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加压机构和带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287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13
头加压机构和带印刷装置。在压印辊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小压印辊从热头受到的压力的偏差。盒安装部能够安装:第一带盒(100a),其容纳有第一带(Ta)和第一辊长度的第一压印辊(104a);以及第二带盒,其容纳有第二带和长于第一辊长度的第二辊长度的第二压印辊,在盒安装部安装有第一带盒(100a)的情况下,将对第一带(Ta)进行印刷的热头以第一头加压力加压于第一压印辊(104a),在盒安装部安装有第二带盒的情况下,将对第二带进行印刷的热头以大于第一头加压力的第二头加压力加压于第二压印辊。

Head pressurizing mechanism and printing device

Head pressurizing mechanism and printing device. When the length of the stamping roller is different, the deviation of the pressure of the impression roller from the hot head can also be reduced. The box mounting part can be installed: the first belt box (100a) contains the first stamping roll (104a) of the first belt (Ta) and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roll; and the second belt box, which contains the second belt and the length of the second roll longer than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roll. When the first belt box (100a) is installed in the box mounting part, the first belt (Ta) will be installed. The hot head for printing is pressurized on the first press roller (104a) by the first pressure. When the second press box i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part of the box, the hot head for printing on the second press roller is pressurized by the second press force greater than the first press fo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加压机构和带印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热头进行加压的头加压机构和带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如专利文献1公开的那样,已知一种印刷装置(热敏打印机),其具备热头和头加压机构,所述头加压机构将热头加压于压印辊(压印辊)。另外,在本段落中,括弧内的词语表示专利文献1中的名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19140号公报然而,若压印辊被容纳在带盒中以代替被设置在带印刷装置中,则存在在多种带盒间根据例如带的宽度不同而压印辊的长度不同的情况。在压印辊的长度不同的情况下,承受来自热头的加压的压印辊的受压面积也不同。因此,若将热头加压于压印辊的头加压力是恒定的,则压印辊从热头受到的压力根据压印辊的长度而有偏差。若压印辊从热头受到的压力存在偏差,则印刷浓度会有偏差。此外,有一种头加压机构,使成为加压中心的加压销在供压印辊插入的压印辊轴的轴向上移动,以便根据被安装于带印刷装置中的带盒的种类而切换热头对压印辊的加压中心位置,在该头加压机构中,有可能加压销在移动的中途卡住,无法适当地切换加压中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下面提出的至少一项作为课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加压机构,其被设置于带印刷装置,所述带印刷装置具备:盒安装部,其能够安装第一带盒和第二带盒,所述第一带盒中容纳有第一带宽度的第一带和第一辊长度的第一压印辊,所述第二带盒中容纳有宽于所述第一带宽度的第二带宽度的第二带和长于所述第一辊长度的第二辊长度的第二压印辊;和热头,其对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进行印刷,所述头加压机构的特征在于,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将所述热头以第一头加压力加压于所述第一压印辊,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将所述热头以大于所述第一头加压力的第二头加压力加压于所述第二压印辊。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3 JP 2017-079625;2017.12.27 JP 2017-250961.一种头加压机构,其被设置于带印刷装置,所述带印刷装置具备:盒安装部,其能够安装第一带盒和第二带盒,所述第一带盒中容纳有第一带宽度的第一带和第一辊长度的第一压印辊,所述第二带盒中容纳有宽于所述第一带宽度的第二带宽度的第二带和长于所述第一辊长度的第二辊长度的第二压印辊;和热头,其对所述第一带和所述第二带进行印刷,所述头加压机构的特征在于,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将所述热头以第一头加压力加压于所述第一压印辊,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将所述热头以大于所述第一头加压力的第二头加压力加压于所述第二压印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加压机构具备弹性体,所述弹性体对所述热头施加力,使得所述热头被加压于所述第一压印辊或所述第二压印辊,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量为第一变形量,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量为大于所述第一变形量的第二变形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加压机构还具备弹性侧部件,所述弹性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弹性侧部件,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所述弹性侧部件位于第一弹性位置,在所述第一弹性位置,所述弹性体弹性变形成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量为所述第一变形量,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所述弹性侧部件位于第二弹性位置,在所述第二弹性位置,所述弹性体弹性变形成所述弹性体的弹性变形量为所述第二变形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加压机构还具备罩侧部件,所述罩侧部件被设置于对所述盒安装部进行开闭的罩,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所述罩被关闭时,所述罩侧部件与所述弹性侧部件卡合而位于使所述弹性侧部件处于所述第一弹性位置的第一卡合位置,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所述罩被关闭时,所述罩侧部件与所述弹性侧部件卡合而位于使所述弹性侧部件处于所述第二弹性位置的第二卡合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所述罩被关闭时,所述罩侧部件不与所述第一带盒卡合而位于所述第一卡合位置,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所述罩被关闭时,所述罩侧部件与所述第二带盒卡合而位于所述第二卡合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侧部件能够旋转地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卡合位置和所述第二卡合位置,所述弹性侧部件能够旋转地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位置和所述第二弹性位置,在所述罩侧部件从所述第一卡合位置向所述第二卡合位置旋转时,所述弹性侧部件一边将与所述罩侧部件的卡合部位从第一卡合部位向第二卡合部位挪动,一边从所述第一弹性位置向所述第二弹性位置旋转,当所述弹性侧部件在包括所述第一卡合部位的第一卡合区域中与所述罩侧部件卡合时,所述弹性侧部件相对于所述罩侧部件的单位旋转量而以第一旋转量进行旋转,当所述弹性侧部件在包括所述第二卡合部位的第二卡合区域中与所述罩侧部件卡合时,所述弹性侧部件相对于所述罩侧部件的单位旋转量而以小于所述第一旋转量的第二旋转量进行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盒具备容纳所述第二压印辊的第二盒壳,所述第二盒壳具有第一壁部和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壁部的周缘部的第二壁部,在所述第二带盒被安装于所述盒安装部的状态下所述罩被关闭时,所述第一壁部朝向所述罩侧,所述罩侧部件与所述第二带盒的包括所述第一壁部的周缘部在内的部分进行卡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加压机构具备:第一弹性体,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所述第一弹性体弹性变形,对所述热头施加力,使得所述热头以所述第一头加压力加压于所述第一压印辊;和第二弹性体,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所述第二弹性体弹性变形,对所述热头施加力,使得所述热头以所述第二头加压力加压于所述第二压印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加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加压机构还具备:第一弹性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侧部件,在安装有所述第一带盒时,所述第一弹性侧部件使所述第一弹性体弹性变形;和第二弹性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二弹性侧部件,在安装有所述第二带盒时,所述第二弹性侧部件使所述第二弹性体弹性变形。10.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泰志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