上的使用效果十分理想。因此,在炉身下部炉腰和炉腹高热负荷区域现代高炉普遍采用铜冷却壁冷却技术。近10年来世界上许多高炉使用了铜冷却壁,可以说冷却壁的寿命直接决定着高炉的使用寿命。根据铜材质要求其热面温度小于230℃。然而,对于在冶炼过程中不能接触水的金属,则现有合适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制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制冷却装置,包括:包括:冷却箱、喷洒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冷却箱由纯铜制成,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喷洒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冷却箱由纯铜制成,所述冷却箱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的腔室为第一腔室,所述内壳内部为第二腔室,待冷却件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部,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中空,所述待冷却件放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壳为八面体结构,所述待冷却件放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上;所述喷洒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所述喷洒装置向所述第二腔室内喷洒冷却水,所述外壳及所述内壳的底面贴合在一起,并在贴合位置对应设置有塞栓,所述塞栓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废水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箱、喷洒装置及控制装置,所述冷却箱由纯铜制成,所述冷却箱包括外壳及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的腔室为第一腔室,所述内壳内部为第二腔室,待冷却件放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部,所述第二腔室内部中空,所述待冷却件放入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内壳为八面体结构,所述待冷却件放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上;所述喷洒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部,所述喷洒装置向所述第二腔室内喷洒冷却水,所述外壳及所述内壳的底面贴合在一起,并在贴合位置对应设置有塞栓,所述塞栓将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废水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为多边形结构,所述内壳的厚度为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制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冷却件为7个,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内壳的外壁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制冷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焕诚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虹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