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005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器具自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铲体上料组件、第一运送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弯曲组件、第二运送组件、治具组件、第二固定组件、把手上料组件、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所述铲体上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侧部,工作台靠近铲体上料组件的一侧还设有铲体上料框,第一运送组件设置在铲体上料框的侧部,第一固定组件和弯曲组件均设置第一运送组件的侧部,所述第二运送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中部位置,治具组件设置在第二运送组件的侧部,所述把手上料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治具组件的两侧,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均设置在把手上料组件和治具组件的中间位置,提高了洛阳铲的加工效率。

An automatic processing device for Luoyang shove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utomatic processing of metal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to an automatic processing device of Luoyang shovel, which comprises a worktable, a shovel feeding component, a first transport component, a first fixed component, a bending component, a second transport component, a fixture component, a second fixed component, a handle feeding component, a first weld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welding component. Welding component, the shovel body feeding component is set at the side of the worktable, the side of the worktable near the shovel body feeding component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shovel body feeding frame, the first transport component is set at the side of the shovel body feeding frame, the first fixed component and the bending component are set at the side of the first transport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transport component is set at the side of the shovel body feeding component.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worktable, the fixtur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second transport component, the handle feed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fixing componen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ture assembly, and the first welding component and the second welding component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handle feeding component and the fixture component, thus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Luoyang sh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器具自动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洛阳铲,是中国河南洛阳附近村民李鸭子于20世纪初专利技术,并为后人逐渐改进。洛阳铲是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最早广泛用于盗墓,后成为考古学工具。洛阳铲因为是要作为挖掘探洞、采集探土之用,故而铲身不是扁形而是半圆筒形,类似于瓦筒状,常见的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洛阳铲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最关键的是成型时弧度的打造。长20至40厘米,直径5至20厘米,装上富有韧性的木杆后,可打入地下十几米,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以及地下有无古墓等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一般的洛阳铲已经被淘汰,新的铲子是在洛阳铲的基础上改造的,分重铲和提铲(也叫泥铲)。由于洛阳铲铲头后部接的木杆太长,目标太大。所以弃置不用,改用螺纹钢管,半米上下,可层层相套,随意延长。平时看地形的时候,就拆开,背在双肩挎包里。而今,洛阳铲的家族已经十分庞大,比如电动洛阳铲,俨然是一个小型的钻探机。但是目前洛阳铲的生产基本都是依靠人工去加工,此种方式较耗费人力和资源,并且加工效率较低,所以专利技术本装置用以提高洛阳铲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解决了洛阳铲生产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铲体上料组件、第一运送组件、第一固定组件、弯曲组件、第二运送组件、治具组件、第二固定组件、把手上料组件、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所述铲体上料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侧部,工作台靠近铲体上料组件的一侧还设有铲体上料框,第一运送组件设置在铲体上料框的侧部,第一固定组件和弯曲组件均设置第一运送组件的侧部,所述第二运送组件设置在工作台的中部位置,治具组件设置在第二运送组件的侧部,所述把手上料组件和第二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治具组件的两侧,第一焊接组件和第二焊接组件均设置在把手上料组件和治具组件的中间位置。进一步地,所述铲体上料组件包括有铲体上料轨道、第一安装板、推料机构和限料机构,第一安装板水平设置在铲体上料轨道末端侧壁上,推料机构包括有推料气缸和推料块,推料气缸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推料块与推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推料块底部设有一个容纳铲体原料的推料槽,限料机构包括有龙门架、限料气缸和限料块,龙门架固定设置在铲体上料轨道末端的底部,限料气缸竖直设置在龙门架的顶部,并且限料气缸的输出端向上设置,限料块与限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铲体上料轨道末端的底部设有一个限料槽,限料块与限料槽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运送组件包括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旋转气缸、第一固定架、第一气缸和多个吸盘,第一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一旋转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杆的顶部,第一固定架与第一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的末端,并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多个吸盘均与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弯曲组件包括有折弯机构和折弯模具,折弯机构包括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旋转气缸、第二固定架、第二气缸和折弯块,第二支撑杆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旋转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顶部,第二固定架与第二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架的末端,折弯块与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块设有与折弯模具配合的折弯槽,所述折弯模具包括有折弯承接部和固定块,固定块设置在工作台上,折弯承接部设置在固定块的侧部,固定块上靠近折弯承接部一侧设有一个凹槽,所述折弯承接部上端设有与折弯块的折弯槽配合的弧形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一电动丝杆滑台、倒“L”型的第三支撑杆、第三气缸和按压块,第一电动丝杆滑台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三支撑杆固定设置在第一电动丝杆滑台的滑块上,第三气缸竖直设置在第三支撑杆的末端,按压块与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送组件包括有第四支撑杆、第三旋转气缸、第三固定架、第四气缸和气爪,所述第四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三旋转气缸固定设置在第四支撑杆的顶部,第三固定架的一端与第三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四气缸竖直设置在第三固定架的另一端上,气爪与第四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爪还设有与铲体弧形部配合卡接的连接槽。