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40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机,涉及注塑机领域。该注塑机包括导轨、射胶头板、射胶二板、射胶油缸、松退油缸、溶胶筒、传动轴、螺杆、液压马达和油制板,射胶头板和射胶二板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上,射胶头板的内部中空且两端相互连通,液压马达固定设置于射胶二板,射胶油缸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活塞设置于射胶头板内,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活塞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塞内,活塞杆的另一端与射胶二板相连,溶胶筒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射胶头板内,螺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溶胶筒内,射胶头板设置有与溶胶筒连通的下料口,传动轴设置于活塞杆内且与活塞杆同轴。该注塑机的结构合理、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s. The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consists of guide rail, injection head plate, injection second plate, injection cylinder, loosening and withdrawing cylinder, sol cylinder, transmission shaft, screw, hydraulic motor and oil plate. The injection head plate and injection second plate are slidably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The inner part of the injection head plate is hollow and the two end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hydraulic motor is fixed on the injection second plate. The injection cylinder includes piston and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is arranged in the injection head plate. The piston rod is hollow structure. One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slidably arranged in the piston. The other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jection second plate. At least part of the sol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the injection head plate. The screw rod is movably arranged in the sol cylinder. The hea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ower opening connected with the sol cylinder, an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arranged in the piston rod and coaxial with the piston rod. Th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strong practicability, long service life and small occupi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注塑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注塑机存在结构不合理、使用寿命较短、占用空间大、油温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塑机,包括导轨、射胶头板、射胶二板、射胶油缸、松退油缸、溶胶筒、传动轴、螺杆、液压马达和油制板,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射胶头板的内部中空且两端相互连通,所述液压马达固定设置于所述射胶二板,所述射胶油缸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内,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射胶二板相连,所述溶胶筒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内,所述螺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溶胶筒内,所述射胶头板设置有与所述溶胶筒连通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垂直于所述溶胶筒,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内且与所述活塞杆同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靠近所述射胶二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松退油缸分别与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相连,所述油制板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所述油制板设置有与所述活塞内部连通的射胶油口,所述下料口位于所述射胶头板的一端,所述射胶油口位于所述射胶头板的另一端。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机还包括:射座,所述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射座上。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机还包括:两个滚动轴承,其中一个所述滚动轴承设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内,另外一个所述滚动轴承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内,且两个所述滚动轴承套设在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机还包括:射胶油缸后盖,所述射胶油缸后盖套设在所述活塞杆的外周且用于封闭所述活塞的一端;和轴承盖,所述轴承盖设在所述活塞内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的外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注塑机还包括:滑块,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通过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导轨。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并行设置。本技术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压马达为高速溶胶马达。