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95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聚α烯烃PAO4、聚α烯烃PAO6和已二酸酯混合,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性剂SV260和降凝剂T248,再加热到58~62℃;2)保温搅拌至运动粘度和倾点达标,继续保温;3)制备有机钼添加剂:将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混合,加热,搅拌,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7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4)加入制备有机钼添加剂,进行搅拌融合;5)制备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用乙醇‑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3:1,且包含有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表面修饰剂与氟化镧摩尔比为2:1;并加入搅拌融合。6)匀速搅拌,并于10min内加热到62~66℃,后继续保温30min,并获得成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化工油脂及其制备方法
,特别涉及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具体的,其展示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润滑剂在使用过程中受空气中的氧、燃料燃烧产生的副产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高温以及一些金属等的催化作用,会发生一系列氧化、聚合、分解等化学变化,导致产生一系列后果,如腐蚀、油品粘度改变、产生漆膜和油泥等;氧化是润滑剂变质劣化的主要原因,它大大缩短了润滑剂的使用寿命。摩擦磨损是摩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据统计,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一次性能源的损失来自摩擦,因此,减小摩擦与磨损造成的经济损失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润滑是降低摩擦、减小或避免磨损的有效技术。目前大多数润滑剂是以加入多种润滑添加剂来提高其性能,而传统的添加剂是通过物理吸附,以及化学反应来实现良好的摩擦学性能,不能做到材料的零磨损和对材料的损伤起到修复作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聚α烯烃PAO4、聚α烯烃PAO6和已二酸酯混合,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性剂SV260和降凝剂T248,再加热到58~62℃;2)保温搅拌至运动粘度和倾点达标,继续保温;3)制备有机钼添加剂:将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混合,加热,搅拌,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7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4)加入制备有机钼添加剂,进行搅拌融合;5)制备纳米氟化镧添加剂,并加入搅拌融合。6)匀速搅拌,并于10min内加热到62~66℃,后继续保温30min,并获得成品。进一步的,搅拌速度为960r/min。进一步的,用三级风冷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进行搅拌。进一步的,运动粘度(100℃)为(12.5~16.3)mm2/s,同时倾点不高于-40℃,即为达标。进一步的,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用乙醇-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3:1,且包含有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表面修饰剂与氟化镧摩尔比为2:1;在醇水体系中合成纳米氟化镧添加剂内含的表面修饰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m左右,且无明显团聚现象。进一步的,表面修饰剂为二辛基二硫代(略)DDPPY)、二辛(略)二环己胺盐(DDPDA)、二辛基二硫代磷酸T152盐(DDPT152)、二辛基二硫代磷酸双β羟乙基十八胺盐(DDPE18A)、或油酸双β羟乙基十八胺盐(OAE18A)的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三组合而成。进一步的,有机钼添加剂构成为: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抗氧剂,可以抑制油品的氧化过程,钝化金属对氧化的催化作用,起到延长油品使用和保护机器的目的;极压剂可以使润滑剂在低速高负荷或高速冲击负荷摩擦条件下,即在所谓的极压条件下防止摩擦面发生烧结、擦伤;有机钼在局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磨损表面作用,微凸体被碾压产生塑性变形,通过微流变作用填平凹槽,凹凸不平的摩擦表面再次被磨合形成较平整的摩擦表面,即对摩擦受损表面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从而降低磨损。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2,4,6-三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壬基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异辛基-3-(3,5二叔丁基-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剂为2,4,6-三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壬基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异辛基-3-(3,5二叔丁基-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三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必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钼为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钼或硫化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氧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制备所得的润滑油具备高抗氧化性与极压性,同时具备对设备使用时产生的磨损具有表面修复作用,保证润滑日常使用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展示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聚α烯烃PAO4、聚α烯烃PAO6和已二酸酯混合,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性剂SV260和降凝剂T248,再加热到58~62℃;2)保温搅拌至运动粘度和倾点达标,继续保温;3)制备有机钼添加剂:将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混合,加热,搅拌,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7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4)加入制备有机钼添加剂,进行搅拌融合;5)制备纳米氟化镧添加剂,并加入搅拌融合。