进一步地,所述治具组件包括有第二电动丝杆滑台、第四旋转气缸和放置块,第二电动丝杆滑台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第四旋转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二电动丝杆滑台的滑块上,放置块与第四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放置块上设有与铲体的弧形凹陷部配合的凸块,放置块与凸块连接处还设有卡接槽。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有第五支撑杆、第五气缸和固定板,第五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五气缸竖直设置在第五支撑杆的末端,固定板与第五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固定板上设有与铲体的弧形凸起配合连接的按压槽。进一步地,所述把手上料组件包括有把手上料轨道、把手上料框和上料机构,把手上料轨道设置在工作台上方,把手上料框设置在不能拿手上料轨道的末端,并且把手上料框末端设有一个矩形焊接槽,上料机构包括有上料气缸和上料板,上料气缸水平设置在把手上料轨道末端的侧壁上,上料板与上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焊接组件包括有第三电动丝杆滑台、第一焊接气缸和第一焊接头,第三电动丝杆滑台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第三电动丝杆滑台位于把手上料框的下方,第一焊接气缸竖直设置在第三电动丝杆滑台的滑块上,第一焊接头与第一焊接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焊接组件包括有第六支撑杆、第五旋转气缸、第四固定架、第四电动丝杆滑台、第二焊接气缸和第二焊接头,第六支撑杆竖直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五旋转气缸固定设置在第六支撑杆的顶端,第四固定架与第五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四电动丝杆滑台水平设置在第四固定架的下侧,第二焊接气缸竖直设置在第四电动丝杆滑台的滑块上,并且第二焊接气缸的输出端向下设置,第二焊接头与第二焊接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在铲体和把手的上料过程中均采用气缸逐一上料的方式,使得铲体和把手均可以均匀上料;在对铲体进行弯曲的操作过程中采用了用气缸对铲体原料进行挤压,与折弯模具进行贴合,最终将铲体原料弯曲成型,在焊接的时候,对把手与铲体的上下两面都进行焊接,使得焊口更加坚固,在治具组件上设有与铲体配合连接的凸块和卡接槽,保证铲体放置在治具组件上较为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二;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三;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四;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五;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六;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七;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八;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九;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十;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十一;附图标记说明:工作台1,铲体上料组件2,第一运送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4,第二运送组件5,治具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铲体上料组件(2)、第一运送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4)、弯曲组件、第二运送组件(5)、治具组件(6)、第二固定组件(7)、把手上料组件(8)、第一焊接组件(9)和第二焊接组件(10),所述铲体上料组件(2)设置在工作台(1)的侧部,工作台(1)靠近铲体上料组件(2)的一侧还设有铲体上料框(11),第一运送组件(3)设置在铲体上料框(11)的侧部,第一固定组件(4)和弯曲组件均设置第一运送组件(3)的侧部,所述第二运送组件(5)设置在工作台(1)的中部位置,治具组件(6)设置在第二运送组件(5)的侧部,所述把手上料组件(8)和第二固定组件(7)分别设置在治具组件(6)的两侧,第一焊接组件(9)和第二焊接组件(10)均设置在把手上料组件(8)和治具组件(6)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铲体上料组件(2)、第一运送组件(3)、第一固定组件(4)、弯曲组件、第二运送组件(5)、治具组件(6)、第二固定组件(7)、把手上料组件(8)、第一焊接组件(9)和第二焊接组件(10),所述铲体上料组件(2)设置在工作台(1)的侧部,工作台(1)靠近铲体上料组件(2)的一侧还设有铲体上料框(11),第一运送组件(3)设置在铲体上料框(11)的侧部,第一固定组件(4)和弯曲组件均设置第一运送组件(3)的侧部,所述第二运送组件(5)设置在工作台(1)的中部位置,治具组件(6)设置在第二运送组件(5)的侧部,所述把手上料组件(8)和第二固定组件(7)分别设置在治具组件(6)的两侧,第一焊接组件(9)和第二焊接组件(10)均设置在把手上料组件(8)和治具组件(6)的中间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体上料组件(2)包括有铲体上料轨道(12)、第一安装板(13)、推料机构和限料机构,第一安装板(13)水平设置在铲体上料轨道(12)末端侧壁上,推料机构包括有推料气缸(14)和推料块(15),推料气缸(14)水平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3)上,推料块(15)与推料气缸(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且推料块(15)底部设有一个容纳铲体原料的推料槽(16),限料机构包括有龙门架(17)、限料气缸(18)和限料块(19),龙门架(17)固定设置在铲体上料轨道(12)末端的底部,限料气缸(18)竖直设置在龙门架(17)的顶部,并且限料气缸(18)的输出端向上设置,限料块(19)与限料气缸(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铲体上料轨道(12)末端的底部设有一个限料槽,限料块(19)与限料槽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送组件(3)包括有第一支撑杆(20)、第一旋转气缸(21)、第一固定架(22)、第一气缸(23)和多个吸盘(24),第一支撑杆(20)竖直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一旋转气缸(2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杆(20)的顶部,第一固定架(22)与第一旋转气缸(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3)固定设置在第一固定架(22)的末端,并且第一气缸(23)的输出端竖直向下设置,多个吸盘(24)均与第一气缸(2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组件包括有折弯机构(25)和折弯模具(26),折弯机构(25)包括有第二支撑杆(27)、第二旋转气缸(28)、第二固定架(29)、第二气缸(30)和折弯块(31),第二支撑杆(27)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二旋转气缸(28)设置在第二支撑杆(27)的顶部,第二固定架(29)与第二旋转气缸(2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30)竖直设置在第二固定架(29)的末端,折弯块(31)与第二气缸(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折弯块(31)设有与折弯模具(26)配合的折弯槽(32),所述折弯模具(26)包括有折弯承接部(33)和固定块(34),固定块(34)设置在工作台(1)上,折弯承接部(33)设置在固定块(34)的侧部,固定块(34)上靠近折弯承接部(33)一侧设有一个凹槽(35),所述折弯承接部(33)上端设有与折弯块(31)的折弯槽(32)配合的弧形凸起部(3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洛阳铲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4)包括有第一电动丝杆滑台(37)、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正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