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注塑机的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占用空间小、有效避免了油温过高的情况发生,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提供的注塑机用中空式注射活塞的注塑机的剖视示意图;图标:100-射座;110-导轨;120-滑块;130-松退油缸;140-射胶头板;141-下料口;150-液压马达;160-传动轴;170-螺杆;180-射胶二板;190-活塞;191-活塞杆;200-射胶油缸后盖;210-滚筒轴承;220-油制板;221-射胶油口;230-溶胶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缸注塑机,该单缸注塑机构包括射座100、导轨110、射胶头板140、射胶二板180、射胶油缸、松退油缸130、溶胶筒230、传动轴160、螺杆170、液压马达150和油制板220。其中,导轨11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导轨110相对设置且相互平行,两根导轨110即设置在射座100上,而射胶头板140与射胶二板180均可滑动地设置于导轨110上,具体为,射胶头板140与射胶二板180均通过滑块120设置于导轨110上,这样,射胶头板140与射胶二板180即可相对导轨110移动;导轨110的设置,使得射胶头板140、射胶二板180的前进或后退的摩擦更小,从而使其移动更加流畅高效。本实施例中,液压马达150采用高速溶胶马达,液压马达150固定设置于射胶二板180上,且液压马达150的输出轴的轴线与导轨110平行,从而达到快速溶胶射胶的目的。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射胶油缸包括活塞190和活塞杆191。其中,射胶头板140为中空结构,且两端相互贯通,活塞190设置于射胶头板140内,活塞190为中空结构,此外,活塞杆191也为中空结构,其轴向的两端贯通,活塞杆191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活塞190内,活塞杆191的另一端与射胶二板180相连。本实施例中,松退油缸130分别与射胶头板140和射胶二板180相连,且松退油缸130相对射胶油缸靠近于导轨110,而油制板220即设置在射胶头板140上,油制板220上设置有与活塞190内部连通的射胶油口221。由于该单缸注塑机的射胶和松退功能由两个油缸来控制完成,即射胶油缸和松退油缸130均为单侧存液压油,相较于传统双缸体,有效防止了油温过高的情况。传动轴160设置于活塞杆191内且与活塞杆191同轴,并且,传动轴160与活塞杆191的内壁具有间隙,由于活塞杆191为中空结构,且与传动轴160具有间隙,从而降低了活塞杆191的重量,同时增加了其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传动轴160的一端与液压马达150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传动轴160的另一端与螺杆170的靠近射胶二板180的一端连接,溶胶筒230的一部分设置于射胶头板140内,螺杆170即设置在溶胶筒230内,这样,螺杆170则能够相对射胶头板140移动,由此,液压马达150驱动传动轴160转动,从而带动螺杆170转动。射胶头板140设置有与溶胶筒230连通的下料口141,下料口141垂直于溶胶筒230。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该单缸注塑机构还包括两个滚动轴承210。其中一个滚动轴承210设在活塞杆191的一端内,另外一个滚动轴承210设在活塞杆191的另一端内,且两个滚动轴承210套设在传动轴160的外表面,滚动轴承210与活塞杆191紧密配合,使得传动轴160转动更加平稳。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该单缸注塑机构还包括射胶油缸后盖200和轴承盖。射胶油缸后盖200套设在活塞杆191的外周且用于封闭活塞190的一端,轴承盖设在活塞190内且套设于传动轴160的外周。射胶油缸后盖200设置在射胶头板140上,而油制板220设置于射胶油缸后盖200上,由于油制板220设置有与活塞190内部连通的射胶油口221,从而有效节约了占用空间;此外,下料口141位于射胶头板140的一端,而射胶油口221位于射胶头板140的另一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射胶头板、射胶二板、射胶油缸、松退油缸、溶胶筒、传动轴、螺杆、液压马达和油制板,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射胶头板的内部中空且两端相互连通,所述液压马达固定设置于所述射胶二板,所述射胶油缸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内,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射胶二板相连,所述溶胶筒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内,所述螺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溶胶筒内,所述射胶头板设置有与所述溶胶筒连通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垂直于所述溶胶筒,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内且与所述活塞杆同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靠近所述射胶二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松退油缸分别与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相连,所述油制板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所述油制板设置有与所述活塞内部连通的射胶油口,所述下料口位于所述射胶头板的一端,所述射胶油口位于所述射胶头板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射胶头板、射胶二板、射胶油缸、松退油缸、溶胶筒、传动轴、螺杆、液压马达和油制板,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射胶头板的内部中空且两端相互连通,所述液压马达固定设置于所述射胶二板,所述射胶油缸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内,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结构,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塞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射胶二板相连,所述溶胶筒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内,所述螺杆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溶胶筒内,所述射胶头板设置有与所述溶胶筒连通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垂直于所述溶胶筒,所述传动轴设置于所述活塞杆内且与所述活塞杆同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的靠近所述射胶二板的一端连接,所述松退油缸分别与所述射胶头板和所述射胶二板相连,所述油制板设置于所述射胶头板,所述油制板设置有与所述活塞内部连通的射胶油口,所述下料口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厚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震得利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