6)匀速搅拌,并于10min内加热到62~66℃,后继续保温30min,并获得成品。搅拌速度为960r/min。用三级风冷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进行搅拌。运动粘度(100℃)为(12.5~16.3)mm2/s,同时倾点不高于-40℃,即为达标。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用乙醇-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3:1,且包含有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表面修饰剂与氟化镧摩尔比为2:1;在醇水体系中合成纳米氟化镧添加剂内含的表面修饰纳米粒子平均粒径为10m左右,且无明显团聚现象。表面修饰剂为二辛基二硫代(略)DDPPY)、二辛(略)二环己胺盐(DDPDA)、二辛基二硫代磷酸T152盐(DDPT152)、二辛基二硫代磷酸双β羟乙基十八胺盐(DDPE18A)、或油酸双β羟乙基十八胺盐(OAE18A)的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三组合而成。有机钼添加剂构成为: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抗氧剂,可以抑制油品的氧化过程,钝化金属对氧化的催化作用,起到延长油品使用和保护机器的目的;极压剂可以使润滑剂在低速高负荷或高速冲击负荷摩擦条件下,即在所谓的极压条件下防止摩擦面发生烧结、擦伤;有机钼在局部高温高压条件下与磨损表面作用,微凸体被碾压产生塑性变形,通过微流变作用填平凹槽,凹凸不平的摩擦表面再次被磨合形成较平整的摩擦表面,即对摩擦受损表面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作用,从而降低磨损。所述抗氧剂为2,4,6-三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壬基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异辛基-3-(3,5二叔丁基-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抗氧剂为2,4,6-三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壬基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异辛基-3-(3,5二叔丁基-羟基苯基)丙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中三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必含有2,6-二叔丁基对甲酚、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异辛醇酯和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进一步的,所述有机钼为二(2-乙基己基)二硫代磷酸钼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聚α烯烃PAO4、聚α烯烃PAO6和已二酸酯混合,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性剂SV260和降凝剂T248,再加热到58~62℃;2)保温搅拌至运动粘度和倾点达标,继续保温;3)制备有机钼添加剂:将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混合,加热,搅拌,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7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4)加入制备有机钼添加剂,进行搅拌融合;5)制备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用乙醇‑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3:1,且包含有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表面修饰剂与氟化镧摩尔比为2:1;并加入搅拌融合;6)匀速搅拌,并于10min内加热到62~66℃,后继续保温30min,并获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聚α烯烃PAO4、聚α烯烃PAO6和已二酸酯混合,然后加入粘度指数改性剂SV260和降凝剂T248,再加热到58~62℃;2)保温搅拌至运动粘度和倾点达标,继续保温;3)制备有机钼添加剂:将30%-75%的抗氧化剂、7%~12%的极压剂、以及剩下组分的有机钼混合,加热,搅拌,所述加热的温度为50~70℃;所述搅拌的时间为30~60min;4)加入制备有机钼添加剂,进行搅拌融合;5)制备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纳米氟化镧添加剂用乙醇-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乙醇与水体积比为3:1,且包含有表面修饰剂和氟化镧;表面修饰剂与氟化镧摩尔比为2:1;并加入搅拌融合;6)匀速搅拌,并于10min内加热到62~66℃,后继续保温30min,并获得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搅拌速度为960r/mi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用三级风冷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进行搅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运动粘度(100℃)为(12.5~16.3)mm2/s,同时倾点不高于-40℃,即为达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表面修饰剂为二辛基二硫代(略)DDPPY)、二辛(略)二环己胺盐(DDPDA)、二辛基二硫代磷酸T152盐(DDPT152)、二辛基二硫代磷酸双β羟乙基十八胺盐(DDPE18A)、或油酸双β羟乙基十八胺盐(OAE18A)的其中之一或其中之三组合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氧化自修复润滑油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中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