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103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加热器、循环泵、出料口、进料泵、观察窗、搅拌桨、搅拌轴,所述反应罐上设置有所述观察窗,所述反应罐下方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旁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反应罐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泵,所述反应罐另外一端设置有加热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上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方设置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反应罐上方设置有搅拌电动机,所述搅拌电动机一侧设置有沼气出口,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轴。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固体废料变为沼气,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时能够准确的控制温度,使反应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厌氧发酵反应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业及养殖业的发展,大量农林及禽畜废弃物被随意焚烧及排放,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农林及禽畜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之一是厌氧发酵技术。由于农林及禽畜废弃物具有固体和纤维素物质含量高的特点,在厌氧发酵过程中极易在厌氧反应器内部形成浮渣并硬化结壳,或因搅拌不均造成沉淀物淤积和堵塞,形成物料局部酸化致使整个厌氧系统崩溃瘫痪,并且温度控制不佳,影响反应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加热器、循环泵、出料口、进料泵、观察窗、搅拌桨、搅拌轴,所述反应罐上设置有所述观察窗,所述反应罐下方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旁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反应罐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泵,所述反应罐另外一端设置有加热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上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方设置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反应罐上方设置有搅拌电动机,所述搅拌电动机一侧设置有沼气出口,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所述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下方设置有布料器,所述搅拌轴外侧设置有布流器,所述布流器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布流器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上述结构中,有机固渣废弃物由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反应罐内,开启所述搅拌电动机,所述搅拌电动机带动所述搅拌桨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有机固渣废弃物和接种污泥充分搅拌均匀,同时开启外所述加热循环管上的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加热器,反应器内的固渣废弃物通过所述外加热循环管进行循环加热,并经过所述布流器的所述出水管喷射进入反应器,通过控制所述循环泵的流量大小控制所述出水管的射程范围,击破浮在反应器表面不同范围的浮渣浮泡。有机固渣废弃物经过一段时间厌氧消化反应,转变成沼气,从所述沼气出口排出,厌氧消化后的物料从所述出料口排出,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反应器内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最适宜反应的温度,保持快速反应,所述观察窗方便观察反映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反应罐与所述进料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泵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反应罐与所述搅拌电动机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电动机与所述搅拌轴同轴相连,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桨嵌套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所述沼气出口与所述反应罐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反应罐通过焊接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加热循环管与所述反应罐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加热循环管与所述循环泵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加热循环管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支撑腿与所述反应罐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反应罐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所述布料器与所述进料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布流器与所述加热循环管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布料器与所述出水管通过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固体废料变为沼气,达到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时能够准确的控制温度,使反应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内部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沼气出口;2、搅拌电动机;3、反应罐;4、加热循环管;5、加热器;6、循环泵;7、支撑腿;8、出料口;9、进料口;10、进料泵;11、观察窗;12、布流器;13、出水管;14、搅拌轴;15、搅拌桨;16、布料器;17、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3、加热器5、循环泵6、出料口8、进料泵10、观察窗11、搅拌桨15、搅拌轴14,反应罐3上设置有观察窗11,反应罐3用于厌氧反应,观察窗11用于观察反应进度,反应罐3下方设置有出料口8,出料口8用于排出反应后的废料,出料口8旁边设置有支撑腿7,支撑腿7用于支撑装置,反应罐3一端设置有进料口9,进料口9用于进入物料,进料口9上设置有进料泵10,进料泵10用于驱动进料,反应罐3另外一端设置有加热循环管4,加热循环管4用于输送物料,加热循环管4上设置有循环泵6,循环泵6用于驱动循环送料,循环泵6上方设置有加热器5,加热器5用于对物料进行加热,反应罐3上方设置有搅拌电动机2,搅拌电动机2用于驱动搅拌轴14转动,搅拌电动机2一侧设置有沼气出口1,沼气出口1用于排出沼气,反应罐3内设置有搅拌轴14,搅拌轴14用于带动搅拌桨15转动,搅拌轴14上设置有搅拌桨15,搅拌桨15用于使物料反应均匀,搅拌桨15下方设置有布料器16,布料器16用于均匀布料,搅拌轴14外侧设置有布流器12,布流器12用于均匀布流,布流器12上设置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用于排出废渣,布流器12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温度传感器17用于检测装置内的温度。上述结构中,有机固渣废弃物由进料口9进入反应罐3内,开启搅拌电动机2,搅拌电动机2带动搅拌桨15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有机固渣废弃物和接种污泥充分搅拌均匀,同时开启外加热循环管4上的循环泵6和加热器5,反应器内的固渣废弃物通过外加热循环管4进行循环加热,并经过布流器12的出水管13喷射进入反应器,通过控制循环泵6的流量大小控制出水管13的射程范围,击破浮在反应器表面不同范围的浮渣浮泡。有机固渣废弃物经过一段时间厌氧消化反应,转变成沼气,从沼气出口1排出,厌氧消化后的物料从出料口8排出,温度传感器17检测反应器内的温度,使温度保持在最适宜反应的温度,保持快速反应,观察窗11方便观察反映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的使用功能,反应罐3与进料口9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进料口9与进料泵10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反应罐3与搅拌电动机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搅拌电动机2与搅拌轴14同轴相连,搅拌轴14与搅拌桨15嵌套连接,沼气出口1与反应罐3通过焊接连接,出料口8与反应罐3通过焊接连接,加热循环管4与反应罐3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加热循环4与循环泵6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加热器5与加热循环,4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支撑腿7与反应罐3通过焊接连接,温度传感器17与反应罐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布料器16与进料口9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布流器12与加热循环管4通过螺纹密封连接,布料器16与出水管13通过焊接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加热器、循环泵、出料口、进料泵、观察窗、搅拌桨、搅拌轴,所述反应罐上设置有所述观察窗,所述反应罐下方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旁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反应罐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泵,所述反应罐另外一端设置有加热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上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方设置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反应罐上方设置有搅拌电动机,所述搅拌电动机一侧设置有沼气出口,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所述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下方设置有布料器,所述搅拌轴外侧设置有布流器,所述布流器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布流器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加热器、循环泵、出料口、进料泵、观察窗、搅拌桨、搅拌轴,所述反应罐上设置有所述观察窗,所述反应罐下方设置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旁边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反应罐一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泵,所述反应罐另外一端设置有加热循环管,所述加热循环管上设置有所述循环泵,所述循环泵上方设置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反应罐上方设置有搅拌电动机,所述搅拌电动机一侧设置有沼气出口,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所述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设置有所述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下方设置有布料器,所述搅拌轴外侧设置有布流器,所述布流器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布流器下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与所述进料口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泵通过螺纹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全混厌氧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建文潘健康王壮陈斌张庆哲田燕周丽娟郑亚男安正燕王秋萍
申请(专利权)人: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