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990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包括储水池,在储水池的上方安装有粗滤箱和精滤箱;还包括集水井和第一提升管路,第一提升管路的上端连接至粗滤箱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集水井;还包括旋流除砂器和蒸发池;还包括带有第二水泵的第二提升管路,其上端连接至旋流除砂器侧壁顶部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锥形底,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连接至蒸发池;还包括地热井和板式换热器,在蒸发池的池底铺设有散热盘管,还包括第三提升管路,其上端连接至散热盘管的入口、下端连接至地热井内的潜水泵,散热盘管的出口连接至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入口,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连接有生产用水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废水多级处理能力且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水处理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面源污染也称非点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根据面源污染发生区域和过程的特点,一般将其分为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两大类。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泥沙、营养盐、农药及其它污染物,在降水或灌溉过程中,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壤中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进入水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和农村居民。农业面源污染是最为重要且分布最为广泛的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土壤中未被作物吸收或土壤固定的氮和磷通过人为或自然途径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一个因素。在蔬菜种植领域中,由于灌溉和喷药等活动而导致产生面源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对面源污染进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控制面源污染需要对废水的处理设施及工艺进行优化设计,现有技术中还不存在结构合理的上述处理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具备废水多级处理能力且处理效果好的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包括主体位于地下的、具有锥形底的储水池,在储水池的上方安装有粗滤箱和精滤箱,粗滤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精滤箱的进水口,精滤箱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池的内腔;还包括集水井和第一提升管路,第一提升管路的上端连接至粗滤箱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集水井的井底,在第一提升管路上设有第一水泵;还包括旋流除砂器和蒸发池;还包括带有第二水泵的第二提升管路,其上端连接至旋流除砂器侧壁顶部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锥形底的低位位置,旋流除砂器的出水口通过泄水管连接至蒸发池;还包括地热井和板式换热器,在蒸发池的池底铺设有散热盘管,还包括第三提升管路,其上端连接至散热盘管的入口、下端连接至地热井内的潜水泵,散热盘管的出口通过中间管路连接至板式换热器一次侧的入口,在一次侧的出口设有排水管路,在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连接有生产用水管路。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与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相比,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集水井和储水池,实现了对面源污染废水的前置收集和储存。通过设置粗滤箱和精滤箱,实现了对废水的有效充分过滤,保证了废水内的固态颗粒的充分去除。通过设置旋流除砂器,实现了废水内固体颗粒杂质的进一步去除。通过设置蒸发池和供热组件,实现了对废水的蒸发沉淀,最终废水内的有害物质沉淀在蒸发池的池底。上述多级处理的方式保证了废水中含有的大部分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成分被充分截留而没有排放,满足了面源污染控制的要求。优选地:在第一提升管路的下端安装有过滤器;在集水井的内壁中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优选地:粗滤箱包括粗滤箱体,在粗滤箱体内设有粗滤网;精滤箱包括精滤箱体,在精滤箱体内设有精滤网。优选地:粗滤箱和精滤箱两者通过支架安装在储水池的上方。