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岳田专利>正文

一种旅行睡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947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行睡袋,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底壁内设有端口向上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前后贯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联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腔体的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套壳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顶部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下端壁,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底壁内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机。

A travelling sleeping ba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vel sleeping bag,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 first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body. The first chamber has a first sliding chamber with a port upward in the bottom wall, a first sliding chamber with a first sliding block capable of sliding up and down, and a second sliding block with a port upward and running forward and backward in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A third cavity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a fourth cavity through the third cavity is connected i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a first set of shells is rotatable in the fourth cavity, a first set of shells is fix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set of shells and a first set of shells is fixed with a first teeth runner, and an upper and lower set of shells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set of shells. Through the first screw hole, the first screw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crew with an upper and lower extension, the top end of the first screw is fixed to connect the lower end wall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screw is extended into the fourth cavity, and the bottom wall of the third cavity is fixed with a first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旅行睡袋
本专利技术涉及睡袋加工
,具体是一种旅行睡袋。
技术介绍
睡袋作为一种旅行设备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及其广泛,睡袋中设置有多个钢圈已起到支撑作用,在加工生产中需要通过人工将钢丝弯折成回形,然而这一操作过程,这一过程费时费力,而且人工弯折随机性较大,往往存在一定误差,导致后期使用时的麻烦,此装置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旅行睡袋,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旅行睡袋,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底壁内设有端口向上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前后贯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联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腔体的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套壳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顶部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下端壁,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底壁内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轴向上延长顶部尾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一腔体顶壁内联通设置有左右延长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联通设置有端口向前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可前后滑行的设置有滑行套,所述滑行套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前后延长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后侧尾端与所述第三滑腔后侧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外的第五腔体,所述第五腔体上下端壁间固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转动配合安装有向外延长的第一转柱,所述第二滑腔联通设置有左右相称的第六腔体,所述第六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曲柄,所述曲柄上下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六腔体上下端壁内,所述第一转柱远离所述第二滑行块一端与所述曲柄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滑腔上方的第七腔体,所述第七腔体左右端壁内联通设置有第八腔体,所述曲柄向上延长贯穿所述第六腔体顶壁伸进所述第八腔体,所述第八腔体内的所述曲柄顶部尾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七腔体顶壁内设置有端口向下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行设置有第三滑行块,所述第七腔体与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联通设置有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滑行设置有激光焊接头,所述第七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二套壳,所述第二套壳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二套壳上相称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转轮上下两侧的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同步轮由同步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腔体下端壁内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轴向上延长顶部尾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转轮配合的第四齿转轮,所述第二套壳内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尾端伸进所述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的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尾端与所述第三滑行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的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尾端与所述激光焊接头上端面固定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腔顶部联通设置有第九腔体,所述第九腔体左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三电动机输出轴向右延长尾端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右侧端面偏离中心一侧铰接连接有第二转柱,所述第二转柱远离所述转盘一端与所述滑行套上端面铰接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腔上下端壁内相称设置有端口向内的第六滑腔,所述第六滑腔内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四滑行块所述第六滑腔前后端壁中左右相称设置有端口向内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四滑行块固定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槽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导向块相抵的压簧。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腔体右端壁内设置有联通外部的通口,所述第一滑行块顶壁内设有端口向上的凹腔。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上端和下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金属降热片的上端和下端均与所述减震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三片以上的所述金属降热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以及第三电动机均处于静止状态,所述第一滑行块位于所述第一滑腔底部,所述第二滑行块位于所述第二滑腔两端,所述激光焊接头位于所述第五滑腔顶部,所述滑行套位于所述第三滑腔后侧。