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件用高耐候抗菌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层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铸件用高耐候抗菌涂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铸件一般采用铜、不锈钢、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基材,但由于金属表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暴露在空气中,由于材料本身的性质,易和空气中的污染物、氧气和水分接触,造成铸件表面腐蚀、老化、发霉等现象,从而影响铸件的质量,缩短使用铸件的使用寿命。除了改善铸件本身的基体材料,以提高铸件整体的性能外,还可以通过在铸件表面喷涂涂料的方式达到对铸件保护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涂层材料大多是以高分子原料为基料制备而成,因此长期暴露于空气中的涂层材料很难经受环境的考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生存环境日益成为人类追求的目标。随着人们对环境微生物的研究和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利用微生物有益性的同时,也意识到其作为病原菌的危害性,由此促进了抗菌功能材料的开发,致使各种抗菌制品应运而生,并获得了迅速发展。目前,抗菌塑料、抗菌纤维、抗菌陶瓷、抗菌钢铁及抗菌涂层等抗菌材料已应用于各个领域。抗菌涂层材料是20世纪成功开发的新型功能金属材料。抗菌涂层材料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件用高耐候抗菌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改性丙烯酸树脂40‑70份、双马来酰亚胺8‑16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3‑6份、聚乙烯醇5‑10份、复合抗菌剂6‑12份、改性混合填料5‑10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5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3‑6份、大豆磷脂2‑7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3‑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9份、新癸酸缩水甘油酯10‑25份;所述复合抗菌剂由纳米银颗粒、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硅灰石粉制备而成,所述改性混合填料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金红石型钛白粉、陶瓷纤维、碳化硅和纳米CeO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用高耐候抗菌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改性丙烯酸树脂40-70份、双马来酰亚胺8-16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3-6份、聚乙烯醇5-10份、复合抗菌剂6-12份、改性混合填料5-10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5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3-6份、大豆磷脂2-7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3-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4-9份、新癸酸缩水甘油酯10-25份;所述复合抗菌剂由纳米银颗粒、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硅灰石粉制备而成,所述改性混合填料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金红石型钛白粉、陶瓷纤维、碳化硅和纳米CeO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用高耐候抗菌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改性丙烯酸树脂55份、双马来酰亚胺12份、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5份、聚乙烯醇8份、复合抗菌剂9份、改性混合填料8份、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4份、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5份、大豆磷脂5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7份、新癸酸缩水甘油酯1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件用高耐候抗菌涂层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四口反应瓶中加入50份的去离子水、8份混合乳化剂升温搅拌,加入15份丙烯酸混合单体与6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升温至85℃,乳化聚合20min后,再添加15份丙烯酸混合单体及6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保温反应1.5h;然后添加20份改性混合单体及6份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保温反应2.5h;最后将温度降至40℃,使用碱液调节pH为7~8,过滤收集滤料,将反应产品在烘箱中烘干,即得改性丙烯酸树脂;所述丙烯酸混合单体为质量比为1:1.5:2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羟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所述改性混合单体为质量比为1:1.5的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振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捷德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