优选地:在蒸发池的底壁上铺设有金属板,散热盘管位于金属板的下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提升管路;2、液位传感器;3、集水井;4、第一水泵;5、粗滤箱;6、精滤箱;7、储水池;8、锥形底;9、支架;10、第二水泵;11、第二提升管路;12、旋流滤砂器;13、泄水管;14、地热井;15、潜水泵;16、散热盘管;17、蒸发池;18、板式换热器;19、生产用水管路;20、排水管路;21、第三提升管路;22、中间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包括主体位于地下的、具有锥形底8的储水池7,在储水池7的上方安装有粗滤箱5和精滤箱6,粗滤箱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精滤箱6的进水口,精滤箱6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池7的内腔。本实施例中,粗滤箱5和精滤箱6两者通过支架9安装在储水池7的上方;结构上,粗滤箱5包括粗滤箱体,在粗滤箱体内设有粗滤网;精滤箱6包括精滤箱体,在精滤箱体内设有精滤网,分别用于实现对废水的粗滤和精滤。还包括集水井3和第一提升管路1,第一提升管路1的上端连接至粗滤箱5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集水井3的井底,在第一提升管路1上设有第一水泵4。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提升管路1的下端安装有过滤器,用于滤除废水中大块的杂物;在集水井3的内壁中部安装有液位传感器2,用于向控制器传送信号,决定第一水泵4以及后续设施的起停。还包括旋流除砂器12和蒸发池17,分别用于对废水进行旋流除砂以及蒸发沉淀。还包括带有第二水泵10的第二提升管路11,其上端连接至旋流除砂器12侧壁顶部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锥形底8的低位位置,旋流除砂器12的出水口通过泄水管13连接至蒸发池17。还包括地热井14和板式换热器18,在蒸发池17的池底铺设有散热盘管16。还包括第三提升管路11,其上端连接至散热盘管16的入口、下端连接至地热井14内的潜水泵15,散热盘管16的出口通过中间管路连接至板式换热器18一次侧的入口,在一次侧的出口设有排水管路20,在板式换热器18的二次侧连接有生产用水管路19。本实施例中,在蒸发池17的底壁上铺设有金属板,散热盘管16位于金属板的下方。工作原理:集水井3用于废水的收集,第一提升管路1将初步过滤后的废水输送进入储水池7内进行存储,同时在粗滤箱5和精滤箱6内完成粗滤和精滤;废水由第二提升管路11输送至旋流除砂器12,进行旋流除砂;相对洁净的废水进入蒸发池17内,通过底部散热盘管16的持续加热升温而蒸发,重金属离子等杂志沉淀到池底,进行定期清洁;由散热盘管16内流出的地热水温度仍然较高,为了充分利用热能,设置板式换热器18,通过将散热盘管16内的尾水与生产用水进行换热,将残余的热量供给至其它生产环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位于地下的、具有锥形底(8)的储水池(7),在储水池(7)的上方安装有粗滤箱(5)和精滤箱(6),粗滤箱(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精滤箱(6)的进水口,精滤箱(6)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池(7)的内腔;还包括集水井(3)和第一提升管路(1),第一提升管路(1)的上端连接至粗滤箱(5)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集水井(3)的井底,在第一提升管路(1)上设有第一水泵(4);还包括旋流除砂器(12)和蒸发池(17);还包括带有第二水泵(10)的第二提升管路(11),其上端连接至旋流除砂器(12)侧壁顶部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锥形底(8)的低位位置,旋流除砂器(12)的出水口通过泄水管(13)连接至蒸发池(17);还包括地热井(14)和板式换热器(18),在蒸发池(17)的池底铺设有散热盘管(16),还包括第三提升管路(21),其上端连接至散热盘管(16)的入口、下端连接至地热井(14)内的潜水泵(15),散热盘管(16)的出口通过中间管路(22)连接至板式换热器(18)一次侧的入口,在一次侧的出口设有排水管路(20),在板式换热器(18)的二次侧连接有生产用水管路(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源污染废水治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体位于地下的、具有锥形底(8)的储水池(7),在储水池(7)的上方安装有粗滤箱(5)和精滤箱(6),粗滤箱(5)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精滤箱(6)的进水口,精滤箱(6)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池(7)的内腔;还包括集水井(3)和第一提升管路(1),第一提升管路(1)的上端连接至粗滤箱(5)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集水井(3)的井底,在第一提升管路(1)上设有第一水泵(4);还包括旋流除砂器(12)和蒸发池(17);还包括带有第二水泵(10)的第二提升管路(11),其上端连接至旋流除砂器(12)侧壁顶部的进水口、下端延伸至锥形底(8)的低位位置,旋流除砂器(12)的出水口通过泄水管(13)连接至蒸发池(17);还包括地热井(14)和板式换热器(18),在蒸发池(17)的池底铺设有散热盘管(16),还包括第三提升管路(21),其上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树兵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武清区隆生家庭农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