使用时,将等长钢丝通过所述通口塞入所述第一滑行块顶壁内的所述凹腔内,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转动,所述第一电动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转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转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转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套壳转动,所述第一套壳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杆上移,所述第一螺杆上移带动所述第一滑行块上移,所述第一滑行块上移推动所述钢丝两端向上弯折,当所述钢丝两端弯折完成后启动所述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所述第四齿转轮转动,所述第四齿转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三齿转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转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套壳转动,所述第二套壳转动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所述第一同步轮转动带动所述曲柄转动,所述曲柄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转柱右移,所述第一转柱右移推动所述第二滑行块相向移动,所述第二滑行块相向移动推动所述钢丝向内弯折,所述钢丝向内弯折使其两侧端面相抵,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套壳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杆下移,所述第二螺杆下移带动所述激光焊接头下移,当所述激光焊接头下移置合适位置时开启,将所述钢丝两端焊接牢固。使用完成后,启动所述第一电动机以及所述第二电动机反转,所述设备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启动所述第三电动机转动,所述第三电动机转动带动所述转盘转动,所述转盘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转柱向前推动所述滑行套前移,所述滑行套向前推动所述焊接好钢丝前移,当所述钢丝与所述第四滑行块上端斜面抵接时,所述第四滑行块下移,所述钢丝被推出所述设备外,此时所述滑行套在所述第二转柱作用下复位,完成焊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机械结构完成回形钢丝圈的弯折焊接,本设备弯折形状统一,焊接牢固,既节省了人力又提高了效率和质量,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了睡袋的整体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旅行睡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旅行睡袋,包括机体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100内的第一腔体106,所述第一腔体106底壁内设有端口向上的第一滑腔108,所述第一滑腔108内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109,所述第一滑行块109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前后贯穿的第二腔体110,所述第一滑腔108底壁内设置有第三腔体117,所述第一滑腔108底壁内联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腔体117的第四腔体115,所述第四腔体115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套壳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旅行睡袋,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底壁内设有端口向上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前后贯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联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腔体的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套壳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顶部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下端壁,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底壁内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轴向上延长顶部尾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一腔体顶壁内联通设置有左右延长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联通设置有端口向前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可前后滑行的设置有滑行套,所述滑行套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前后延长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后侧尾端与所述第三滑腔后侧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外的第五腔体,所述第五腔体上下端壁间固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转动配合安装有向外延长的第一转柱,所述第二滑腔联通设置有左右相称的第六腔体,所述第六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曲柄,所述曲柄上下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六腔体上下端壁内,所述第一转柱远离所述第二滑行块一端与所述曲柄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滑腔上方的第七腔体,所述第七腔体左右端壁内联通设置有第八腔体,所述曲柄向上延长贯穿所述第六腔体顶壁伸进所述第八腔体,所述第八腔体内的所述曲柄顶部尾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七腔体顶壁内设置有端口向下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行设置有第三滑行块,所述第七腔体与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联通设置有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滑行设置有激光焊接头,所述第七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第二套壳,所述第二套壳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转轮,所述第二套壳上相称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三齿转轮上下两侧的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同步轮由同步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七腔体下端壁内固定设有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输出轴向上延长顶部尾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齿转轮配合的第四齿转轮,所述第二套壳内设有上下贯穿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尾端伸进所述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的所述第二螺杆顶部尾端与所述第三滑行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五滑腔,所述第五滑腔内的所述第二螺杆底部尾端与所述激光焊接头上端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旅行睡袋,包括机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底壁内设有端口向上的第一滑腔,所述第一滑腔内可上下滑行的设置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上且前后贯穿的第二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一滑腔底壁内联通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三腔体的第四腔体,所述第四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套壳,所述第一套壳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一套壳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配合连接有上下延长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顶部尾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行块下端壁,所述第一螺杆底部尾端伸进所述第四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底壁内固定设有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外侧设有承护组件,所述承护组件包括减震板与金属降热片,所述第一电动机输出轴向上延长顶部尾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转轮配合连接的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一腔体顶壁内联通设置有左右延长的第二滑腔,所述第二滑腔与所述第一腔体之间联通设置有端口向前的第三滑腔,所述第三滑腔内可前后滑行的设置有滑行套,所述滑行套内滑行配合连接有前后延长的凸出块,所述凸出块后侧尾端与所述第三滑腔后侧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腔内可左右滑行的设置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内设置有端口向外的第五腔体,所述第五腔体上下端壁间固定设置有上下延长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外表面转动配合安装有向外延长的第一转柱,所述第二滑腔联通设置有左右相称的第六腔体,所述第六腔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长的曲柄,所述曲柄上下两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六腔体上下端壁内,所述第一转柱远离所述第二滑行块一端与所述曲柄转动配合连接,所述机体内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滑腔上方的第七腔体,所述第七腔体左右端壁内联通设置有第八腔体,所述曲柄向上延长贯穿所述第六腔体顶壁伸进所述第八腔体,所述第八腔体内的所述曲柄顶部尾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七腔体顶壁内设置有端口向下的第四滑腔,所述第四滑腔内滑行设置有第三滑行块,所述第七腔体与所述第二滑腔之间联通设置有第五滑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岳田
申请(专利权)人:俞岳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